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下午,
閃念:黃震2019藝術個展
將在合肥1912街區(qū)大地藝術館拉開帷幕。
此次展覽將展出黃震作品100余幅,
均為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精品力作,
包括繪畫、雕塑、陶藝等多種形式。
初見黃震,他蓄著中長胡須,穿著黑色布衣,全身上下散發(fā)著濃郁的藝術氣質。“我從小就熱愛畫畫, 上小學時喜歡在課本上涂鴉,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畫畫早已被融進了骨子里。”黃震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會走上藝術道路,也是因為藝術能滿足自己精神的需求,撫平內心深處的躁動和不安。

七條屏 420x240cm 紙本水墨 2018
“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我等待的過程,一旦有了靈感,便提筆就畫。”這種生活與創(chuàng)作親密無間的工作方式是黃震最滿意的狀態(tài)。他指著一幅作品自信地說,“凌晨兩三點的時候,突然間靈光乍現,‘馬’的形象便浮現我腦海中,就立刻動筆將其躍然紙上。”采訪的過程中,黃震還信手拈來 ,即興創(chuàng)作一番。

四條 240x240cm 紙本水墨 2018
雕塑、繪畫、行為藝術……作為自由藝術家,黃震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作品。談及藝術創(chuàng)作,他感慨地說,“每幅作品都如同我的孩子,彼此間血脈相連,交融在一起。”在工作室,一幅色彩斑斕的作品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畫中一群狗昂頭挺立,正在奮力向上攀巖,欲沖破地心引力的牢籠,“水朝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人活著就要積極向上,敢于攀登人生中一座座高峰。”

四條屏 240x240cm 紙本水墨 2018
除了繪畫,黃震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讀書。記者跟隨黃震來到工作室的二樓,眼前豁然開朗,一股書香撲面而來,書柜上整齊地擺放著畫冊及文史哲等各類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需要一些書籍來豐富和充實自己,同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健康成長。”在他看來,讀書可以滋養(yǎng)心靈、愉悅性情,讓人有種如沐春風的極美享受。

午夜來訪 100x200cm 丙烯 2019
藝術來源于生活,或許正是這樣的隨性,才造就了黃震如此成功的藝術人生。“我不太在意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評價,正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性格特點、人生經歷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每個人對作品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黃震表示,舉辦此次展覽的初衷就是希望借此機會,能夠與各位新老朋友歡聚一堂,共述情誼。

作品3號 120x90cm 紙本 1998-2016

近十多年來,黃震活躍在城雕之外諸多藝術領域。他做過渾樸雄厚的裝置,也多次現場創(chuàng)作過視覺驚悚的行為藝術,但持之以恒、耗心血最多的,仍是繪畫創(chuàng)作。特別是自2011年以來,黃震將主要精力投放在繪畫中,此次展覽即是近三四年來成果的顯示。
黃震繪畫,重主觀感受,依賴本能、直覺與靈光,畫風猛烈,氣韻充溢,畫面夸張、變形乃至怪誕,深具表現主義色彩。這些詞語斷裂、戛然而止的畫作,往往給人一種迎面而來的陌生力量,一種向死而生的迎頭痛擊之感,或者令人處于此彼二岸茫茫不辨的靈虛幻境。

走入黃震的工作室,所有的立體或平面作品都會熱烈的撲向你的眼睛,讓你躲不過去。雕塑作品會有明顯的手與陶泥或其它材料交鋒的痕跡,繪畫作品亦是狂野的筆鋒在紙間行走。作品一般不做敘事,更多是造型或書寫,色彩凝重、刺目。給我以一種蒼茫、混沌、憤怒、粗狂、野蠻的印象。我個人理解到更多的是悲憫情懷、大愛大恨和天地之問。

黃震,職業(yè)藝術家,1965年出生于安徽
作品刊載及獲獎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雕塑卷》《中國城市雕塑五十年》《百年豐碑:二十世紀中國城市雕塑》《中國雕塑年鑒》《雕塑時代》等數十種。雕塑作品《五月的風》,入編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普通高中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2010年,《五月的風》榮獲國家建設部、文化部、全國城雕委聯合頒發(fā)的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