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金硯傳媒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4日到17日
開幕式時間:5月14日下午15:30
展覽地點:北京山水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弘燕路)

陳醉,學者、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系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側重裸體藝術的研究與創作,代表作有專著《裸體藝術論》,榮獲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圖書金鑰匙獎、1988年全國十本優秀暢銷書獎。代表作論文集有《女神的腰蓑》。繪畫創作個性鮮明,不論油畫、國畫,都注重傳統精神與現代觀念的融匯。作品風格雋永、大氣,富于學者風范。書法灑脫狂放,尤擅巨幅草書。多自作詩詞,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代表作有油畫《火祭》、中國畫《長恨歌》和書法《微雨田桑》。出版畫集有《詩書畫意》等。
作品:紫外線
創作:2018年
尺寸:68cm*138cm
格調高雅獨樹一幟
——論陳醉的裸體人物創作
王 鏞
我與陳醉共事30多年了。當時我們都住在恭王府,經常互相串門。那時候我看陳醉就畫了好多裸體,主要是油畫,如《追思》等。因為他是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畢業的,所以他對色彩特別敏感。我當時印象他畫的油畫色彩特別強烈,色彩對比特別強烈。而且整個色調也很統一,很講究。筆觸又比較粗獷。他不是像一般寫實油畫那么細膩,這可能比較符合他的個性吧。
1987年,我到印度國際大學進修的時候,就聽說陳醉出版了一本《裸體藝術論》,當時很轟動。因為當時裸體、裸體藝術還是個禁區,不像現在這么普及。我們美術研究所還給他專門開了一個座談會。而且這部書還創造了一個學術著作成為暢銷書的奇跡。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當時他有打破禁區的意義。第二個是,《裸體藝術論》本身有很豐富、或者說是很全面的學術價值。外國人也寫過類似的裸體藝術論,中國人沒有這么系統地介紹過。而且在他的《裸體藝術論》里,除了一些理論分析之外——比方他講裸體藝術和性意識的關系,這個也是一般人或者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講得那么明確的。再一個呢,他引證的資料,大量地吸收了東方的包括印度的內容。因為他寫這本書就在我出國以前,他也跟我討論過,從我這兒借了一些印度有關裸體的書。因為印度藝術,尤其古代藝術,裸體比咱們中國還要多,表現的方面也很充分。就包括佛教繪畫,佛教雕塑里都有很多裸體。所以陳醉他也吸收了東方的資料,不光是參考西方的資料。因此這本書現在來看還是有學術價值的。所以一版再版,出了好多版本。
陳醉的裸體繪畫,跟他的研究是相輔相成的。就是說理論和實踐結合。他在主要從事研究工作之余,還創作了大量的裸體作品。包括我剛才說的他早期的那些油畫人體。后來他主要畫中國畫的裸體。他的創作和現在流行的人體畫不太一樣。有兩點,一個是書法入畫,還一個是造型既自然又豐滿。
首先說書法入畫。因為中國畫都強調書法用筆,書法入畫。但是現在很多畫家,缺少書法的功力。陳醉不是,陳醉從小就喜歡寫字。他的家庭也是很有教養的,所以他從小練字。尤其后來學懷素的狂草,還學黃庭堅。其他的像篆書、隸書、楷書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是最突出的是狂草。所以他自己說他是用狂草來畫人體。這個確實一般畫家達不到的。因為一方面他要有書法用筆的功力,另一方面他要有寫實造型的基礎。這兩者結合起來他才能畫成這樣的裸體。所以你看陳醉的筆墨很簡潔,又很隨意。這都得力于他的書法。我記得他自己說他文革期間,他不能臨懷素,他就臨毛澤東的書法,因為毛澤東也是學懷素的。