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慶簡介:
王立慶,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舞臺美術研究所所長,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訪問學者,江蘇中國畫學會理事、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視覺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理事,江蘇省舞臺美術學會常務副會長。江蘇大劇院藝術基金會理事、《寫生中國》南京分部副主席。
舞臺設計作品《好一朵茉莉花》 獲第九屆文華舞臺美術獎,第二屆中國舞臺美術展作品大獎;
建國60周年北京國慶游行江蘇彩車《祖國吉祥、人民如意》獲2009年工業設計紅星獎和國務院頒發的創新成果獎、奮進獎章,專家證書;
2016年繪畫作品《凝望》獲首屆中國視覺藝術雙年展作品銀獎,作品曾多次參加北京翰海、保利、六朝藝宴等機構拍賣并成交。
1984年在南京舉辦第一次速寫畫展,2013至2019年個人速寫繪畫作品展分別在上海湯臣一品、上海戲劇學院、上海豫園萬麗酒店、南京鳳凰美術館、北京藍潤國際藝術館、金陵美術館等地舉行,并出版多部繪畫作品專輯。
章劍華/題
江蘇省文學藝術家 聯合會主席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原廳長
在 南 京
《為人民而創作》 走進江北新區
文/高云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
國家畫院中國畫院副院長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金陵春天姍姍地來,氤氳著薄薄的霧氣,潤濕了蓬松的土地。一個深愛這片土地的南京畫家,自2014年起從上海出發,伴著"為人民而創作"主題,歷經五年邊走、邊畫、邊展的方式,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熱情謳歌偉大新時代!用他特有的記錄方式傳遞著身邊的感動,并把這種感動傳遞到中國和世界。
《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
彩墨 65x33.5cm 2018 年
《南京江北新區·水墨大埝》
彩墨 65x33.5cm 2018 年
古老悠久的文化遺產,現代文明的經濟都市,與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觀使南京變得更加富有魅力、充滿活力。江北新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風景甚美,低山、丘陵、平原、崗地、老山山脈由東向西橫亙中部,臨江、沿滁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惠濟寺、濱江風光帶、滁河風光帶、佛手湖四方藝術湖、珍珠泉游樂場、不老村、水墨大埝、西埂蓮鄉,河渠縱橫,別具風貌。王立慶教授以行走的藝術概念形式,采用鋼筆速寫、油畫速寫、彩墨速寫等手段講述身邊的故事。
《南京江北新區·水墨大埝》
彩墨 65x33.5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山林孤煙直
彩墨 33x66cm 2019年
王立慶教授是一位成功的跨界轉型畫家,他曾立足舞臺美術設計,后來從事高等美術教育,在此前的積累中現轉型為一位專職畫家。轉型中始終堅持以創造性思維和與時俱進表現,他富有創作沖動,善于自我否定,逐漸確立了自己的畫風,這種變化進一步的推動了從“無理到有理”,“無形到有形”的脫變,進入一個新的繪畫風格階段。
《南京江北新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這里的河邊靜悄悄
水墨 33x66cm 2019年
《南京江北新區·不老村》
彩墨 79x54cm 2018年
揮灑縱橫,虛實相融,飽蘊情愫;
法度謹嚴,張馳有道,氣韻別致。
眼光、學養、技法、情趣與境界是櫟卿繪畫內涵所在。“不求形似求生韻”,“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以量變促成質變”是他的畫魂之所在。
《南京江北新區·水墨大埝》
水墨 79x54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水墨大埝》
彩墨 45x55cm 2018年
筆墨追隨時代,藝術服務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熱情謳歌偉大新時代!王立慶教授立足傳承文化精華,把握時代脈搏,奮勇開拓創新,創作出一批優秀的的藝術作品。他將帶著一幅幅在南京、在中國、在世界完成的畫作走進江北新區,走進人民。
《南航校園》物之基在石
彩墨 38x38cm 2017年
《南京門東》
彩墨 38x38cm 2018年
《門東茶樓》
彩墨 65x33cm 2017年
《新南京人的市井生活之大排檔》
手卷 265x30cm 2017年
《南京江北新區·格冠美術館》
室外無塵染,胸中別有天
彩墨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格冠美術館》
別樣雍容隆重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格冠美術館》
筆墨有深意,格冠畫家鄉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盤城葡萄節》
摩托車隊 彩墨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浦口火車站》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盤城河畔》
