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錦裳――鄭錦與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展現場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日前, “丹青錦裳――鄭錦與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展在中央美院開幕。
鄭錦先生是中央美術學院前身、北京美術學校的第一任校長,作為美院的奠基人,他擔起了“國家美術教育”的使命,以滿腔熱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建構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雛形。
中央美術學院老領導、老教授盛楊、楊先讓、李樹聲、袁寶林、郭怡Q、張立辰、金鴻鈞、薛永年、張寶瑋、孫景波、黃華英、唐勇力等老先生紛紛來到開幕式現場。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左中一,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少軍,鄭錦研究學者陳繼春,鄭錦先生家屬代表鄭偉雄、鄭偉強、鄭筱芳等出席了開幕式。

《玉蘭孔雀》 絹本 167×72cm 1920年 中央美院美術館藏
此次展覽以作為教育家和藝術家的鄭錦兩條主線展開,展廳內線以“何以鄭錦”、“平民教育”、“寓居澳門”三大板塊的文獻梳理貫穿鄭錦的人生軌跡,從籌建與發展北京美術學校,到輾轉河北定縣開展平民美術教育,后寓居澳門投入繪畫藝術創作;外線集中呈現了鄭錦的26件經典之作,涵蓋自上世紀20年代的《狐貍》《玉蘭孔雀》,到他生命中最后一件作品《洛神》。

《狐貍》絹本設色 172×84cm 約20世紀20年代 中央美院美術館藏
“在剛剛跨進新的一年的日子里,我們舉辦《丹青錦裳――鄭錦與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展,以紀念創辦中央美術學院前身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并擔任首任校長的鄭錦先生,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也是百年校慶具有收官意義的展覽。”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百年紀念。當年新文化的理想之光努力沖破舊文化思想的羈絆,穿越混沌的社會現實,照澈人的心靈。蔡元培先生倡導的美育理念就是這束光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實施美育的方式,美術教育應運而生,當年的許多畫家,無論是負笈海外藝術取經還是身處國內在畫壇求索,都立志于投身美術教育。國立北京美術學校的創立,更是標志著現代形態的美術教育在中國的確立。他強調,對于鄭錦藝術的研究,特別是他致力于美術教育和藝術創造成果的展示,毫無疑問是豐富中央美術學院百年辦學校史和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歷史的重要工作,更是我們向一代先賢致以禮敬的心愿。

《群英奮戰》 紙本設色 122×240cm 1937年 (家屬已捐贈作品)
鄭錦研究學者陳繼春先生在致辭中講述了自己與研究鄭錦先生藝術的緣起與經歷,并表示作為美院的畢業生,他將用所學繼續從事澳門美術史以及鄭錦藝術成就的深入研究。
據悉,此次研究展是“百年校慶”學術活動的收官之作,展覽將展至2019年3月3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