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經驗的重構——2019水墨藝術邀請展”將于2019年1月8日在美博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邀請來自全國共45位藝術家,共90組參展作品,旨在呈現當今水墨藝術家在新的文化語境里如何構建并開拓自己的水墨語言。
當下中國水墨藝術創作的經驗主要來自兩點:一是中國傳統繪畫筆墨精神的延伸與轉化,二是西方現代主義和當代藝術視野下新的水墨語言的生成和確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與象征,水墨在中國藝術發展史上一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更被公認為中國文化的標志和基因。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世界經濟與科學的發展對全球文化的沖擊,中國水墨藝術經歷了由傳統水墨本體語言的轉化,到向現代主義借鑒,再到當代藝術語境下新的水墨語言生成的艱難轉型。雖然后兩者都是在西方藝術語境之下尋求轉變與革新,對這一系列水墨創作的嘗試也多有爭議,但歷經40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藝術家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并確立了屬于自己的、新的水墨語言。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主要集中于傳統水墨原有材料的范圍內進行探索,他們執著于筆墨材料本身的趣味,努力在水墨語言的探索中開拓新的可能。在這些藝術家中,有藝術圈內已擁有一定知名度的水墨名家,也有進入藝術圈不久已嶄露頭角的80后新秀,更有初離校門剛剛踏入獨立藝術創作的年輕90后。本著以老帶新,幫助更多年輕人搭建展示藝術舞臺的初衷,美博美術館策劃了這次水墨藝術邀請展,在力圖呈現當代水墨藝術發展近況的同時,期望展現更多當代水墨藝術新生力的創作面貌。
依據參展作品的創作題材、趣味和觀念等指向,展覽以“現代的詩意:筆墨精神的現代轉換”“無邊的私語:個體化審美意象的表達”和“自由的重構:當代藝術視野下的語言探索”三個相互交織又有所區別的板塊,共同勾勒當代水墨藝術的嶄新面貌,并試圖透過這些藝術家的創作,折射出他們對水墨、對時代的思考與回應。
本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月27日。

柴文濤 布谷

陳九 空城計

陳奇 游園日記3

崔多 Stop

崔彤 無題之四十

崔雁 輕盈NO.3

代英倫 人群系列

丁文卿 明瑟2

甘永川 紅芳馨香之六

郭彬彬 山靜日長

海曉龍 看山系列之一

賀蘭山 存在之二

黃方啟 祿林

黃為 杉松鳴古寺

季平 戲水圖

靳騏沛 清涼

雷丁狄 入伏

李百鳴 安閑集·素月華年

李木十 別是巴NO.3

李寧羽 如影

李濤 黑白日記2

李言 后山系列一

李知彌 天上一滴水

李忠印 老兵系列12

劉永濤 野草圖-180505

劉鉆 寒味圖2

盧玉勝 抱影

苗彤 石譜一

牛耕 墟境系列1

潘青 小伙伴兒

龐飛 林泉高致系列一

佘松 軟水

蘇宗輝 單刀會之關公

孫源 群體的寓言no72

萬瓊 物心系列一

王海宇 當情緒變得凝重。暴風雨就開始了

王括 大修女

王犁 藍

吳笠帆 芳草碧連天

徐航 呈紫色的年代

閻盈汐 站臺11

姚瑞江 富山圖一

余啟平 竹雨微風

鄭元無 沉默的大多數

宗錫濤 小丑系列-634
展覽信息
經驗的重構——2019水墨藝術邀請展
出品人:陳暉
策展人:孔孔
參展藝術家:丁文卿、萬瓊、王括、王海宇、王犁、牛耕、甘永川、盧玉勝、代英倫、劉永濤、劉鉆、孫源、蘇宗輝、李木十、李寧羽、李百鳴、李言、李忠印、李知彌、李濤、吳笠帆、佘松、余啟平、陳九、陳奇、苗彤、季平、龐飛、鄭元無、宗錫濤、姚瑞江、賀蘭山、柴文濤、徐航、郭彬彬、海曉龍、黃方啟、黃為、崔多、崔彤、崔雁、閻盈汐、靳騏灃、雷丁狄、潘青(按姓氏筆畫排序)
開幕時間:2019年1月8日(周二) 下午3:30
展覽時間:2019年1月9日—2019年1月27日(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上海市閔行區黎明路88號 美博美術館
主辦單位:上海美博美術館
協辦單位:《美術博覽》叢書、上海崔彤藝術工作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