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琺瑯三陽開泰六角盆景(沈陽故宮藏)
春天里,各色鮮花爭奇斗艷,賞花的人絡繹不絕,然而絕大多數鮮花的花期都很短,一陣風雨過后便化作春泥,令人惋惜。為了留住鮮花的美麗,古代工匠制作了許多仿真花卉,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清宮玉石花卉。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的玉石花卉是清代宮廷的重要裝潢,它們為冰冷的深宮內苑增添了些許暖意。
玉石花卉就是以金銀、翡翠、珊瑚、玉料和瑪瑙等貴重材料制作的仿真花卉,它們通常還配有以金銀、琺瑯、玉料、漆木等材料制作的花盆,因而又被稱為玉石盆景,工藝極盡奢華。根據現存文物來看,其誕生年代為清初,多用于清代宮廷陳設。
玉石花卉主要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制作,而遇有皇太后、皇帝慶壽以及皇帝大婚等事,一些善于諂媚的官員也會網羅民間能工巧匠制作此寶,并作為賀禮進獻。
玉石花卉的制作流程極為繁復,僅一枚“花瓣”就要經過扎砣、沖砣、磨砣、打眼、研磨、拋光等多道工序,而后再經過無數次的編攢,最終形成一株完整的花卉。制作玉石花卉不僅需要充足的財力,而且極大地考驗著工匠的技藝、耐心以及想象力,所以時至清末,從事這門藝術的工匠已為數不多。上世紀90年代,出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全國不少地方都開始重拾玉石花卉的制作,在老一輩匠人和新一代玉石制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這門傳統工藝重煥生機。
清宮玉石花卉的數量龐大,在為數眾多的精品中,有十件極為精美,堪稱此類作品的翹楚,下面就向大家一一介紹。
雙耳活環金瓶松樹花卉盆景
此寶出自清乾隆年間,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制作,通高約64厘米,造型為一花瓶,內插各色玉石花卉數十支。瓶中以碧玉葉松樹為主景,蜜蠟藤蘿花垂掛于樹間;樹下襯有青玉葉、芙蓉石花瓣的月季及白玉蘭花。花瓶為鏨金雙耳活環方瓶,口沿飾拐子紋,瓶頸鏨回紋邊,兩側嵌獸面紋活環雙耳;瓶身四邊鏨環繩紋邊框,通體鏨錢紋錦地,又以雷紋條將瓶體清楚地間隔為瓶頸、瓶腹、瓶足三部分;瓶體四面鏨嵌紋飾,瓶頸四面均嵌靈芝、蘭花兩種花紋,瓶足嵌蓮花紋一周;瓶腹前嵌翠竹,后嵌桃枝,兩側各嵌菊花、蜻蜓、蘭花、飛鳥紋。此瓶上所嵌湖色松石花紋與鏨金瓶體相互輝映,富麗堂皇,匠師以四季常青的松、早春的玉蘭和夏季的月季配嵌花卉紋的鏨金方瓶,寓意“歲歲平安”。
鑲寶石九重春色圖盆景
此寶為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制作,通高50.5厘米。主景為桃樹,銅鍍金枝干,點翠葉,金蕊染牙花,桃則以碧璽、芙蓉石、玉、黃料等多種玉石制成;樹下周圍襯有孔雀石、芙蓉石、染石山子以及用芙蓉石、瑪瑙、松香瓣制作的小石榴樹和什錦花草。花盆為掐絲琺瑯長方形盆,盆壁以湖藍色釉鋪地,四面中央為銅鍍金鏨花沿開光,內嵌彩繪西洋人物景致的畫琺瑯片,開光外上下和四角掐絲花卉紋;盆中以玻璃鋪地,上植花草樹石。此件花卉盆景工藝精湛,意態生動,設景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鍍金桃樹干顯現出一派富貴氣象,點翠桃葉上的金色葉脈和寶藍色光澤的翠羽至今鮮明亮麗,各類寶石制作的鮮桃玲瓏可愛。杜甫在《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中有詩云:“午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此桃樹盆景即寓詩中“九重春色”之意,表現春光明媚、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桃與壽石配景又含祝壽之意,這是清代南方盆景廣泛采用的一種式樣。
蜜蠟佛手盆景
此寶出自清乾隆時期,為蘇州造,通高約56厘米。主景為佛手樹,沉香木枝干,金蕊白玉花,蜜蠟佛手果;樹下襯以月季和蘭花、小草等,月季花以銅為枝葉,枝干鍍金,葉點藍,用彩料、珊瑚做花瓣,芙蓉石做花蕾。花盆為畫琺瑯菱花式盆,盆外壁在深、淺湖藍色地上彩繪牡丹紋。整株花卉意態生動,頗肖真花。“佛手”諧音“福壽”,是清代工藝品中廣泛采用的題材。這件花卉盆景制作精細,頗具匠心,反映了乾隆年間蘇州像生盆景制作的工藝水平。
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
