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今春將呈獻數場激動人心的拍賣會,2月26日倫敦蘇富比舉行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和超現實主義晚拍, 3月5日繼續舉行當代藝術晚拍;巴黎蘇富比將在3月19日上拍瑪麗安與皮耶·納翁伉儷收藏。多場拍賣會精選拍品將于1月15日至17日在香港進行預展。藏家得以一覽一眾藝術大師巨作,包括馬格利特、康多、沃荷、夏加爾與賈柯梅蒂等。
精選拍品 現已登陸香港!
香港預展
1月15至17日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金鐘太古廣場1期5樓
預 展 現 場 率 先 看 !


埃貢。席勒(Egon Schiele)
《的里雅斯特漁船》,1912年作
估價:6,000,000 - 8,000,000 英鎊
1912年《的里雅斯特漁船》是埃貢·席勒筆下一幅別具特色的作品。他用平面涂抹的顏料拼湊出一幅猶如馬賽克的畫面,將一艘普通的漁船幻化成為一幅奇妙的圖畫;因此本畫是席勒創作當中最精彩奇特的作品之一。畫中漁船由一片片明亮的純色塊組成;水面的漣漪映照出船身,倒影里的線條隨水波流動,視覺效果豐富華麗,可見席勒受到精神導師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影響。席勒采用正方形畫幅,藉此挑戰風景畫須具備前景和背景的固有觀念,從而將畫面轉變為一幅裝飾平面,并營造馬賽克般的效果。本畫絕跡市場多年,逾五十年來一直屬于同一收藏。


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
《玫瑰花瓶》,1929年作
估價:1,500,000 - 2,000,000 英鎊
夏加爾在蘇聯渡過將近十年的動蕩生涯后,于1920年代初攜同新婚妻子貝拉及女兒重返巴黎。從此以后,藝術家著手描繪五彩花束,窮盡一生孜孜探索這一藝術主題。1924年,藝術家在土隆首次被花朵之美所打動,此后花卉更在他心中成為法國的代表。此后,夏加爾曾表示:1920年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期”。


阿爾伯托。賈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女子肖像(安妮特)》,1959年作
估價:1,800,000 - 2,500,000 英鎊
《女子肖像(安妮特)》畫面矚目驚人,是阿爾伯托?賈柯梅蒂在戰后巴黎所創的綺麗肖像大作之一。藝術家曾于一首超現實主義詩作中表達與此作類似的情感:“人類面龐對我來說是如此怪誕,越是看向其中,它越封鎖自我,順著未知的臺階逃離開來。”


恩斯特。路德維格。基希納
(Ernst Ludwig Kirchner)
《沙發上的少女》,1906年作
估價:2,800,000 - 3,800,000 英鎊
1906年是基希納藝術生涯中的關鍵時刻,從此作中可見藝術家受梵谷后印象派作品的影響;同時亦展現畫家鮮明熾烈的個人色彩和獨特創意,亦標志著德國表現主義和“橋社”(Die Brücke) 藝術流派發展的關鍵階段。


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rgritte)
《辰星》,1938年作
估價:3,500,000 - 4,500,000 英鎊
此畫的主題在馬格利特的創作生涯里非常罕見而獨特。畫中兩張側面各向一方,兩人分別是一位美洲原住民和馬格利特的愛妻喬吉特。這幅人像畫的靈感源自一幀友人馬賽·馬連安送給馬格利特的照片。馬格利特將其看作是兩個相反形態的完美結合。本畫完成不久后,由一對著名的比利時夫婦購藏;他們是馬格利特的密友和贊助人。此后,本畫一直未曾轉手,因此狀況完好如初。
更 多 精 彩 作 品 介 紹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Francis Picabia)
《Atrata》,約1929年作
估價:1,500,000 - 2,000,000 英鎊
此幅畢卡比亞所作的大型油畫《Atrata》是超現實主義早期巨作之一。細節精美的重迭圖像和豐富的歷史背景都令此作成為藝術家于1920年代末完成、最負盛名的“透明”系列巨作。

保羅·艾利·朗松(Paul-Elie Ranson)
《池邊梳妝的裸女》,約1897年作
估價:300,000 - 500,000 英鎊
保羅·朗松于1897年繪成此作,無疑是私人收藏中最重要的藝術家巨作之一。朗松和愛德華·維亞爾、保羅·高更、毛利斯·德尼、保羅·塞呂西耶一同開創了那比派,是畫派的核心成員之一。藝術家以純色和天然形體入畫,將美輪美奐的平面圖像呈現觀者眼前,部分靈感源自日本浮世繪版畫。此畫將女子和森林這兩個朗松的標志性意象結合在一起,見證其在現代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賈桂琳畫像習作》,1964年作
估價待詢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身亡,數月后,安迪·沃霍爾完成此作 ,直至如今仍然是藝術家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此作尺幅宏偉,沃荷將八張新聞相片精心裁剪拼貼,呈現出這位年輕美貌的第一夫人形象,凸顯出她那悲劇的美貌,同藝術家其他名人肖像如麗茲和瑪麗蓮·夢露一樣,悲情與魅力在作品中相輔相成。

喬治·康多(George Condo)
《打擊節奏》,2014年作
估價:1,200,000 - 1,800,000 英鎊
喬治·康多尺幅恢弘的《打擊節奏》一作令人想起歡快活潑、繽紛動人的切分節奏爵士樂,完美體現這位美國藝術家扣人心弦的視覺創作方式。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Francis Picabia)
《Mélibée》,1931年作
估價待詢
畢卡比亞于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創出知名的“透明”系列作品,這幅宏偉壯麗的《Mélibée》 便是當中經典巨作之一。畫名源自希臘神話,系列名稱則來自藝術家創新獨特的創作手法,他將多層意象重迭在一起,別出心裁。此畫既借鑒西洋古典油畫的構圖方式,亦探索全新表達手法,十分引人入勝。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