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滋味’、‘品味’和‘趣味’都用 taste 表達。格林伯格說審美體驗是直覺,和五感一樣直接。而且現在大家比格林伯格那個時代,都更勇于承認自己喜歡 ins 風多于博物館。
社交網絡上特別多 #Food Porn#,只要拍得好看,讓人饑餓,總不會錯。藝術史上的 food porn 雖然非主流,但也不少,因此我打算只寫我最愛和最餓的‘肉食’。
500年前的腦洞 Arcimboldo

Giuseppe Arcimboldo,Water, 1566,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第一個出場這位作品并不開胃,但也不想錯過。由食物組成的肖像是否僅僅比數字組成的頭像更好玩一點而已?也許是因為創造了一時的驚奇,成為被記住的歷史已經足夠。
巴黎盧浮宮和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都有他的作品,我才發現兩家都都沒有收集成功,《四季》和《四元素》被拆散了。看他的畫治療強迫癥挺好的用,但有密恐的要小心。Arcimboldo|超現實!他竟然同時是Dalí和Arashi的菜
Dutch Still Life Painting
![]Osias Beert,Dishes with Oysters, Fruit, and Wine,1615](http://oss.img.zhuokearts.com/images/20181226/80e0aa5f531609394a771dc081dece45.jpg)
]Osias Beert,Dishes with Oysters, Fruit, and Wine,1615
荷蘭繪畫黃金時代大概是食物靜物畫最好的年代了。還細分成早餐畫(ontbijtje),廚房畫(keukenstuk),更炫富的宴會畫(banketjes),還有讓你在博物館中不敢細看又無法不看到的獵物畫 (jaagstuk)——畫中那些巨大的死天鵝太驚人了。
這些靜物畫當時大量出現,是因為荷蘭是大航海時代商業最發達的地方。這些逼真甚至過于逼真的海鮮和其他來自異國的珍奇食物,除了炫富以外,也反映當時人對生命無常的思考,畢竟只有在畫中,食物才永不腐爛。

Still Life with Cheeses, Almonds and Pretzels,Clara Peeters,1615
The Lunch of Oysters

Jean-Fran?ois de Troy,The Lunch of Oysters ,1735
作為生蠔愛好者這幅也是不可錯過的。生蠔的妙用那時和現在都一樣,墻上的維納斯和丘比特表示‘沒眼看’。注意那個停留在空中的香檳蓋,大家是否希望時間靜止?
和上面的荷蘭靜物畫一樣,在生死面前,富人和窮人表現的‘怕死’是不一樣的,富人喜歡用過于美好的人和事,希望這美好的青春永駐。但他們除了更抓緊時間去放縱和忘掉這一切之外,似乎也不能做什么。
下面是沒出現肉類卻能感受到肉香的作品:
Hopper 破紀錄的‘李鴻章雜碎’

Edward Hopper,Chop Suey,1929
霍普這幅也許沒現在上博展出的‘Nighthawks’那么出名,題目只是不看美劇我都不知道的美式中菜——李鴻章雜碎。然而畫中沒有出現這道菜,雜碎只是中餐廳的名字。依舊是 Hopper 擅長刻畫的寂寞都市場景——冷漠的人們和巨大的窗戶。Hopper|13個‘一個人的真實故事’——即使被愛,孤獨仍不可避免
然而這一切在11月14日之后似乎不再重要。當天這幅作品在紐約佳士得拍出了畫家本人記錄9200萬美金,更是目前世界最貴拍賣藝術品第14位。我或許應該用它來做標題,可是我沒有。總覺得 Hopper 越來越不是我喜歡的那個 Hopper,也許是因為我還沒機會親眼看‘Nighthhawks’吧。
Warhol 的湯罐頭

Andy Warhol Campbell’s Soup I full suite was printed in 1968
沃霍爾的罐頭湯也被強行加很多解讀。人們喜歡這些湯罐頭,到底是因為廣告成功?是溫馨的回憶?波普藝術到底是諷刺商業,還是擁抱商業?沃霍爾的藝術因為復制和有趣讓更多人喜歡上,然而價格卻比傳統藝術更高不可攀。
似乎可以很簡單的波普藝術,如果用藝術形式去分析,其實也可以一點都不簡單。而 Warhol 對藝術史的影響,卻不及他作為一個預言家般重要。Warhol|要有多膚淺,才能讓你愛上我Rockwell 你喜歡嗎?

Norman Rockwell,Freedom from want,The Four Freedoms;1943
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1894年2月3日-1978年11月8日)是美國在20世紀早期的重要畫家及插畫家,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美國文化。他一生中的繪畫作品大都經由《星期六晚郵報》刊出,真正的家喻戶曉。 上面這幅《免于匱乏的自由》是《四大自由》組畫之一,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富蘭克林·羅斯福1941年發表了著名的《四大自由》演說后,《星期六晚郵報》配合后續的社評文章配套刊登了這些插畫。
沃霍爾是一個時代,洛克威爾何嘗不是,然而他被格林伯格當作庸俗藝術的梗,在書里被多次提及。但格林伯格也承認,即使從形式分析上,無法強行說洛克威爾就是不夠塞尚好。從趣味上你可選擇更喜歡洛克威爾。
達利的《加拉晚宴》

1973年,達利出版了精彩絕倫、莫名其妙、令人食指大動的烹飪書《加拉的晚宴》(Les D?ners de Gala)——書名中的加拉(Gala)既指他妻子的名字,同時也表示他所介紹的菜式奢侈至極。

在12個章節、136種食譜中,所有頭盤都叫“侏儒的終極不安”(the supreme lilliputien malaises),肉類叫“被雞奸的頭盤-主菜”(the sodomized starter-main dishes)。除了肉,我更注意到,他喜歡用畫做 garnish,而且還不止是自己的畫作。變態。jpg背后的乖巧男孩達利
Olafur Eliasson 近年也出烹飪書,但他出的是素食。
從腦洞回到腦洞

田中達也是ins網紅,以自己特殊的視角切入拍攝的微型攝影作品‘MINIATURE CALENDAR’,在世界各地有照片和布景的巡展,剛剛還去過上海。網上看比現場更有趣,照片也比布景更出彩。標題的‘日式冷笑話’是我覺得更妙的部分。也許這不算藝術,但已經上了日本NHK晨間劇 OP MV 的他,會成為趣味史的一部分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