后來常應邀寫毛主席詩詞,很受器重。他的書法和毛體的書法有有些不太一樣,他有他個性。他一方面是懷素狂草的流風余韻,另一方面還滲透了他的個性。又在狂放當中他有沉著或者是剛毅的一面。不是一味的飄逸瀟灑。他有的用筆,包括他的飛白,好像枯木,劈開的那枯木似的,那種感覺。他和懷素啊,張旭他們那個狂草不太一樣。所以他的這種筆法,用到人體繪畫當中就很有韻味。就是他的這個,至少你一看吧,他不俗。你要是不會書法,你畫成這個人體呢,可能很光滑,就缺少筆墨的這個節奏變化,很俗氣。所以狂草人體也好,是其他的書法用筆的人體也好,他都保持一個比較高雅的格調。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說他比較自然,又比較豐滿,這是兩種。一種,他的人物、人體,還是從寫生中得來的。因為他自己也經常寫生,在學校里也寫生,而且一直到現在還經常輔導學生人體寫生。另一方面他還經常參加人體模特兒大賽之類的活動,經常接觸女性人體。通過觀察、寫生,他能夠把握人體美,這個最突出的這個部位,和姿勢,以及捕捉各種動態。所以你看他的裸體人物,并不是一個單一的躺在那或后坐在那里。她是千姿百態的,而且好多都是在活動當中的,所以這樣就比較自然。另一方面,他畫面的背景相對來說也比較自然。因為現在好多表現人體的作品就畫的荒郊野地里,或者弄幾塊大石頭,這很不自然。你想想,真正的這個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物,坐在那石頭上多不舒服。所以說,陳醉處理得比較藝術。空白,大片的空白,頂多旁邊有一個小樹枝啊什么的,這些背景就比較自然。因為他創造的并不是一個真實的空間,他一個虛幻的空間,所以沒有必要把背景畫得那么實。這就是他整個畫面比較自然的原因。一個來自寫生,有生活氣息。一個環境處理比較巧妙,和人物吻合。這些都是他有特色的地方。
再一方面,就是他的人物,又不是完全來自寫實。他有變化,就是適度的夸張變形,但又并不是完全走夸張變形一路。陳醉適度夸張變形有什么好處?第一就是擺脫了寫生狀態。因為你對著模特兒寫生,畫出的人物,相對來說姿勢、表情還比較僵硬。他受各種寫生局限。畫室寫生,畫出人物基本都是一個姿態,一個表情。所以他適度的夸張變形就擺脫了這種寫生狀態,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鮮活,有生命的氣息。還有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動態,使人物的表情也更生動。有適度的夸張變形,因為你把人物有的表情、動態強調了。這些往往在寫生時不一定明顯,或者是不好捕捉。只有用稍微夸張變形的手法,才能把人物,內在的一些心理、情感充分表現出來。這是他一個特點。
再一個就是,造型相對來說比較豐滿。我覺得這可能跟他審美好尚有關系。唐代的審美標準就是以肥碩婉麗為美,楊貴妃當時是第一美人。但是陳醉畫的這些畫,不像楊貴妃那么豐肥,但相對來說又比較豐滿。這可能陳醉是廣東人,可能對廣東婦女的形象長期耳濡目染有關系。所以和一般的那種比較纖細、柔弱的那種仕女不一樣。他畫的人物都比較飽滿,有一種健康的活力。他有這種形象,既是他個性的流露,又是他個性的標志。所以你看陳醉筆下的人體,你看著比較豐滿的,比較自然的,有點像南方人甚至廣東人的,這種造型,那一看這就是陳醉的人體,不會和其他人畫的人體混淆。
正因為如此,我們說他創作了一種人體美的比較獨特的樣式。所以在眾多人體畫家當中,他是很有特色的一個人體畫家。陳醉的理論,和他的人體藝術,人體藝術研究,人體藝術繪畫,是齊頭并進的,相得益彰的。而且在未來呢,可能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們現在人體繪畫其實不少,就是自從陳醉的裸體理論打破禁區以來,后來中國美術館又搞了一個人體藝術大展,一下子就把整個禁區給突破了。所以現在裸體藝術很多,但是像陳醉這么有研究的,有特色的裸體人物繪畫還不是太多。他實際上把裸體藝術創作當做他裸體藝術研究的一種補充和延伸。所以在他的裸體藝術繪畫中,有人文氣息,或者有學術價值。所以,從這方面來看,他在當代裸體藝術的畫家當中,也是相當獨特、獨樹一幟的。
作品欣賞

