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
中國美術家協會
承辦單位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
蘇州市文廣新局
協辦單位
蘇州國畫院
蘇州美術館
蘇州市美術家協會
開幕時間
2018年12月27日上午10點
展期
2018年12月15日 - 2019年1月1日
展館
蘇州美術館1-7展廳
文心營造
寫在“寫意·蘇州”中國畫雙年展(山水篇)開幕之際
劉佳
早在先秦時期,以蘇州為中心的吳地以其物產豐饒,山水秀麗著稱于世。三國兩晉伴隨著戰爭與北方士族南遷教化,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和文化,結合吳地物產,逐漸發展形成中國的經濟文化重鎮。直至宋元明清,這種吸引士族文人的趨勢越發明顯,蘇州逐漸成為決定全國經濟文化的主導因素,同時也成為江南文人和退休官員的聚集中心,由此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彪炳世界的經濟規模不斷反哺著吳地蘇城。

徐里 天清遠峰出 136cm×68cm

丁杰 家在白云里 136cm×68cm
“明四家”的出現絕非偶然,是吳門諸多滋養的匯聚,更是文脈集大成的表現。清王鑒《染香庵跋畫》曰“成弘間,吳中翰墨甲天下,推名家者惟文沈仇唐諸公,為掩前絕后。”其對明四家的贊譽基本推為明代繪畫的宗主地位,無可復加。雖然明代王世貞直接稱呼他們為“吳門四家”,但整個吳門畫派綿延二百多年,名家輩出,形成一股強大的畫壇、文壇和鑒藏的洪流。明四家的傳承和影響是深入骨髓的存在,是蘇州文化的精神核心,更是吳門藝術的不朽導引。

李偉 雙泉圖 136cmx68cm

杜松儒 山水清音 68cmx136cm
明四家的繼承明顯來自于元四家的山水基底。沈周、文征明遠追五代董巨南派,近摹王蒙、黃公望,唐寅、仇英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南宋院體的傳承,更得自于浙派揮灑氣韻,兼收并用。如果吳門僅僅是前代繪畫的傳承,它根本無法最終達到明代繪畫的巔峰。吳門繪畫的真正源動力來自于“文人情懷”的特殊關照,是決定它最后可以達到的深度和廣度的決定因素。正是“文人情懷”的內蘊決定了吳門區別于元代繪畫的極限,也正是“文人情懷”的原力可以讓吳門不拘泥于南宋院體繪畫精妙絕倫的技法壁壘,自成池壁。

李翔 一天秋色 136cm×68cm

周京新 網師園寫生 89cm×59cm
自古中國文人崇尚的道就是“學而優則仕,仕不達則隱”,明代吳門無疑是由這樣的一種情結所締造的文人社會。文人情結總是積淀著一種難以排擠的困頓憂憤,自身高潔的品格和優雅的趣味又無法隨時俗同流,藝術便自然承載了這種情緒的表達方式,也是這種藝術方式區別于“工致”院體繪畫的根本自信。無論是“解衣盤礴”的釋然,亦或是“坦腹仰臥”的豁達,文人在儒釋道中不斷轉換角色。“進而為官”以儒家平天下,“退而為民”以老莊游于藝。無論是沈周的家學淵源,早早選擇不仕,或者仇十洲的工匠出身求學于沈、文填補繪畫短板;無論是唐寅的坎坷經歷,還是文征明的知難而退,都在不斷演繹著“文人情結”在吳門藝術中的濃濃基調。此時文人自然尋找到一方自由天地,山水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一個渴望以林泉高致為伴的時代,拋棄俗世無盡煩擾,得意時游于山水間豪情萬丈,失意時退隱江湖造園雅集,山水是文人的寄托,是傾訴對象,是載體遐想,更是他們無盡的魂夢縈繞。在這樣的情結下,明代吳門把文人繪畫推向了極致,推向那個時代的共振巔峰,引來無數瘋狂的追慕和珍藏,成就了山水關懷下的明代文人殿堂。

李寶林 圣山玉立圖 136cm×68cm

苗重安 月下怡園靜悠悠 136cm×68cm
如果把明代吳門四家比喻成形而上的哲學締造者,那么由此產生的形而下的哲學實踐者無疑就是獨樹一幟的蘇州園林的營造,這和吳門畫派山水根本上是一體的,是一種文人情懷與繪畫的外延。“營造”,經營位置,造景于市。無法時時相伴林泉,那就時時臥游于山水繪畫,更進一步索性于家中營造出一方山水,時時雅集暢游,這就是明代文人的終極追求。在這種營造運動中,明四家直接參與其中,構思布置,造景造水,就如同他們馳騁筆墨于絹素一樣,一切繪畫法度講究也全部應用于園林法度。由此而衍生的吳門營造門類可謂驚世駭俗,吳門明代家具,玉雕,磚雕,木雕,刺繡等等,無一不是代表了“匠心營造”的最高境界,代表了吳地文化血脈的傳承,但其根源與發祥依然是吳門畫派的文心所致,脫離開此,則空留技術精工,不復風流。

