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晉先
號苦丁,汀州府人。
1942年出生于書香門第,居廈門。
1962年畢業于福建工藝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師。
受聘于古田紀念館圣地書畫院副院長。
識老吳于書畫
岸子
認識吳老是于三年前友人相聚的桌上。老吳滿頭銀發,一件棗色的唐裝映襯他的臉,更顯精神矍鑠,容光煥發。其繪事論法獨辟,令人印象深刻。上世紀六十年代,老吳從事裝潢設計之余,勤于習研中國畫學,筆耕不輟。廣泛涉獵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書法等中國傳統藝術。并以書入畫,多以篆、隸、章草等,畫以書意,兼得其章。作品樸拙、渾厚見傳統功力又彰顯野逸之氣,墨韻古意行君子之風。精妙筆墨、線條,點綴于山水于花鳥于魚蟲之物景中游走,羽化于境,更促作品渾然于物外矣。
老吳文人氣于書畫,釅墨賦彩甘寂寞,筆游硯池暢于心懷。每每其作景象,草樹枝出花卓,或勁節凌霄,或抱霜傲雪。而繪山水,白云纏繞其間,炊煙裊裊,墨趣生然,而至景色盈余。其而或繁聚或空虛,或清馨或幽貞,無不攬于筆法,又求以物象之外,承古而創今。觀其作出筆之力,透紙背幾分,浮紙幾分,綽綽橫寫縱勒,擯棄匠工之氣也。而古論:“書畫同源,貴在筆法”,其尊執前賢定六法者,乃無不更趨勢于八法,理也。吳老,生于1942年,古稀之時,而乃善運網絡之源,游覽其間,博各代諸家名畫及理論,頗得心源。秉承古法者,得古人之技,揚傳統筆墨,無不精妙哉!而其不驕,不躁,以其之勤,筆于漸變,或蒼茫,或簡約,無不入繪之境,繪作若旁無其人矣,乃真老當益壯,勉己,勉他人也。老吳尊前賢之畫理,時記于心:“知其人,悟其行,仿其思,識其畫,才能一為已所用”。以此之法,仿效夯實,鞏固傳統之基,其逐以傳統筆墨化己之法,得以山水,花鳥之貌也。
據史料記載,清代畫家王學浩《山南論畫》云:“有人問如何是士夫畫?曰:只一‘寫’字盡之。字要寫,不要描,畫也如之,一入描,便為俗品矣”。而老吳得其古訓,鞭策其在作畫之時,受益良多。然,繪作難于可貴之處不拘成法,其以繪竹之例,得:“元代畫家柯九思曾提出:“寫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而先生又從徐渭的《竹石圖》飽受啟發,用草書行筆寫竹葉。芥子雖小,可見大千世界。事例雖小,卻可以看出他的創作之理。以知其能師古不泥古,能自出機杼!陸游曾經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詩畫融通也。老吳,至今乃喜讀書。經史子集,釋老歧黃,無不涉獵。其乃抒真性情也,古曰“腹有詩書氣自華”。吳先生論其畫,著有“花鳥畫章法”一文。是畫外修為,在花鳥畫南疆之域,出古入今,自成一家。
而今 “真正的藝術品,不在于取悅別人,而在于取悅自己。取悅別人是俗,取悅自己是真”。吳老以此作勉,乃我們習之典范。
展覽館一角







作品展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