作品:池趣
創作:2015年
尺寸:70cm*50cm

作品:春意漸濃
創作:2015年

作品:桃花江
創作:2013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薄霧幽香
創作:2014年
尺寸:110cm*68cm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
陳醉人物畫作品展
前言
人體的藝術之美,美在構圖、美在造型、美在色彩,美在自然情感的客觀表露。
藝術的人體之美,美在個性、美在意識、美在自然, 美在自我思想的主觀表達。
人類作為自然界高級生命意識的存在,他的體態具有高級形式的主觀之美。而當這種高級的形態之美,在人們的意識空間轉化為情感表露時,人體的形態美就物化為自然之美。就人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而言,它的存在和表達是隨著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和意識形態凝華而自然表達的。
在著名畫家陳醉先生的筆下,更是賦予了人體藝術更為豐富的內涵。品味陳醉的藝術作品,體味到的是自然的氣息、生命的韻律和藝術的風韻。
作品《月光銀浪》表現的是月光下,十余名美女沐浴著月色,在山間小溪里嬉戲的場景,畫面中,數十美女形態各異,表現出了不同的風情,月光下,小溪中,她們或躺、或坐、或趴、或娓娓細語,而不同的形態,在陳醉的筆下用細膩而又充滿動感韻律的線條,表現的自然而又富有生命的活力。細品他的畫作,人體線條有著一種內在的力道,這種力道是書法修養穩健、遒勁的表現,那些看似散淡、不經意的線條,卻正是中國畫書畫同源,虛實得當、動靜結合、韻律內涵的展現。
理論是繪畫的基礎,繪畫是理論的實踐,在陳醉先生筆下,他以其獨特的繪畫語言,詮釋著自己人體繪畫理論的內涵。作品《醉花陰》表現的是一女子,在明媚的春光里,迷醉在花叢陰影里的場景。在這幅作品里,人物柔美的膚色里,略含著一種清涼的色調,這種清涼的色調,是具有中國古典韻味青花瓷般似冰如玉的清涼,這種清涼,讓觀者感受到的是玉體橫陳,冰肌玉骨的宋詞委婉。
本次傳承與經典系列展,之所以邀請陳醉先生,不僅因為其繪畫創作個性鮮明,風格雋永、大氣,富于學者風范和體現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因為其人體藝術創作,是在表現西方的裸體藝術美的特征和美的內涵的基礎上,體現了中國畫藝術的書畫同源的文化底蘊。從而表達出了東方藝術對人體美的理解和展現。
他的人體藝術是和中國傳統書畫的氣韻生動、氣息自然的意境之美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細品他的藝術創作,不但蘊含著中國文人藝術表達寄托性和寄寓性的內涵,更構架出了一種文化底蘊、東方思維和中國詩詞韻律、節奏相互融合的藝術空間。
金硯傳媒 羅允飛
作品欣賞

作品:猜猜我在哪里呀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今朝似有別樣情
創作:2015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明年花開我再來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難得余暇
創作:2018年
尺寸:94cm*68cm

作品:難得知音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牽出春光一片
創作:2016年
尺寸:69cm*138cm

作品:俏公主
創作:2016年
尺寸:69cm*101cm

作品:西天余韻
創作:2017年
尺寸:69.5*117.6cm

作品:細雨沙沙
創作:138cm*68cm

作品:相見恨晚
創作:2017年
尺寸:75cm*141.8cm

作品:心曲無需唱出聲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心語訴長綢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熏風碎雨韻如詩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遠方有條美人河
創作:2017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遠方有條美人河
創作:2018年
尺寸:138cm*68cm

作品:早春
創作:2018年
尺寸:138cm*68cm
友情連接: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當代名家的展覽平臺
一家值得關注的美術展覽機構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展前專題片(摘選)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展后新聞視頻(摘選)
關于我們
金硯傳媒 2019年展覽檔期如下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第13屆)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4日到17日
開幕式時間:5月14日下午15:00
展覽地點:北京山水美術館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第14屆)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日到9月5日
開幕式時間:9月2日下午15:00
展覽地點:北京山水美術館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第15屆)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0日到23日
開幕式時間:12月20日下午15:00
展覽地點:北京山水美術館
總策劃:趙昌勝
辦公室主任:朱啟貴
展覽部主任:李正軍
展覽部:孫永才、陳大力、董為濤、王文濤
華南地區辦事處主任:申鐵林
主持/配音:賈晶
事業發展部:劉山楓、羅允飛、全紅梅
書畫銷售部:朱小蘭、付樹靜
投稿郵箱:237574836@qq.com
展覽咨詢/預定: 010-57907368
微信:zcs82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