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現場部分嘉賓合影
2018年12月29日下午三點,“雙城計·兩生花——葉帆、葉順水墨作品展”在不同藝見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由不同藝見藝術中心和共同藝術中心聯合主辦,并由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夏可君博士擔任學術主持,李裕君為策展人。

開幕式現場 左起:學術主持夏可君,藝術家葉帆,藝術家葉順,不同藝見藝術中心執行館長、策展人李裕君,共同藝術中心運營總監鮑禹
展覽的開幕式,由不同藝見藝術中心執行館長李裕君主持,展覽學術主持夏可君博士從展覽的主題到作品向觀眾做了概要的解讀和梳理,讓觀眾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藝術家和作品。在開幕式上,共同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鮑禹,藝術家葉帆和葉順也相繼作了致辭發言。

展覽主題墻
關于主題的闡釋,夏可君解釋說:“藝術從來都是進入生命與自然的奇妙游戲之中,當一對孿生姐妹葉帆與葉順都去畫水墨,這是多重的奇妙:迷宮一般的空間,讓現實進入了夢幻的仙境;迷離一般的花朵,卻獲得了玉石一般的硬度;立體多維的剛性空間,被柔軟的山水詩意所滲透,古典的花卉白描,則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夢幻面容;這是水墨世界從未有過的“雙城計”,這是水墨世界雋永如斯的‘兩生花’。”

展覽學術論壇現場
在開幕式后舉行的學術論壇上,到場的嘉賓就葉帆、葉順的作品以及水墨的相關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關于展覽的作品夏可君認為:在姐姐葉帆的作品上,水墨的空間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多維性,在極其冷靜幾何的空間套疊中,水墨繪畫進入都市立體空間的迷宮與迷樓后,還能夠在每一個塊面結構上被賦予詩意的變化,讓堅硬的塊面獲得夢想的呼吸,充分利用水墨墨分五色的微妙色感,在看似冷感與計算的結構中,卻依然可以發現山水與煙云的白日夢詩意。

葉帆《迷樓12》 紙本水墨,130X94cm

葉帆《小徑花園1》 紙本水墨,60X80cm

葉帆《一天.10》紙本水墨,40X26cm

葉帆《追憶1》 紙本水墨,140X56cm

葉帆《追憶2》紙本水墨,27x45cm
葉帆就在兩個截然對立的空間中施行了轉化:在當代都市的剛性多維立體結構與古典人文的煙云詩意山水之間,建構出自己的“雙城計”,觀眾看似迷失在空間的魔方中,但通過空間摺疊處的古典詩意圖像記憶的喚醒,在進出與凸凹之間,建構電影蒙太奇膠片一般的回憶色譜,隱含中國人文繪畫的歷史與圖像志,融入西方古典透視與當代技術虛擬空間,在不同塊面上巧妙呈現當代藝術的不同風格,幻化出無數可能世界的詩意投影。

葉順《山茶花16 》 紙本水墨60x55cm,2018年

葉順《生長》 紙本水墨,34cm34cm,2016年

葉順《相依 》本水墨,34x34cm,2016年

葉順《自然筆記一》紙本水墨,100x85cm,2016年

葉順《自然筆記組畫(2)》60x40cm
在妹妹葉順的作品上,古典的花卉作品,無論是山茶花還是牙仙,都獲得了夢中透明的凝視,如此潔白硬朗,獲得了玉質或石頭一般的硬度,她們不可能被摧毀,她們凝固在夢幻的世界,不可能被這個世界所污染。

展覽現場
如此的轉化,讓水墨傳統的柔然與自然的詩意獲得了現代的強度,但如此的強度依然淡然地退避到繪畫的詩意深度中,如此就讓花朵似乎獲得了另一種生命的質感,這是兩世的“雙生花”。

展覽現場
畫面整體籠罩在一種煙水迷離的詩意氛圍中,對于葉順而言,繪畫乃是一種愛意的呵護,就是召喚我們的內心進入她所描繪的氛圍中,不被這個世界所傷害,這些永不凋零的花朵僅僅屬于繪畫,晶瑩透明的瑤華凝固了蝴蝶的夢想,花瓣的層層展開,如同自然自身的神秘呢喃與私語,繪畫乃是在我們這個越來越忙亂與技術化的世界上,進入短暫而雋永的夢想之中,重獲詩意的呼吸。
孿生的生命也孕育藝術的重影,兩姊妹作品的相互影射與相互照映,如同蝴蝶翅膀的美麗雙翼,如同記憶透鏡的柔和折光,如此的透明又如此的隱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