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表現的意義
表現主義繪畫在世界范圍內現在主義藝術運動中,曾經是對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與人性的精神皈依之間日益嚴重尖銳的矛盾沖突進行鞭撻的一種深有力的藝術形式。而它一經出現,便被恪守精神至上。不甘被剝去神圣光環的拜金主義經濟擴張和維度單向化的享樂主義意識誘惑所征服的無數藝術家,視為完成個人生命之旅并發出不妥協吶喊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油畫 2015。 210x170cm
自八十年代以來,這種不記空間的透視關系和構圖的完整謹密,大筆揮掃,直抒胸臆而在筆觸,肌理和色彩節奏上透露著動人心魄的視覺審美效果的繪畫形式。直至今日,牽動著追求自由與個性抒發,自覺承擔文化批判和超越平面化的社會文化生活的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心魄。在社會正處經濟變革,文化身置轉型的新形勢下,表現主義繪畫藝術成為近年中國架上藝術的一個熱門話題,說明中國在這塊土地上的確存在著并不斷壯大著一支對時代的變遷及其對個人生存環境,價值認知和精神理想抱著強烈敏感和憂慮的藝術知識分子。
在青年藝術家龐永杰創作的《肖像》油畫系列中,初為人父的生命體驗并非其主題的價值指向。勿寧說他把生與死,痛苦與悲楚,靈魂與肉體這些人類永遠面對不可理喻的問題,擺在了經濟主宰社會生活,文化高品化趨勢嚴重,科技變成當代人圖騰的束縛,壓抑情形下個性日漸脫落的公眾面前。稍嫌粗澀的筆觸絲毫妨礙不住藝術家對狀若赤子嬰兒般的生生軀體,在瀕臨生存壓力和精神痛苦的吞噬時發出令人心碎的吶喊加以頂禮膜拜。作為科技和實用理性之象征符號的黑色,糾結成禁錮初生嬰兒天性自由的網格線條,在它的堅硬,冷酷的軀干之后,是充滿靈性,激情的感性生命,它那瞠目吶喊的形象,不能不使人聯想到當年蒙克令人過目終身難忘的畫面。

油畫 2015.100x125cm
或許會有人從藝術自律和風格嬗進的角度, 指出龐永杰這批作品過多綴附了藝術之外的其它成分,并且過于直白地渲泄個人的生存體驗和情緒,而沒有殫精竭慮于油畫語言的個人化方式的生成。然而,我們在批評油畫(包括其他種類的藝術)語言特別是表現性油畫語言應該本土的同時,不能否認中國藝術家對表現性油畫語言選擇本身,就已經具有了本土化情境的客觀意義。藝術,作為人文科學之精華,作為人類超越對生命的種種外來限制而追求個性自由解放的手段,從來都是與其發生,發展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的。在自然科學日益成為社會中心的”第一生產力”,社會科學(政治,經濟,法律等等)因其經世致用之效而成為熱門,唯人問科學(文,史,哲,藝等等)日益成為“邊緣”之冷門的情形下,表現主義繪畫,因其直抒感受,針砭時弊的直接性而倍受青年藝術家青睞,顯然是有著雙重功能和意義的。有幸的是,龐永杰成為了表現性繪畫隊伍中的一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