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樂緣
好美啊!
秋天,讓中華大地恰似五彩潑墨,天地間色彩絢麗,激情勾心。而鑲嵌于江南沃土中的古都南京,更顯艷妝盛景中的人文氣息與文化魅力。這里不但景點、美食吸引天下賓客,就是主題競秀的多場書畫展,也同樣吸引八方傾墨賞讀者。
期間,在一場規模較大的書畫展中,中年畫家李應東引起了觀摩者關注。因他的系列寫意花鳥畫恬靜柔美,賞心悅目。尤其他創作的以花卉為主題的系列作品,技法嫻熟,層次清晰,意境真切,靈韻妙趣,落墨花開,點墨枝生,讓觀賞者滋生酷愛大地花木的濃情切意。
因此,我們有興趣追尋賞讀李應東更多的花鳥畫。
通過賞讀李應東系列作品,我們感到李應東成功的秘笈之一,首先是他能始終把握住寫意花鳥畫的意向性審美特征。因他深知,意向性是創作中國畫并促其發展的基礎。所以在這一點上,他不但善于把握,還將其融入到每一幅作品中。同時,還運用以意造型的表現手法,把作品的造型理念和章法布局展現的準確、精到,達到靈韻震撼的意象之美,使“意”和“象”和諧統一,形成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就促成了他的花卉、禽物畫作達到栩栩如生之美。
我們知道,樹木花卉,飛禽走獸入畫欣賞,很受中國人喜愛。如,中晚唐就有藥師凈土變相圖是以《藥師經》為依據所作的經變畫;唐代佚名《花鳥圖》、韓滉的《五牛圖》 ;遼代佚名《竹雀雙兔圖》;五代黃筌的《寫生珍禽圖》、黃居寀的《竹石錦鳩圖》等,都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和珍視。由此可見,花鳥畫作為大眾欣賞文化,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李應東的花鳥畫風格、審美情趣同樣達到一定境界,很有必要值得我們去賞讀、探討、研究。
還因為,他用毅力、智慧、勤奮和對廣袤大地萬紫千紅的真情熱愛,始終執筆前行,藝途鑄痕。
一、意向豐富
意向豐富是李應東寫意花鳥畫的顯著特征。眾所周知,中國寫意花鳥畫意境所要表達的意象,是通過畫家放而有收的妙造,給人展現曠靈的想象空間,是精神流動的境域,具有深遠的內涵。
在藝術品創作中,我們理解李應東寫意作品的意象即為得意之象,借物引意,是精神化的物質。他注重對花鳥畫意趣、英姿情感的表達,主客觀有機統一,包含了他作為藝術追尋者對自然萬物精神的把握和思維方式的凝練,賦予中國寫意花鳥畫審美與藝術構思。尤其是李應東的花鳥畫之美重在神,其作品美的核心是“心”“形”合一,即造型與主觀情感的統一。他對作品美的追求的核心是傳神寫意。他深切地懂得,人的精神理念離不開萬物的規律和自然、社會的邏輯,體驗自然,感悟自然,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心意相通。因此,他用筆墨直接來創造“造形意識”,從而形成高品位的藝術。優秀作品的創作并善用筆墨,使植物與禽獸題材作品形真實精,達到傳神的境界。如他的作品《無限秋色勝似春》、《聊贈江南一枝春》等等,很好的做到了筆到意來,筆墨于圖形之中直抒胸懷的意境。
二、意境真切
在李應東的寫意花鳥畫中,我們還看到真切的意境深邃。他的作品展現出了他對自然界萬物靈動生命獨到的認識和表現,他將中國傳統的花卉、動物與人和諧共處的文化內涵融于作品,表現出慈善觀的藝術精髓,在表現花卉意境時,又把自己融于自然花草生活情趣中,以自我的生命情感去感悟宇宙萬物,比如,運用大自然中一組田園風光、或一片山林、村路籬笆、一縷輕云等來表現自我情感和自然環境精神,以尋求自然與個性的融合與溝通,表達出他與自然景觀中花卉活禽相互交融的神奇境界,使他的情感墨托于景物的靈動中,這就是他創作寫意花鳥畫主題的真切意境。正如清代畫家李鱓《題藤花圖》描述:“一枝石筍欲凌空,扶起藤花曉露中。草木有心答知己,青霞紫雪點春風。”它精準地說明了花鳥畫意象的靈魂是草木、飛禽之美與人心欲之美。
通過賞讀李應東的寫意花鳥畫,發現其作品中的意象的發展路徑取自于自然,它韻意了人在與自然精神的交融中獲得了生命的永恒,通過自然物象表達情感,通過畫面景物表達他的情懷,達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如他的作品《黔南荔菠小憩趣畫》、《逸筆蕉墨情滿懷》、《竹間春深處》等,就貼切地表達了這一主題。它展現給人一個純美的自然世界,是滲透著大自然物語精神的中國寫意花鳥畫主題的意境真切。
三、落墨靈韻
我們知道,筆墨語言是中國寫意花鳥畫所特有的概念,是水墨畫的核心,是情感的記錄,是表現中國畫的本體形式特征,它的表現形式美離不開執筆落墨的豐富意象。大自然中的一縷輕云、一只飛鳥、一叢野花、一根枯藤、一片園林等都是畫家用于表現情感的形式。
而李應東的寫意花鳥畫善于運用水墨的線條與光度把控,很好地表現了花卉、飛禽動物的生命特征,表達了作品筆墨意象有靈韻的美感。他善用筆墨不僅是技法,還是他作為藝術家的精神的傳達。使作品以獨特的筆墨傳遞了畫家的情緒。
李應東在繪畫用筆時還善于通過筆法變化,創造出輕重、濃淡、粗細、剛柔、潤澀、灑脫等多種多樣的線條,如舞蹈家的舞姿一樣觸發他的情感。他的寫意花鳥畫講究寫形存質,其義當是剛與柔。他的作品形象語言通過墨色筆法的應用,結合水法的濃淡,畫面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氣墨相通的意象。通過筆法、墨色法以及水法的巧妙結合,使他豐富的情緒得以表達。如他的作品《雨打芭蕉春色濃》、《秋艷秋色秋聲》、《唯有牡丹香國色》等,采用潑辣豪放的筆法,整幅畫一氣呵成,使畫面枝葉紛披,墨的濃淡層次豐富、韻味,氣勢動人,花艷鳥鳴。
李應東,1962年出生于南京。80年代初就酷愛并臨習書畫,尤其是對花鳥畫的創作情有獨鐘。先后求師于徐石橋、吳國亭等名師大家,勤奮好學加之天賦聰穎,進步速達,成績沛然。近年來,他的花鳥畫先后20多次參加國家、省級展覽,并獲得畫界廣泛好評。同時,他的作品還30多次先后在國家、省級紙質和網絡媒體刊發,并被海內外多家機構和知名人士收藏。現為江蘇省美協、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等。
他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具象造型表達情感真實、逼真、細致,畫面流露出豪邁的氣概,其筆墨氣勢奔放,讓人振奮,其淋漓的筆動墨舞表現出了中國寫意花鳥畫韻意的陽剛之美,構成了中國寫意花鳥畫的生命主旋律。使觀者為其濃烈的精神生命氣息而感動,更為其意象中的靈韻震撼而拍手叫好。
古都南京,歷來墨客匯聚,名家輩出,究其原因,就是有象李應東這樣的永不停息的墨海追尋者。我們相信,李應東的未來藝術作品,主題一定是創新的,震撼的、具有生命力的。
因為他會繼續墨途鑄痕。
(作者系著名美術評論家 《名家藝術》叢刊總編輯??)
2018年11月19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