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 / 原名査良鏞
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寧市
2018年10月30日逝世于香港,享年94歲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
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榮獲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聞流水香。
能夠喚醒一天美妙心情的不只是久違的好天氣,還有鳥語花香。你來,金陵城內,梅花谷里,漫山遍野的花,風起時吹落一身;你看,穿過曲折小道,令眼前豁然開朗的是一片梅林,八人相聚于此;你想,與吟詩作賦相比,花瓣漫天飛舞的場景,更適合煮酒論英雄。
2019年3月10日
——金庸先生逝世后的首個誕辰紀念日
我們穿越時空的界限
向先生致敬:
逐夢江湖
鏈接彼此人生軌跡與武俠、江湖交織的那一筆

文學、書法、繪畫、戲曲、雕塑,等等,這些滋養著人們美感的精神土壤,有著向美而生的共通性。看似不同門類、派別的藝術,在重逢之時,彼此都心存惺惺相惜的珍重。
行云流水的書法,如何與武俠招式融會貫通?
水墨人物畫背后的意境,蘊藏著怎樣的俠義精神?
貫穿古今的雕塑形象,如何演繹今世的傳奇?
……
且聽他們娓娓道來,各自的武俠執念、江湖人生
碧瑩如玉,雖簡不陋

畫家 / 陳明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國畫院人物畫研究所專職畫家
“遠離江湖久已,只盼有幸為兄弟挨揍!”
關鍵詞:大隱于世 / 韜光養晦
江湖人生: 潛心創作,樂在其中
靈魂適配兵器:打狗棒
有些兵器,看似不露鋒芒,平凡無奇,卻能融匯內功修為演化出登峰造極的武學招式。金庸筆下丐幫的打狗棒便是極具代表性的兵器。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打狗棒代代相傳,幾易其主,持棒之人都是武林中的俠義之士,如鐵漢蕭峰、北丐洪七公、女俠黃蓉。他們將各自擅長的武學精華與打狗棒法相融,三十六路打狗棒法,變幻出千百般精妙路數,大俗即大雅,“打狗棒法”之名雖簡陋,且無鋒無刃,卻依舊能成為獨步武林的驚世絕學。
陳明正是這樣一位深諳“打狗棒”精髓的水墨畫家,在老師周京新眼里,陳明是一位具有刻苦耐勞精神的青年畫家,從初步積累對中國畫傳統的理解開始,就已經堅定了自己對繪畫藝術探索的信念。后來不懈鉆研,他的人物畫創作既有傳統題材,造型與筆墨的明清意韻,也有或白描或設色的現代人物創作,深入精到,造型筆法品格不俗。在朋友心目中,陳明的為人一如他繪畫題材中偏愛的“關公”,忠義、友善,是他們一致的評價。千古佳話桃園三結義背后“以誠待人、忠孝節義”的精神內涵是陳明一直崇尚的品格,為人處事、藝術創作都應當如此。
金庸先生告訴我們,神兵利器的加持也只是外在的助力,用好手中的刀劍關鍵在于主人的品質,低調并不意味著軟弱,能夠沉靜下來的心才能使人更強大。
陳明作品欣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