消失的記憶之一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火車匝道》
消失的記憶之二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青奧體育中心》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南鋼集團》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南京江北新區·定山寺》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誦經》彩墨 180x33cm2018年
《誦經系列》
彩墨 66x33cm 2019年
《誦經系列》
彩墨 66x33cm 2019年
《誦經系列》
彩墨 66x33cm 2019年
《誦經系列》
彩墨 66x33cm 2019年
《何獨乘夜來》
彩墨 66x33cm 2019年
快閃·王立慶
文/孫元亮
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顧問
江蘇格冠美術館名譽館長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
王立慶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寫生派畫家,他的繪畫題材極為廣泛,金陵的街閭巷陌、民俗世態,華夏的水鄉魚港、高原雁陣,海外的異域風情、都市人文,都是他寫生的絕佳素材。
《身邊的故事之現代商場》
彩墨 65x33.5cm 2018 年
王立慶的寫生創作不涉及宏大敘事,他熱衷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蕓蕓眾生。王立慶的藝術取向,印證了2018年春季他在金陵美術館舉辦畫展的標題——“為人民而創作”。那次展出的作品多達二百四十件,獨幅畫作占絕大多數,然而展品中還有不少長卷,其長度達十至二十米,這在中外寫生史上也屬罕見。不禁令人想起宋人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王立慶有別于張擇端之處,就是他把焦點透視與散點透視,通過水墨語言及平面構成,有機融合在一個畫面上。張擇瑞在畫齋里經年累月終畢其功,而王立慶則是倚立街頭一氣呵成。
《身邊的故事之南航加油》
彩墨 65x33.5cm 2018年
王立慶把自己的寫生活動稱為“快閃”藝術,他以“快閃”行走于世界,行走于中國,行走于南京。他的“快閃”作品,形式多樣,鮮活生動,緊接地氣,與眾不同。
王立慶早年受過嚴格系統的科班訓練,具有扎實的寫實藝術功底。數十年來從事舞臺美術設計的實踐,使他具備了在有限的舞臺時空之間,充分調動各種手段、營造視覺沖擊力的高超技能。如今王立慶移師繪畫領域,其在舞臺美術設計中積累的成功理念,經過繪畫語言的轉化,駕輕就熟地運用在寫生創作上。
《身邊的故事之樓上樓下》
彩墨 65x33.5cm 2018年
王立慶寫生從不受眼前“實相”的束縛,大自然與人文景觀一旦與其深厚的藝術修養發生碰撞,便立即幻化出其獨特的浪漫意象。王立慶是一位性情中人,他把對人生的滿腔熱情傾注在寫生藝術中。他作畫大膽潑辣,出奇不意。無中生有,化實為虛。竭力造勢,一意孤行。沉穩恢宏,簡潔明快。難怪江蘇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稱王立慶是“江蘇畫壇沖出的一匹黑馬”。
《身邊的故事之跑馬溜溜系列》
彩墨 66x33cm 2019年
格冠美術館的同仁認同這一評價,特地邀請王立慶以“快閃”藝術的形式走進南京江北國家級開發區,作為王立慶“為人民而創作”系列藝術活動中的一站。一年來王立慶先后四次赴江北寫生,格冠美術館為之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并為其編輯出版畫冊,隆重舉辦畫展。在此期間我們有了更多的交流與溝通。
《身邊的故事之跑馬溜溜系列》
彩墨 66x33cm 2019年
怎樣認識王立慶的“快閃”藝術?我認為王立慶具有人文主義思想,他的藝術思想植根于現實生活、他的藝術追求是強調形式美感。他認為藝術當隨時代而發展,新時代應有新美術。究竟何為新時代?從農耕文明發展到工業文明,直至當今的信息化時代,人類的思維視野和技術手段都在不斷更新升級。作為畫家也要通過不斷學習,解放思想,接觸新鮮事物,拓展思維空間和表現方法,而不能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信息時代文化的傳播特點是:“大眾化、短平快”。藝術家應該在藝術創作中體現信息時代的文化特征,弘揚時代精神,服務廣大民眾。
《身邊的故事之江北民宿》
彩墨速寫 40x30cm 2018年
王立慶對省畫院院長周京新提出的“寫生就是創作”的藝術理念持贊同態度。過去畫家普遍認為“寫生”,僅僅是為創作搜集素材的準備工作。周京新把寫生當作創作,從根本上顛覆了寫生的定義,他主張通過寫生完成創作的全部過程,是突破舊有創作模式的一次革命。而這正是王立慶一直身體力行,堅持不懈的藝術觀點。因為作者面對寫生的對象,要從眼前“真實之相”,升華為胸中“浪漫意象”,最終成為筆下“美的形式”,其實質是畫家要把對生活的感悟貫穿于創作的全過程,不斷尋找適合表現其“感悟”的形式語言,而藝術的“探索”與“創新”往往就在其中。這就是為什么王立慶的寫生作品總是那么鮮活生動,不斷出新的根本原因。
《身邊的故事之初見繁花》
鋼筆彩墨 24x32cm 2018年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王立慶今年剛滿六十,精力充沛,雄心勃勃。未來還有很長的藝術征途等待他去艱苦跋涉。如果說還有橫在王立慶面前的大川深壑,應當就是他對中國畫線意識及其把握功力的突破和深化。沖破這一關,迎接他的,將是無限光明。
加油!王立慶!