王振中 苗寨松杉間 136cm×68cm

孫君良 詠松 136cm×68cm
現代吳門,雖然經歷了歷史的洗禮,悠悠歲月滌蕩了無數繁華,唯獨吳門四家的林泉雅致和都市園林的山水夢想依然傳承,似基因血液一樣遺傳進了吳地文明,依然不斷吸引著國人來吳地游園,移步換景,臨池慕魚。而對于形而上的吳門畫派,似乎歷史在重新演繹再一次的繁華,相同的經濟文化地位,相同的歷史發展機遇,而吳人風尚猶存,吳地風骨猶留,是否能夠再次孕育新吳門的繁華和風流呢?

劉懋善 水鄉夏日 136cm×68cm

馬伯樂 具區棌勝 136cm×68cm
追思古人文心情愫,手摹明式匠心營造,從“文心營造”境界中不斷參悟當代表達,借當代吳地的再興之勢,復吳門畫壇的中興之業,探尋到契合這個時代的新吳門精神內核與營造之法、審美之度,這是我們這代吳門的寄望。

楊明義 周莊之秋 136cm×68cm

王金石 茶山煙雨 136cm×68cm
蘇州國畫院,作為吳門繪畫傳承之地,發揮之所,對于新吳門繪畫的發展擔負著整個吳地的希望。近年來在蘇州文化的大發展趨勢下,蘇州國畫院不斷努力探索,加大對內對外的打造磨練,步伐穩健,成果不斷。作為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蘇州國畫院協辦的系列活動展覽的重要內容, “寫意·蘇州”( 山水篇)中國畫雙年展迎來了第二屆的開幕。本次雙年展涌現了大量以蘇州園林、小橋流水、太湖風光題材為創作內容的作品。作品以當代思考為主旨,以創新為動力,特別在“文心營造”的定位上探索當代吳門中國畫的發展思路和發展途徑。展覽以創作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群眾,進一步繁榮蘇州中國畫創作高度和理論研究深度。“寫意·蘇州”中國畫雙年展將為更好地宣傳蘇州文化,打造蘇州文化的美術展覽品牌,從而加強了和全國其他繪畫流派的交流,進一步打造高水平,深學術,大影響的“新吳門畫派”力量陣營。

范揚 高山流水 136cm×68cm

鄒明 姑蘇河畔老屋 136cm×68cm

白云鄉 大道自然 136cm×68cm

陳風新 江南春雨圖 136cm×68cm

韓敬偉 林泉清幽圖 136cm×68cm

林容生 天晴了,園子草色如昔 136cm×68cm

羅江 修繕中的云南美術館 136cm×68cm

陳 輝 皖南冬境 136cm×68cm

許俊 水鄉存古韻 136cm×68cm

何加林 煙水可居圖 136cm×68cm

諶宏微 無題 136cm×68cm

劉罡 姑蘇春暖 136cm×68cm

劉云 黃山云海 136cmx68cm

孫劍 雨深隴山凈 136cm×68cm

陳危冰 小舟撐出柳陰來 136cm×68cm

張彥 古田 136cm×68cm

梁明 泉石諳天竺 136cm×68cm

崔東旭 清淺新安水 136cm×68cm

張捷 松風閣 136cmx68cm

馬碩山 蘇州留園 136cm×68cm

張龍新 唐寅故里 136cm×68cm

岳黔山 山谷幽居 136cm×68cm

李文絢 游園圖 136cm×68cm

方土 江風引雨入舟涼 136cm×68cm

王界山 亦夢亦幻 136cm×68cm

祁海峰 獅子林印象 136cm×68cm

方向軍 蘇州園林寫生 136cm×68cm

唐輝 德厚流光雁蕩山 136cm×68cm

桂行創 樹山尋幽 136cm×68cm

楊東平 虎峪壁云沖霄漢 136cm×68cm

鞠崧楠 靈隱古寺 136cm×68cm

李冬 逐浪戲銀珠 136cm×68cm

李明 碧峰煙嵐圖 136cm×68cm

賈榮志 雁蕩經行云漠漠 136cm×68cm

楊連升 遠聲之一零八 136cm×68cm

趙建軍 韶山毛澤東故居 136cm×68cm

高薦 大陽山下 136cm×68cm

石綱 遠岫云歸 136cm×68cm

方向 江南夏日長 136cm×68cm

杜森 無題 136cm×68cm

楊惠東 韶山晨日曦 136cm×68cm

買鴻鈞 臥看云煙二百年 136cm×68cm

孫寬 想你的夜 136cm×68cm

肖凡 山水一色 136cm×68cm

李崗 寒潭 136cm×68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