
“用易經里面的六個字可以概況我現階段對玉器創作的追求:不易、變易、簡易。不易:古人志氣的精髓理念不能變。變易:在原來的基礎上尋求突破,但要在一定的度內。簡易:我的器形和浮雕紋飾是用最簡潔的設計理念。作品給人感覺素,有素才有雅。”茹月峰這么形容他的創作,在蘇州玉雕界一向以薄胎著稱的茹月峰特意到專業藝術學院去學習工業設計,學習中國繪畫、書法,在傳統水墨文化的熏染下,他的作品愈發具有文人氣,格調清雅。所謂詩中有玉,玉中有詩。
2019中國(蘇州)“子岡杯”即將開幕之際,雅昌藝術網走進茹月峰工作室。

《六月里》原作將于2019“子岡杯”亮相
茹月峰老師,您好!2019年“子岡杯”即將開始,您今年帶來什么樣的作品參加呢?
茹月峰:今年準備了兩件作品參加“子岡杯”,一件叫《六月里》,另一件叫《生生不息》。第一套作品的題材叫“爐瓶三事”一個瓶,一個香爐,一個香盒,以前乾隆皇帝特別喜愛這種形式的香具。這其實是實用器。

《六月里》原作將于2019“子岡杯”亮相
您設計這套“爐瓶三事”的靈感來自哪里呢?
茹月峰:坐落于光福鄧尉山麓香雪海村的司徒廟,是祭祀東漢初大司徒鄧禹將軍的祠廟。廊內四株古柏傳為東漢司徒鄧禹手植,長得古拙別致,距今已有1900余年,四株古柏得清乾隆南巡時分別命名為“清、奇、古、怪”。我去游玩的時候看到四顆古樹被大自然的氣候“剪裁”的跟藝術品一樣,我就想著六月里的天氣會對玉器造成什么效果呢? 我就將六月江南的雷陣雨天氣的三個元素:風、雨、雷電呈現到“爐瓶三事”上面。

《六月里》原作將于2019“子岡杯”亮相
您這樣的設計別出心裁!
茹月峰:這套作品中瓶是一彎道的器型,瓶底方瓶口園,彎的器型表示風吹的狀態。瓶口的紋飾表現云,這里我采用類似中國畫中“潑墨”的手法,有種暈染感。香爐上我表現的是雨的狀態,而香爐蓋部分我“水滴”我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有點凹進去,有點凸出來,這個靈感來自古語“滴水穿石”。而香盒則表現的是閃電的狀態,蓋子和盒身的接口處就以閃電的圖案來設計。

《六月里》原作將于2019“子岡杯”亮相
您在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依然不自覺的使用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您以前也經常將中國傳統元素及生活感受融入到玉雕作品中。
茹月峰:我偶然有一次看到過別人用燈光來表現水墨畫的立體感,所以我回來以后就試著在玉雕上表現水墨的元素。其實我越來覺得我們要做中國的元素,比如水墨。像我這套《六月里》整個構思過程不僅要從生活中尋找靈感,還有根據傳統的器型來設計。三個主題找三個器型來表現,這其實是比較難的。

《六月里》原作將于2019“子岡杯”亮相
您一向以薄胎著稱。
茹月峰:我們蘇州的玉雕風格用一個詞形容:靈巧。其實不僅僅是玉雕,家具、建筑,蘇州的特點都是輕盈、靈巧,我們可以看到其它地方的建筑也好,家具也好特別厚重。但是你看我們蘇州的明式家具,腿都很細但是很巧妙恰到好處。我玉雕的追求方向要也是巧、靈、精,所以要胎體要薄一點。
我們看到您的作品非常的干凈、素雅
茹月峰:易經里面的六個字可以概況我現階段對玉器創作的追求:不易、變易、簡易。不易:古人志氣的精髓理念不能變。變易:在原來的基礎上尋求突破,但要在一定的度內。簡易:我的器形和浮雕紋飾是用最簡潔的設計理念。作品給人感覺素,有素才有雅。

《生生不息》原作將于2019“子岡杯”亮相
“子岡杯”如今越來越成為蘇州玉雕行業每年一度的盛會,您參加“子岡杯”的切身感受是什么?
茹月峰:我參與“子岡杯”一共六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舞臺,有才能和水平的人就能在這個舞臺上發光。這么多年以來,“子岡杯”一直以作品說話,高標準、嚴要求,這樣也能反過來促使我們用心去創作,對我們來說創作“子岡杯”參展作品已經成了每年最重要的事。
謝謝茹月峰老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