《多少樓臺煙雨中》
彩墨 50x60cm 2018年
《江北垂釣》
彩墨 54x79cm 2018年
在中國
《皖南山區系列之徽派民居》
化得龍形云中現 山高萬仞人為峰
油畫 30x133cm 2014年
《皖南山區之徽派民居》
油畫 50x70cm 2011年
《皖南山區系列之徽派民居》
油畫 60x100cm 2012年
《皖南山區系列之徽派民居》
油畫 50x70cm 2013年
《革命老區之沂蒙山》
彩墨 54x70cm 2014年
《革命老區之沂蒙山》
彩墨 54x70cm 2014年
名 家 評 價
文/劉文西
西安美術學院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院長
中國當代畫派聯誼會主席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1984年全國美展在南京舉辦期間,看了立慶一些作品,覺得不錯,于是便推薦到西安美術學院學習。立慶得到了我院堪北新、武德祖等教授的悉心教誨,藝術上受到專業熏陶。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在我國美術界出現了一個現象:美術青年熱衷畫速寫,他們相互觀摩、交流、進步很快。這對推動高校美術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在南京以惲宗瀛老師為指導的車站速寫群體的崛起,培養了當今畫壇上一批美術人才,他們在藝術上深受前蘇聯學院派以及徐悲鴻、林鳳眠等大師的影響。1984年,立慶在南京舉辦第一個以速寫為專題的畫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時隔近三十年,速寫一直陪伴他走過了舞臺設計的生涯。2003年非典時期又聞他拾起畫筆,直到2004年進入南航藝術學院任教。
愿立慶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再走三十年。”
《蘇州園林·退思園》
彩墨 33x180cm 2018年
《江南小鎮》
油畫 50x60cm 2016年
《江南水鄉·西塘古鎮》
彩墨 65x33.5cm 2017年
《江南水鄉·西塘古鎮》
彩墨 65x33.5cm 2017年
《江南水鄉·西塘古鎮》
彩墨 65x33.5cm 2017年
《夢入江南煙水路》
彩墨 66x33cm 2017年
名 家 評 價
文/高云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畫院中國畫院副院長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王立慶教授是江蘇舞美界的一匹黑馬,他設計過的作品涵蓋眾多的藝術門類,有歌舞、歌劇、音樂劇、話劇以及各類空間大型裝置的視覺呈現。藝術家的豐富閱歷和思維模式鑄就了畫家對油畫、國畫、水彩、速寫等繪畫表現手段的濃厚興趣與追求,這種境界的形成與完善,是藝術家本身把握了適宜的綜合條件,這就是他品行的高潔之處。他所邁出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良師益友的鼓勵與支持。藝術攀登是一條誘人的絕路,不僅需要有意志堅定、目標明確的自信膽略,還必須具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配合進取的道德觀念。
王立慶的學術個性,是在傳統精華與時代能量的基礎上隨任務的催生而萌發,經不斷體驗而聚集,在特定氛圍、特定的歷史契機條件下,以堅毅的執著為基點而凝固成型的。
《海風系列之出海》
油畫 60x160cm 2014年
《海風系列之煙墩角漁港》
油畫60x160cm 2014年
《海風系列之煙墩角漁場》
油畫60x160cm 2014年
《海風系列》
彩墨 65x33.5cm 2017年
《海風系列》
彩墨 65x33.5cm 2017年
《海風系列之網》
彩墨 33x66cm 2019年
《海風系列之網》
彩墨 33x66cm 2019年
《海風系列之網》
彩墨 66x33cm 2019年
《海風系列之網》
彩墨 66x33cm 2019年
名 家 評 價
文/言默
央視特約撰稿人