此寶為清中期宮廷造辦處制造,通高約30厘米。主景為青金石制湖石,植5株染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花盆為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雙葉菊花形,菊花上嵌紅寶石、綠料,盆下腹又雕葉紋,上嵌綠料并錯金線為脈絡。水仙主題的盆景取“芝仙祝壽”之意,宮廷慶帝后壽誕之時,地方官多有呈進。據清《宮中進單》記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康安來京呈進碧玉水仙盆景成對”,此件很可能為其中之一。此花卉盆景風格清雅,玉盆為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盆中景致牙葉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中期雕刻業盛期的工藝水平。
紅寶石梅壽長春盆景
此寶為清中期宮廷造辦處制作,通高38.5厘米。主景為梅花樹,銅鍍金樹干,翡翠小葉,紅寶石花瓣,寶藍心、金蕊,意態生動;樹下襯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湖石、嵌寶石靈芝、玉葉珊瑚珠萬年青、點翠葉瑪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生氣盎然,錯落有致。花盆為鏨金委角長方形盆,盆上敞下斂,略呈斗形,其口沿鏨如意紋,口沿下凸起如意云紋一周,盆腹以萬字雷紋錦為地,凸鏨“壽”字一周22個。梅花是清代盆景廣泛采用的花卉,通常寓意“梅壽長春”或“梅壽萬年”。此景以金為盆,盆壁上鏨刻的萬字地紋和“壽”字氣派豪華,光燦耀目。梅花瓣所用紅寶石共達284粒,一樹晶瑩的紅梅與碧綠的翡翠葉相襯托,又與燦爛的金盆相輝映,再加以清雅的湖石和花卉小景,其風格富貴而熱烈。此紅寶石梅花盆景應是專為宮中帝后壽誕特制的祝壽賀禮。
珊瑚寶石富貴滿堂盆景
此寶為清中期宮廷造辦處制作,通高約69厘米。主景為滿鋪珊瑚米的珠串,中央立綠色染石山子,山上植一株紅珊瑚樹,樹上深綠色的翠葉叢中簇擁著9朵分別由白玉、芙蓉石和蜜蠟制成的牡丹花,雍容富麗。花盆為銅胎銀累絲海棠花式盆,口沿鏨銅鍍金蕉葉,近足處鏨銅鍍金蝠壽紋;盆壁以銀累絲燒藍工藝在四壁的菱花形開光中組成吉祥圖案;盆正背兩面為桃樹、麒麟紋,左右兩側面為鳳凰展翅紋。此件盆景與清宮舊藏珊瑚寶石福壽綿長盆景為一對,共寓“福壽綿長、富貴滿堂”之意。
臘梅花樹盆景
此寶為清中期廣州造,通高42.5厘米。主景臘梅樹以染銅為葉、染牙為花瓣,周圍襯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銅片小草等,枝干蒼勁,花草鮮美,景致優美典雅。花盆為畫琺瑯委角長方盆,盆外壁繪折枝花卉。臘梅盆景寓意“春光長壽”,清代南方盆景多用此式樣。據清《宮中進單》記載:“乾隆十三年八月初二日,廣東巡撫岳浚進象牙盆景四對”,這件盆景或為其中之一。
料石梅花盆景
此寶為清造辦處制造,通高30.5厘米。主景為綠絲線包纏銅絲并彎作枝條狀做成梅樹,梅花之銀鎏金花萼、花蕊焊接于銅枝頂端,又以銅絲裹以紅絲線為花心雌蕊,以白玉和白色料做梅花之五瓣,鑲粘于花萼與花蕊之間;含苞未開之蕾則在銀萼上鑲嵌白玉或芙蓉石,花葉以青玉雕成;梅花之間又點綴幾朵牙雕菊花,因日久花瓣略有脫落,葉以染色象牙制成,并以金彩勾畫葉脈。花盆以瑪瑙制作,形為一大一小二枚佛手合抱,盆壁上又巧雕一蝴蝶飛落;盆下配鏤雕木座。此景花枝扶疏,亭亭如蓋,細而不弱,柔而蘊剛,色彩配搭明快清麗,一樹白色梅花與瑪瑙盆相得益彰,雅潔而不失嫵媚之風韻。
木雕仙人玉石花卉盆景
此寶為清造辦處制作,通高58.5厘米。主景為松枝,在其掩映下,桃花、梅花、鶴鹿、壽星等若隱若現。景致中纏綠絲的松枝繁密,其中又繁星般點綴黃色松果,和諧悅目;碧璽桃實碩大,梅花以碧璽、白玉、芙蓉石等做瓣,纏金絲花蕊,嬌艷而大方。花下有鏤雕木座,染牙欄桿,上置木雕山子,山子頂部為大片纏綠絲的松枝,如傘蓋般覆于其他景致之上。該景致以木雕壽星、仙童及鶴鹿為中心,周圍又點綴珊瑚菊花、碧璽海棠、白玉靈芝及青玉葉片等,令人目不暇接。
染牙水仙湖石盆景
此寶為清造辦處制作,通高27.6厘米。主景為兩座湖石,兩株水仙欹側而生,線條柔和多變。工匠以黃楊木雕水仙球根,綠色染牙制葉片,花朵、花心、花蕾均為象牙雕刻,花托以黃楊木制,象牙、黃楊木質地細膩柔和,而紫檀木雕湖石則粗糲峻峭。花葉鮮麗明艷,湖石色澤沉著厚重,二者之材質、色澤和造型相互襯托,剛柔相濟。花盆是以竹根雕刻拼接而成的矮足長方體盆,盆壁四面陰刻幾何形夔龍紋飾并染色,又以深色線條勾勒紋飾邊緣。此盆景工藝精湛,物象寫實而清新簡潔,風格高雅,在以華麗繁縟為能事的玉石花卉中顯得別具一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