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大佬、高古軒的勁敵卓納畫廊( David Zwirner )宣布了將代理該藝術家劉野,并計劃于2020年在紐約空間為其舉辦個展。同時,畫廊也將于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展出劉野的作品。

藝術家劉野
劉野的作品被眾多公共機構收藏,包括上海龍美術館、香港M+??耸詹亍⑸虾C佬g館、北京今日美術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等等。被世界頂級畫廊青睞,又備受藏家追捧,到底開了掛的劉野是憑什么在風云變幻的藝術市場里這么如魚得水?

張曼玉和劉野
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畫家之一,劉野一次又一次用他標志性的童話風格,將人們帶入了隱秘而感性的想象世界。

齊白石知道蒙德里安

早晨的蒙德里安
2010年,劉野的作品《齊白石知道蒙德里安》拍出了2912萬的高價,短短三年后,《劍》又以4268萬港幣刷新了他的單件拍賣紀錄。
1964年,劉野出生在北京的一戶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兒童文學作家,母親是高中語文老師。

匹諾曹 2011
在那個非常年代,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書籍與閱讀的匱乏。但也正因此,劉野才一直記得家中床下藏著的那只大箱子——里面有《安徒生童話》《寶葫蘆的秘密》《普希金童話詩》。
1990年至1994年,劉野留學柏林。原本他滿懷期待,幻想這個離家十萬八千里的地方會充斥著“先進與未來”,但剛一落地,看到的是沒有高樓的柏林城。星期日空蕩、蕭瑟的大街,巨大的落差幾乎讓他立刻起了回家的念頭。

自畫像 1992
那段時間,劉野充分體會到北島詩句里所謂“對著鏡子說中文”的孤獨。于是,他卸掉成年人的外衣和面具,又一頭躲進熟悉的童話世界里。

小海軍

無題 1997-98
當時,他筆下的人多半是想象中的自己——有時,他幻想自己是小海軍,漫游于軍艦與海面;有時,他躲在舞臺的紅色帷幔后面,回避著現實世界。

鄧麗君

張愛玲

張曼玉

周璇
后來,他又用這種方式畫下阮玲玉、羅密歐、米菲兔等。他畫中的主角乍一看是典型的卡通化形象,但細看之后人們又總是覺得有哪里“不對”——阮玲玉淚眼欲滴,羅密歐開槍自殺,米菲兔即將步入婚姻。

羅密歐 2002

米菲結婚了 2014
這大概也就是為什么,自始至終,劉野都很反感自己被貼上“童話”或“卡通”的標簽。

劉野 2011-12

竹子的構圖1號 2007
對于那些急著說這些畫作很“可愛”的人,劉野覺得,他們并沒有看到那種“可愛”中的“假飾”,它背后的悲傷、茫然或者鋒利,以至于在采訪中劉野干脆說,他筆下的人物在“童話的外表”外,還有一顆衰老的心。



劉野和策展人 Udo Kittelmann
2018年的冬天,劉野把他的“寓言故事”帶到了上海百年宅邸 Prada 榮宅。策展人 Udo Kittelmann 在展覽上展出了劉野30幅作品。有意思的是,展品里的28幅都是向藏家借來的。
至于劉野被卓納畫廊代理意味著什么?畫廊的創始人:大衛?卓納又是怎樣一個叱咤藝術界,甚至可以翻云覆雨的藝術大鱷,了解一下。

位于紐約切爾西20號的卓納畫廊的晝與夜?,F在就職于卓納畫廊的工作人員就有將近100人,而畫廊的簽約藝術家已達45人。卓納畫廊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比起收藏家和買家,他們更重視藝術家本身。因為這點,在紐約的“大咖級”畫廊中就數卓納畫廊與藝術家們的關系最為親密。
卓納畫廊的外景
地址:537 West 20th Street, New York
攝影:Jason Schmidt

