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方:上海看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眾灝藝術品基金、上海合眾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策展人:樂夢融
開幕時間:2019-01-19 15:30
展覽時間:2019-01-19至2019-02-19
展覽地址:上海畫廊(中山東一路429號黃浦公園內)
1978年的夏天,楊建勇的好友汪國榮給他帶來一本龔賢冊頁,是193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畫冊,在那個年代,有這樣一本可供臨摹的畫冊,是一件幸福的事。此后近四十年的時間,楊建勇先生不時臨摹龔賢的作品,終于有了這次《與龔賢聊聊天》這個展覽。

楊建勇《雪霽林塘》 46X49cm 2018

楊建勇《半千之石》46X49cm 2018
龔賢,字半千,號半畝居人。生于明末清初,善用積墨法畫山水,喜作手卷長卷,畫史列為“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山水淺了叫“白龔”,深了稱“黑龔”,龔賢山水在構圖上出人意料地使用聚焦透視,而非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有些竟然完全采用寫生的構圖。1657年, 龔賢先生畫了一個小冊頁,依然積墨法,莽莽樹叢以積墨層層疊加,形成具二維空間的素描關系,精彩部分是穿插于林間的山泉、山勢與樹叢,黑與白之間形成一個大大的S。同一冊頁的開篇之作,山石被處理成簡單的平行線,七棵造型各異的雜樹,疏密有致地形成直線,打破了構圖的平衡。這種構圖方式與傳統繪畫有著很大的差異,與“四王”、董其昌有很大的區別,這些有別于傳統山水的構圖不是偶然,有些似乎可以理解成是受西方繪畫的影響,甚至不妨我們可以說傳統山水的現代性似乎從龔賢始。

楊建勇《秋樹與石》46X49cm 2018

楊建勇《溪間筆墨》46X49cm 2018
幾十年的臨摹,讓楊建勇厚積薄發,這次展出的四十多幅水墨小品,均為楊建勇先生每天清晨創作,在作品中,看起來粗放的線條和塊面,用水墨兩色淋漓盡致地渲染和表達出楊建勇對自然的情緒和理解,看起來一致的尺寸卻完全突破了視覺的習慣,遠山含黛,綠水如煙,仿佛自然大觀就在我們面前。

楊建勇《江影》46X49cm 2018

楊建勇 豬年 衍生品 (1)
本次展覽由上海看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及管理的眾灝藝術品基金、上海合眾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由上海畫廊承辦。上海畫廊位于上海外灘黃浦公園內,公園美景與畫廊的格調與楊建勇水墨作品相得益彰。

楊建勇
藝術家,專欄作家、策展人。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胡潤藝術薈總監 宋慶齡兒童閱讀室項目專家,香梅畫院副院長。專業從事繪畫與寫作,著有“午后南書房”專欄,在藝術上潛心于“宋”山水,以當代藝術的觀念去解構李唐、范寬為代表的宋山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