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4日,藝術家申玲的個展《浮游》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空間開幕,引起了極大的矚目。《浮游》由知名策展人羅蘭?艾格及李恩美擔任策展人。展覽基于藝術家對人性的復雜所產生的敏感、詩意與同情的理解,突出申玲的圖像世界。
展覽將持續至2月9日。














諸多嘉賓和友人到場致賀。左起:藝術家陳卉,藝術家夏小萬,藝術家韋蓉,“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藝術家申玲,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創始人鄭林

藝術家凌健,策展人皮力和藝術家王玉平

著名設計師、收藏家陳幼堅和藝術家申玲

著名建筑師、收藏家林偉而和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創始人鄭林

本色空間藝術總監陳佳穎,藝術家申玲和設計師、策展人荔茗
申玲圖像世界中的動機所折射出的,首先是一種隱秘、脆弱而又無比強烈的微觀氣氛,花朵、植物、動物和人,內部與外部空間,花園、房屋、庭院及房間在其中彼此融合、滲透。由此產生的圖像緊湊性,模糊了潛在的和想象中的圖像現實的各構成元素之間的界限,因而這一圖像現實只能在視覺整體的圖像隱喻和圖像敘事的語境中得以闡釋。“存在”之一致性那種難以抗拒的具體而微,在申玲的那些妖冶魅惑而又天真自然的圖像中,體現為一種歡快、自洽、充滿詩意的本質。

《浮游》,布面油畫,200 x 200 cm x 3,2017

《浮游 - 1》,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7

《浮游 - 2》,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7

《浮游 - 3》,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7




《浮游》局部
在這個蕪雜密集,略顯奇異的世界里,自然與人工的不同界域,人與動物的生命范疇,連同那些以各種出乎意料的事件和前所未見的敘事而充盈了這些生命的童話般瑰麗的想象,融匯交織在一起。

《秋風秋雨奈何天》,布面油畫,200 x 200 cm x 3,2016


《秋風秋雨奈何天-1》,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6

《秋風秋雨奈何天-3》,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6

《秋風秋雨奈何天-2》,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6


《秋風秋雨奈何天》局部

《秋風秋雨奈何天》局部《一夜妒花風 -1》,布面油畫,200 x 200 cm,2017
申玲的繪畫宇宙與她對具體而微的事物和生命整體的本質意義敏銳而又富于同理心的詰問,以及她對幽微復雜的人性的反諷和批判性闡釋聯系在一起。這種復雜性是由日常生活中渺小卻實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短暫瞬間,由人與人之間飄忽不定的關系,以及作為真實體驗或心理投射的場景,夢幻與想象所組成的。

《一枕夢游》局部

《一樹昏鴉》,布面油畫,100 x 100 cm,2018

《一樹昏鴉》局部

《一顆寒星》,布面油畫,100 x 100 cm,2018

《一顆寒星》局部
在那些樹木和花朵背后,出沒于五彩繽紛的叢林之中的動物、野貓、鳥、魚和蛇,擾亂了我們的空間感知,混淆了虛擬的圖像現實內部的方位感。動物身體的不同維度使其時間和空間上的存在變得模棱兩可,時間與空間上的互不關聯則使其在整個虛構的圖像現實中的在場和作用更加難以界定。這種虛構的,密集的,妖冶瑰麗而又神秘叵測的圖像空間吸引著觀者,將其自身呈現為不同空間或時間背景下各種動機與事件的累積和疊加。
這種游戲般的歡愉,和五彩斑斕的輕快活潑,來自于存在之一致性中所蘊含的無限活力,這是一種在任何敘事或具體而微的事物中都能感受得到的活力。以感性方式呈現具體而微的事物時所達到的深度,令申玲的作品充滿了活力。







《霧霾》系列,紙本鉛筆,21 x 29.7 cm,2015 - 2018
申玲的素描則包含了一種看似無思無慮的,如游戲般輕盈的天真,和一種看似自發的偶然性和片斷性。日常生活里的瑣屑微塵常會出現在她的素描作品中,動物和植物,家居用品和畫室用具,身邊親近熟悉的朋友,咖啡館里或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老照片,飾品,住宅內的陳設,花園里棲息枝頭的鳥,愛人或朋友的肖像,所有這些都以一種極不尋常的,打破等級次序的新鮮方式相互堆疊——無限的事物,被悉數納入到一個極其個人化的,虛構的,童話般的,在情緒上具有連貫性的微觀宇宙之內,并由此而被賦予了某種詩意。
“我喜歡用很細很細的鉛筆,畫很輕很柔的線,就像過去陜北的婆姨們手拿繡花針,大炕上盤腿一坐開繡。我沒炕,也沒有三五聚一塊,扎堆繡的愿望,我喜歡一個人,一支筆,一張紙,坐在沙發上,聽著略帶傷感的情歌,發發呆,畫上一會兒。
春去秋來時時感動著我。我喜歡在月牙爬上枝頭的深夜,喜歡在秋葉飄落的午后,喜歡在冬日曬滿陽光的床上,喜歡在撩人情思的春風里,安安靜靜的畫畫。寧靜中感嘆歲月易逝,柳易飄絮,花易零落的無奈。敏感而多情的神經總是更能體會「一葉知秋」所帶出的憂傷。閑愁別緒就像一股涓涓溪流在筆尖流淌,無限情思悠悠不絕。一朵小花,一片落葉,一條魚,一棵樹,一張臉,一雙眼,所有自然中的萬物都會打動我,感染我,讓我情不自禁地抓過筆來畫它們,密密麻麻的線,如蠶絲般悲情。”
——申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