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前言一
范迪安
2018年是中央美術(shù)學院百年華誕,學校策劃了一系列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校慶活動;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們也以各種形式舉行了慶祝和紀念活動,表達了對母校的牽念之情。
1939年初至1940年9月,由國立北平藝術(shù)專科學校和國立杭州藝術(shù)專科學校合并而來的國立藝術(shù)專科學校曾在昆明辦學。云南校友們選擇在2019年初來舉辦展覽,在慶祝央美誕辰百年的同時,也紀念國立藝專到達昆明八十周年這一歷史事件。展覽對央美云南校友作品和資料進行了收集與整理,突出了北平藝專畢業(yè)生李實清與云南早期現(xiàn)代美術(shù)社團活動、國立藝專與云南美術(shù)、云南雨林題材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云南表現(xiàn)性油畫等專題,試圖展現(xiàn)出中央美術(shù)學院的美術(shù)教育在云南的文脈傳承。對于央美的校史來說,這一部分的梳理還只是初步的,卻是非常有意義的。

李霖燦 玉龍雪山寫生 27.5x21.5cm 1939年
在此次展覽中,除了王晉元、姚鐘華等前輩和一些平輩友人的作品,也有一批新世紀以來在央美學習的校友的作品。我欣喜地看到,“盡精微,致廣大”的央美校訓也在高原的云南沃土得到了傳承和發(fā)揚。我祝愿和相信央美的云南校友們在各自的藝術(shù)道路上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2018年12月20日

李晨嵐 南國小景 69x138cm 約1950年代
前言二
姚鐘華
百年中央美院,已成蒼天大樹,根深葉茂,巍然屹立。她歷經(jīng)風雨,慘遭浩劫。見證了百年中華的歷史;也見證、參與造就了百年來的中國美術(shù)。她培育了無數(shù)有志于藝術(shù)的莘莘學子,如花朵,如果實,如種子,撒向了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又生發(fā)出新芽,茁壯成長,蔚然成林。她甚至成為中國美術(shù)的航標,成為青年一代藝術(shù)家的出發(fā)點和通途。

黃繼齡 矯若游龍 紙本設色
云南地處邊陲,但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即有青年前往求學。抗戰(zhàn)烽火中,北平國立藝專與杭州國立藝專合并后成立新的國立藝專,遷至晉寧安江村辦學。1949年后,有更多學子得以到央美深造;也有不少央美畢業(yè)生分配到云南工作。是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央美從浩劫的廢墟中蘇醒,并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有更多的云南人有機會到這所美術(shù)的最高學府中求學、進修、訪問、交流。還有許多人雖然沒有進央美讀書,但他們的老師卻是央美大師的嫡傳弟子。使這些學生身上保存著央美的學脈與基因。這也成為他們進一步發(fā)展藝術(shù)個性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一個原點。這一切都對云南美術(shù)事業(yè)的發(fā)展舉足輕重。
值此央美百年華誕之際。我們舉辦這個展覽以示慶賀!同時也是對云南美術(shù)學理與文脈上的一次梳理。
2018年12月21日

戴廣文 畫僧·擔當 高60cm 1984年

姚鐘華 《趕牛的彝族老漢》布面油畫 100×80cm 2014年
“松柏之茂——中央美術(shù)學院誕辰百年暨國立藝專到達昆明八十周年云南校友紀念展”
總策劃:范迪安、姚鐘華
策展人:趙星垣、高翔
學術(shù)顧問:范迪安、孫偉
顧問:范迪安、王曉琳、孫偉、羅江、郭浩
開幕時間:2019年1月4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19年1月4日至3月10日(主展廳)
2019年1月4日至1月26日(側(cè)展廳)
展覽地點:昆明市袁曉岑藝術(shù)園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qū)紅塔西路26號

姚鐘華 《趕牛的彝族老漢》布面油畫 100×80cm 2014年
“松柏之茂——中央美術(shù)學院誕辰百年暨國立藝專到達昆明八十周年云南校友紀念展”
總策劃:范迪安、姚鐘華
策展人:趙星垣、高翔
學術(shù)顧問:范迪安、孫偉
顧問:范迪安、王曉琳、孫偉、羅江、郭浩
開幕時間:2019年1月4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19年1月4日至3月10日(主展廳)
2019年1月4日至1月26日(側(cè)展廳)
展覽地點:昆明市袁曉岑藝術(shù)園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qū)紅塔西路26號

郝平 “推門”系列之一文淵 套色木刻版畫 65x48cm 2002年

手扶畫框的中年男人80x65com 布面油畫 1993
央美云南校友參展名錄
早期(1918-1938年):李實清(文獻)
國立藝專時期(1938-1945年):李霖燦(手稿)、李晨嵐、劉傅輝、黃繼齡、嚴協(xié)中、蔣敏學
十七年時期(1949-1966年):姚鐘華、孫景波、蔣鐵峰、王晉元、戴廣文
文革后的新時期(1976-2000年):
油畫:尚丁、高鐘炎、唐志岡、徐建新、黃德基、武俊、陳群杰、馬恩博、吳品翰、曹悅、亞麗、邱劍
版畫:郝平、張鳴、李季、朱銳
中國畫:郎森、劉涌、孫和林新世紀的花家地時代(2001至今):
油畫:高翔、王凱琪、戴艷、謝振華、陳志敏、于克敏、吳玉琪、張志明、郭仁海、周情忠、劉剛、楊智欽、傅保中、張衛(wèi)國、李平安、王玄
水性材料:蘭嵐、強勇
國畫與書法:王愛英、趙芳、滿江紅、何阿平、滕佩宏、陳亦剛、吳婉希、李詩伯
版畫:王煜、游宇、傅東云、張雁梅、陳凱、田麗、楊平貴、黎炬、蘭艷
攝影:何瀅贇
裝置:李俊華、張海鷗
設計:王藝、朱子甲、盧偉平
再傳弟子:劉曉、張志禹、馬云(微博)、楊一江

亞麗 竹林傣寺 80x60cm 2016年

滿江紅 根盤百曲石間生 180x97cm 2013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