化得龍形云中現,山高萬仞人為峰。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迄今幾十載,中國當代的許多藝術家,都曾經歷過一場特殊的考驗。當初被波濤洶涌的經濟潮流淹沒到只剩鼻孔的時候,許許多多的他們,似乎已經“恍然大悟”到什么是藝術了!于是,一度萬籟俱寂的東方古國,隨著淘金狂潮的顛簸,絕大多數頗具修為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尊貴的頭顱,套進了“通寶救生圈”的方孔里。直到今天,那些登上了夕陽西沉灑下萬道金光的太陽山的人群,成千上萬的仍舊逗留著并“伺機有所作為”。說來奇怪,這熙熙攘攘“伺機有所作為”的人群中,唯獨沒有王立慶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在他鄉系列之云貴高原》
彩墨 50x80cm 2018年
《他鄉系列之云貴高原》
彩墨 50x80cm2018年
《他鄉系列之云貴高原》
彩墨 50x80cm 2018年
《他鄉系列之云貴高原》
彩墨 55x80cm2017年
《他鄉系列之云貴高原》
彩墨 50x80cm 2018年
《陜北情節》延安的窯洞延河的水
彩墨 33x66cm2019年
《陜北情節》延安的窯洞延河的水
彩墨 33x66cm2019年
《陜北天蘭·高原紅》
彩墨 66x33cm 2019年
《蒼蒼千年青史冊》
彩墨 66x33cm 2019年
在世界
行進中的畫家
文/葉龍彪
江蘇大劇院
劇目制作部制作統籌
《凝望》手卷
30x410cm 2015年
題跋書寫:
宋玉麟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江蘇省國畫院原院長
題跋內容:
立慶弟乙末年春赴意大利訪學隨景寫生異國風情躍于紙上水墨淋漓暢快之極可謂難得之精品也
乙末秋分金陵鐘山南鹿梅花山草云室中 玉麟
《凝望》手卷
30x410cm 2015年
題跋書寫:
周京新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江蘇省國畫院院長
題跋內容:
王立慶教授意大利佛羅倫薩水墨寫生手卷人物與風景交錯起伏、筆墨生動、頗有情趣
乙末年 京新題
揮灑縱橫,虛實相融,飽蘊情愫;
法度謹嚴,張馳有道,氣韻別致。
眼光、學養、技法、情趣與境界是櫟卿繪畫內涵所在。“不求形似求生韻”,“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是他的畫魂之所在。
——高云
《凝望系列之歐洲巡禮》
彩墨 31x31cm 2015年
《凝望系列之歐洲巡禮》
彩墨 31x31cm 2015年
因對藝術執著的追求,他的畫氤氳著中國畫的神韻和品格,大氣流貫,酣暢淋漓,清勁飄逸。雖不刻意勾勒,卻展示出開放、包容和灑脫的姿態及對繪畫藝術特有的感悟。
《凝望系列之歐洲巡禮》
彩墨 31x31cm 2015年
《凝望系列之歐洲巡禮》
彩墨 31x31cm 2015年
淳厚、大氣,富有感染力,像他的為人一樣,透著樸茂和坦誠。觀畫如觀人,作畫如察己。在他的繪畫中,線條與墨色的有機結合,明暗交替,濃淡適宜,有質感,有骨力,明快而流暢,嫻熟而秀雅,給人以視覺的享受。
《凝望系列之歐洲巡禮》
彩墨 31x31cm 2015年
《凝望系列之歐洲巡禮》
彩墨 31x31cm 2015年
不論是盈尺小品還是巨幅大作,他的畫面布局講究,運籌細膩傳神,色彩拿捏得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呈現出放松中有嚴謹的成熟風格。“畫如其人”,在粗獷的皴褶線條間,體味山之高凌,在淡墨淺韻的寫意中,撩灑水之清婉,在清流幽居間與樵夫把酒對月,在落霞孤鶩時與漁樵撫琴唱晚,靜思凡塵世態。
《蘭卡風情系列》
彩墨 50x50cm 2018年
《蘭卡風情系列》
彩墨 50x50cm 2018年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這是櫟卿繪畫的精神實質,他的畫作中充滿文脈、人脈和書脈,作為一個現代畫家,他看重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努力挖掘事物的社會屬性,使繪畫藝術更貼近人的心靈,這也是他始終將一個個階段的畫作走進社區、走進人民巡展的緣由。
繪畫是櫟卿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他定會在繪畫道路上越走越遠。
《佛羅倫薩老橋》
水墨 32x32cm 2015年
《陸止于此 海始于斯》
彩墨 79x48cm 2017年
《橄欖樹》
彩墨 79x49cm 2017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