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誰還沒個煩惱憂愁。喜怒憂思都是人之常情,人也因為有著豐富的情感才成為人。
但話說回來,萬事也都有個度,情感也是一樣。俗話說,怒傷肝、憂傷肺。一點點小生氣、一點點小憂傷,都很正常,但成天怒發沖冠,憂心忡忡,就不好了。
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過于迅猛,原本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新的心理平衡沒有建立起來,塵世間積聚了很多戾氣。這些戾氣得不到撫慰,就會變成撕裂社會的小傷口,傷雖不大,但很疼。比如,經常見諸報端的傷童案。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忘掉煩憂、撫慰心靈的能力和手段。
今天的中國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遇到了突然的急轉彎。我們都在車上,每個車上的人都需要系緊安全帶,防止被這輛高速行駛的列車拋下。可什么是安全帶呢?
權力?這個東西可能只有關在籠子里才安全。
金錢?可為什么有錢人也經常跳樓呢?
美酒呢?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確實是個好東西。煩了累了,小酌幾杯,確實蠻舒服的。但尼采又說,酒是“妖女的淫藥”。
看來,這些東西都不是撫慰心靈的手段,做不了我們的安全帶。那么它應該是什么呢?
馬蒂斯21歲時患闌尾炎住院,感到憂郁和無聊,母親送給他一本繪畫自學手冊和一些繪畫材料。當他拿起畫筆時,馬蒂斯說,他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自由、安寧和閑靜。看來,繪畫具有撫慰心靈和使人忘憂的作用。
馬蒂斯是外國人。中國人難道不這么認為?
中國繪畫的美學基礎我們認為是由蘇東坡等人為后世奠定的。蘇東坡說,“此心安處是吾鄉”。蘇東坡這個人很厲害,他一生里遇到的溝坎和起伏比一般人都要大,但他過的心安理得。他的經歷、書畫和詩文給人的印象,總是積極向上的。蘇東坡在心里找到了自己的安全帶。其中必然也有繪畫的作用。
我也想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全帶。
幾年前,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她還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的時候,我發現,她竟然會“畫畫”。她只要能抓到一支筆,她總會在墻上,在紙上,在任何物體上涂呀、抹呀,然后對著自己的“作品”非常的開心、愉悅。
這時,我確信,我找到了!
作品欣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