畫廊創始人大衛 卓納
2012年,繼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之后,大衛·卓納獲選為《福布斯》雜志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商人”的第二位提名,并分別在2013及2014年由《Art Review》雜志主辦的“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評選中取得了較高的排位。
大衛·卓納,現年54歲,德國人。他于1993年在紐約蘇荷區開啟自己的畫廊生涯,如今已成為藝術世界的社群中心。他即是行業規則建立者,也是無微不至的大家長。在有關他的媒體報道中,“王朝”、“帝國”、“凱撒大帝”、“藝術沙皇”等聳人聽聞的用詞屢見不鮮,盡管他仍舊喜歡穿十幾年來一成不變的灰藍色牛仔褲、淺藍色襯衫和深色休閑西裝外套。人們一次次拿他與藝商傳奇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進行比較,并認為他就是這代人中的拉里?高古軒,新時代的藝術商之王。

左:沃爾夫岡·提爾曼斯;右:大衛·卓納
卓納本人似乎并不喜歡這樣的比較,“人們喜歡二元對立關系,媒體也喜歡將我和拉里描寫成死對頭。”他說:“但事實上,我們是兩家完全不同的畫廊……我們各自遵循著自己的軌跡?!?/p>
盡管如此,后來還是陸續有藝術家和畫廊解約后轉投卓納的懷抱——這其中包括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等聲名顯赫的藝術家。目前,卓納還與高古軒共同經營著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杰夫?昆斯(Jeff Koons)。2013年,所有紐約人都在議論昆斯于同一周開幕的兩個大展。在高古軒畫廊,粉色的《氣球維納斯》閃爍著金屬光芒,倒映出藝術家為人熟知的經典之作。而在相隔僅四個街區的卓納畫廊,他全新的“凝視球(Gazing Ball)”系列拉開帷幕,如同吹響了戰斗的號角。
Jeff Koons的“Gazing Ball”系列之《Ariadne》,創作于2013年,由石膏和玻璃構成,尺寸:112.6×238.4×2325px。

大衛·卓納與草間彌生在草間彌生的2013年度個展“我已到達天堂”上。

Richard Serra早年的裝置藝術作品,卓納畫廊,紐約,2013。
攝影:Tim Nighswander, Imaging4Art
卓納第一次到訪香港時,就意識到香港是一個發展速度極快的城市。直到2013年,卓納仍對外表示沒有任何涉足亞洲的計劃,盡管當時他已連續第三年參加了香港藝博會。兩年后,隨著他與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藏家的對話升級,他聞到了機會?!斑@里的藏家開始對我們的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渴望了解我們的藝術家。我認識了喬志兵,然后是王薇,隨后我意識到來自中國大陸的藏家正在飛速學習,他們對西方藝術的需求前所未有,所以我想,時候到了。”

2018年一枚重磅消息炸響了亞洲藝術圈,卓納畫廊宣布香港空間于1月27日正式開幕,并委任許宇及Jeniinfer Yum為總監。同時,畫廊開幕展呈現了比利時藝術家米凱爾·博伊曼斯(Michael Borenmans)的全新油畫作品。



卓納香港首展 “米凱爾·博伊曼斯:太陽的火焰”展覽現場
與大衛·卓納共事多年的市場總監朱里亞·裘羅恩(Julia Joereun)如此分析這位藝術商的戰略:“和其他特別優秀的大型畫廊相比,卓納更注重藝術家的自身需求以及能否形成金字塔結構,而不僅僅要求作品的收集和銷售。卓納在發掘新藝術家的同時,也著眼于藝術家的事業發展并對其進行悉心的管理。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能夠20多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他認為只有讓藝術家滿足才能促使他們創作出優秀作品并最終轉化為高額銷售?!?/p>


卓納畫廊香港空間選址位于中環的 H Queen’s
而在卓納進駐香港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很快簽下中國藝術家劉野,不得不說這幾乎又是一次穩操勝券的選擇。卓納畫廊表示:未來將在紐約、倫敦、香港空間為藝術家舉辦展覽以推廣藝術家的作品,并且還將通過出版物和國際機構展覽促進其學術研究的發展。

由左至右:詹妮弗·廉、大衛·卓納及卓納畫廊香港空間總監許宇
種種跡象表明,卓納已經開始全力進攻亞洲藝術市場,在他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只有一個人,上海龍美術館的館長、藝術品收藏家王薇。面對充滿潛力的亞洲市場,卓納首先打算把畫廊現有的藝術家陸續介紹給亞洲觀眾,嘗試與亞洲藏家展開更多對話。甚至,他聲稱,如果未來五年中國市場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畫廊便會在北京或上海開設分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