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鳥知”
Birdindefinite
展覽時間:2019 年 1 月 19 日至 3 月 30 日
開幕時間:2019 年 1 月 19 日下午4點
藝術家行為表演:2019年1月19日下午5點
展覽地點:上海浦東新區 1777 號船廠 1862
策展人:一塑料袋黃浦江的水

《愚能樂園》

《愚能樂園》局部
2019 年年初,90 后藝術家童昆鳥將在“船廠 1862”展出個人大型裝置藝術展“不了鳥知”。
一月中旬,年初亦或是年末,過去的是在尋找解決新鮮的事物又將迎來可能,冬鳥又在翹首以盼新春的到來。藝術家童昆鳥延續了自己拆解與組裝的創作方式,利用工業廢料與商業現成品,重組生成一個個新的生物,是對未知未來的探索還是對商品過剩環境下的理解,“不了鳥知”或許就是藝術家給出的答案:不了,鳥知。
此次展覽作品漫步在整個船廠空間,最主要的作品是一樓前廳的平衡鳥,用工業材料焊接的大鳥,展翅 3 米寬重達半噸,依靠喙那端 0.5 厘米的面積與一根鐵柱相連,沒有任何粘連,僅依靠重力平衡的關系在空中旋轉與滯留。藝術家會登上其中一只大鳥,在這只看似隨時會失控的鋼鐵生物上擺動,就像是在馴服或安撫猛獸一般,眼前失衡卻合理的結構帶來觀者心理上的緊張與矛盾。
另外兩件作品分別是大型互動空間裝置《月亮與六便士》以及感應機械裝置《答案會在空中打開》,這兩件作品均是以對現成品拆解組裝為主要方式,與觀眾均有互動,深入其中。在展覽中還會呈現藝術家的部分繪畫作品,藝術家制作的裝置停放到宋代的畫面里,畫面總與一個空的畫面結合,古代 “三遠”現代“二遠”關系的轉變與融合,整體的平衡是用另一半的未知和空缺來填滿。

《月亮與六便士》

作品圖片
上海船廠始建于 1862 年,保留了生銹的鐵管、風化的混凝土柱子,墻上隱約可見的生產標語,如今轉變為藝術的巨輪,注入 90 后的新鮮血液,歲月與年輕混響,歷史建筑與當代藝術的碰撞。

藝術家肖像照
童昆鳥
1990年出生于中國湖南長沙,201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近期的展覽和項目包括:
“出廠設置” 上海寶龍美術館,上海(2018);“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 北京民生美術館,北京(2018); “ART TRASH” 草莓音樂節, 北京(2018);“今日-墻勢力” 今日美術館, 北京(2017); “WAVELENGTH 異線狂想” 北京時代美術館,北京(2017); “動漫美學” 澳門當代博物館,澳門(2017);“非常持續” 銀川當代美術館,北京(2017); ”出類” 白盒子藝術館,北京(2017); “當狗嘴里吐象牙” Setareh Gallery ,杜塞爾多夫,德國(2017);“鴿子肚子里不只有屎,還有面包” Liusa Wang Gallery,巴黎,法國(2017); “藝術嘔吐” 站臺中國,北京(2016);“全球中國-藝術鄭州” ,鄭州(2016);“你為什么不吃臭豆腐” Nicodim Gallery,洛杉磯,美國(2017); “OVER POP” 余德耀美術館,上海(2017);“儀式逆轉” 德薩畫廊, 香港,(2016);“夢地球” 站臺中國,北京(2016);“遷禧” 站臺中國,北京(2015);“射手座” 站臺中國,北京(2015)。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