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桂林市文學藝術聯合會、桂林創立文化共同協辦的“我本自由——劉紹薈從藝六十周年藝術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黃麗茹,廣西美術家協會駐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毅剛,展覽顧問、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桂林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桂林中國畫院院長、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資深教授劉紹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鶴,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畫院院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劉云,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云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流以及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畫院、桂林市美術家協會、廣西攝影家協會、廣西師范大學等單位的來賓、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各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師生2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清華美院黨委副書記鄒欣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徐里書記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對展覽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劉紹薈先生展覽的舉辦非常重要,展覽梳理了清華美院以及原來中央工藝美院幾十年來的教學傳承成果及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作品充滿時代特色、時代氣息和時代景象。此外,展覽表現出多學科、多畫種融合,以及中西文化的互鑒包容,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外來文化吸收、融合的創新創造。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致辭
魯曉波院長表示,本次展覽是劉紹薈先生從藝60年的整體呈現。劉紹薈自20世紀60年代初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清華美院求學,一直秉承著大美術的理念,早期藝術創作雖然更多的是從實用美術角度出發,但作品體現了當年全能型的藝術培養模式。劉紹薈先生打通了現代藝術、民間藝術、重彩藝術以及東西方文化的壁壘,展覽通過民間魔幻、白描萬象、雨林膽魄、石頭能量、文明辨題、方位之道、動畫電影七個板塊呈現了劉紹薈先生多元的藝術探索,展覽雖然是一個個案,但是從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來看,極具代表性。

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美院院長魯曉波致辭
蘇丹副館長表示,本次展覽意義深遠,展覽比較全面地、完整地描述了劉紹薈先生的藝術創作履歷。從藝60年,劉紹薈始終堅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前輩藝術家的現代藝術之夢和裝飾藝術思想,無論重彩畫、壁畫,亦或書籍設計、插畫、動畫,均有驕人的成就。他早期的藝術創作雖多從實用美術出發,但其作品充分體現出當年全能型的藝術培養模式,探尋他的藝術根脈和道路,可以看到學院所倡導的裝飾之道的博大、光明和永恒。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致辭
黃麗茹表示,劉紹薈先生是云南畫派的重要創始人,學術成就斐然,為云南、廣西以及現代重彩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美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也是我們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榮耀。劉老在桂從教數十年,為藝術教育奉獻了終身。他是桂師藝術發展的最重要的建設者、先行者,他在我校積極引進現代重彩教學,注重教學模式創新,將中國傳統民間美術與西方現代裝飾藝術相結合,發揮了線與色的優勢,呈現了新的繪畫樣式,培養出了一大批在業界脫穎而出的青年美術教師和優秀藝術人才。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黃麗茹發言
陳毅剛表示,劉紹薈先生的作品這次來到北京,回到母校進行展出,對他的藝術生涯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對他的藝術成果做一次全面完整的梳理,意義十分重大,這將有助于我們加深對他藝術成就的認識,有助于進一步明確他在中國現代重彩畫里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廣西美協駐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陳毅剛發言
劉巨德表示,劉紹薈在學習、繼承中央工藝美院的藝術思想上是我的榜樣,他是一個真正的、像我們學院的老一輩藝術家一樣,長有設計藝術和純藝術兩只翅膀。他的藝術思想可以奔跑在古代、原始,也可以奔跑在現代和將來。這種藝術思想在我們學院可以說有很多同學都繼承了,但我覺得劉紹薈在這方面是一個典范,他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者型藝術家。從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藝術教育和它培養的設計家也好、藝術家也好,他們的文化精神和藝術思想。這次畫展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為學術邀請展覽來到母校的。不僅顯示了他個人的藝術才華和膽識,更重要的是,象征著或者隱喻著他畢業的母校——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文化精神和學術思想,它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所具有的特殊意義,所以我非常看重這個展覽。

展覽顧問、清華大學文科自身教授劉巨德發言
劉紹薈致答謝詞,他表示能受邀回到母校舉辦從藝六十周年藝術展是莫大的榮幸,謹以此次展覽向老師、向母校匯報,表達感恩之情。

劉紹薈致答謝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清華美院黨委副書記鄒欣主持
此外,劉紹薈還將此次展覽展出的白描作品《熱帶雨林》長卷和重彩作品《生命之痕》捐贈給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最后,徐里書記宣布展覽開幕。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劉紹薈,號園澤,1960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繪畫系。當時以張仃、張光宇、龐薰琹、鄭可、祝大年、吳冠中、袁運甫等老一輩藝術家組成的雄厚師資,確立了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大美術”觀念。這對劉紹薈的人生觀和藝術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劉紹薈從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畢業后分配至云南工作。在云南的二十多年,他堅持研究中國民間裝飾繪畫傳統和西方現代藝術,探索中西結合的藝術道路,與蔣鐵峰等同道創立了現代重彩這一新的藝術樣式,在中國現代重彩藝術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1987年,劉紹薈先生調入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工作,在從藝從教生涯中,他高舉“藝術興學”的旗幟,為桂林師專培養了上千學子。他為學尊師重教,用淵博的學識引導學生走入藝術之門,以人格魅力影響著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獲得受用終身的藝術知識和人生智慧,成為藝德師德、為人為學的楷模。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是劉紹薈從藝六十周年的整體呈現,共展出現代重彩、水墨、白描等作品120余幅,全面展現了劉紹薈的藝術成就,展現了他熱愛生命,追求返璞歸真、追求大美和永恒,追求自由和自我超越的藝術精神。展覽通過七個板塊展現劉紹薈創作歷程七個不同的追求方向,呈現了他多元化的藝術探索。劉紹薈打破現代藝術、民間藝術、重彩藝術以及東西方文化的壁壘,傳承張仃、龐薰琹、吳冠中等藝術大師綜合大美術的現代理念,進一步拓寬了張仃先生提出的“畢加索+城隍廟”創作模式,從敦煌到現代重彩,從民間傳說到動畫電影,從傳統筆墨到雨林膽魂,從文明對話到藝術抽象……劉紹薈在國境西南走出一條直面傳統藝術的現代之路,為生命而藝術,為自由而表達。展覽雖是個案,但是從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來看極具代表性。
展覽開幕式后舉行了“我本自由——劉紹薈從藝六十周年藝術展”學術研討會,24位藝術家、理論家參加會議并展開熱烈討論。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5月5日。

召樹屯交響曲?第四樂章 100 cm×100 cm

我的西雙版納 190cm×194cm

魯智深 100 cm×100 cm

鄉吧島之夢 100 cm×100 cm

燈趣 30 cm×79 cm

生命之痕(捐贈作品) 200 cm × 200 cm

人生之戲 100 cm×100 cm

山水構成1 100 cm×200 cm

敦煌變體系列2 120 cm×148 cm

吳哥通佛像系列3 35 cm×35 cm

熱帶雨林?升200 cmX100 cm

永恒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老子、孔子) 145 cm×180 cm

青銅系列1 100 cm×100 cm

太空系列1 180 cm×145 cm

熱帶雨林(捐贈作品) 畫心長7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