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之維——通往神圣之門
文/龐永杰
科學與自由主義(物質與功能至上主義)與宗教保守主義(基本教義派與保守主義)之爭并沒有緩解。當初自由主義的產生,就是為了對抗前理性的神話所造成的專制,對抗傳統的狹隘的,種族優越感的宗教。它一直持續發揮著這份高尚的力量,因此自由主義與理性科學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基本教義派神話式的宗教,是人類邁向現代社會的必然。

《”神“的緯度》180x388cm.2018年。紙本水墨
但是,在理性之外還存在著超理性的覺知。理性主義不該拒絕無形的 覺知。現代社會以經濟發展作為解放的手段,物質,功能至上。而精神意識必須在內心世界有所成長,現在應該是到了理性之后,后自由時代了。我們應該尋找傳統與當下,東方與西方,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攜手方式。
上帝實際上可能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餛飩的引子像懷特海說的那樣“它在整個世界中溫柔地勸說一切走向愛。”
我覺得藝術家作為一名使者,應該通報著即將來臨的新世界。探索并描述新的世界觀,新的存在認識,情感,深度和新的覺知模式。
藝術的當下,“嘲諷是有限的幾個藏身之所,切莫建構,只要解構,切莫求取深度,只要抓住表面,切莫有太多內涵,只要提供噪音,浮面,浮面,浮面是他們唯一的發現。這是肯·威爾伯對當代藝術貼切的評價。
華萊士建議“藝術與其選擇自我折射式嘲諷,不如提供洞見和價值觀的指引。物欲世界令人炫目的,浮夸的自我折射的退化,假如不能走下去了,我們是否可以 退回到潛意識式前進到超意識或進入到超理性的境界?
佛,內在的覺知,明澈凈化的內心是喚起我內在的潛質,她是引子,無論哪種神圣都是引向超個人的神性。世界一體,宇宙一體都具有根本的共性和豐富的多元性,但它是有層次的,正是這種崇高更神秘的向往引導我去追尋。

《非相》5.1x2.5m.2015年。油畫
藝術到了當下,也是一直困擾著我,好像把美排除在外,現在我想明白了,實驗藝術決不能沒有美的座次,而是通過美達到神圣的寓所。通過感悟的美向上提升到至善的終極之美,大愛之美。藝術家往往是潛意識引導思維,經過長時間的推敲,一個半人半獸形象楔入我的腦海,它是一個視覺邏輯綜合體。在我看來半人半獸是站在全球性立場超國家意識的東方意象神性思維,我認為對于生態平衡 ,戰爭及不平等的世界需要有一個整體觀,它是指向未來的。世界正在分娩的陣痛之中,一種新的意識結構半人半獸的結合體,它以透明性的鏡像融合了身體和頭腦。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生物層面與人類層面的形象。現在還存在著想要主宰世界的神話帝國主義,專制主義。從全球的各個角落還能聽到神話原教旨主義的叫囂,而現在的物欲社會又高高地凌架于精神之上。世界發展的方向。我認為只有一個方向,就是自我理性的視角被開放的世界視角所替代,我們是世界公民。
我試圖通過半人半獸的形象換起人們的認知潛能,跨越國家主義思維。普遍的多元文化主義才是我們的方向。半人半獸是這個病態世界的蛻變;它站在時間之箭上,去追尋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是到 了 以自我為中心和種族為中心應該讓位于更大的世界為中心視角的時候了,不然核武只能毀滅人類,人類只能進步,前進,朝著無限的神性和真我而開放(立地成佛,人人都是藝術家)因為這種神性和真我是眾生皆有的。
物質之后應該開啟神圣之門,因為一個全然不神秘的世界,極可能是盲目與瘋狂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