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泊遠(岳敏)
號丘山,字泊遠,疾遠
2001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敦煌藝術學院
民盟盟員
常州市正衡中學美術教師
常州畫院特聘創作員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常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常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

岳君
岳君是西北人,大山大川廣袤無垠,厚實的黃土地滋養了他,又在江南水鄉多年的生活,綠水秀山溫婉淡雅,使這西北漢子的國畫既大氣又有俊秀之美、很受大家的歡迎好評。在中青年畫家中是突出的一位。
他為人忠厚,且勤勉好學,多年來不斷研習千年傳統的技法,筆墨不斷長進,千萬里路在真山真水中體驗寫生。使畫面有生活氣息和時代風韻。
我亦與岳君有硯邊交流,一切景語背后皆有情語,山水風骨流傳千年,都有靈性,在筆墨的表現上,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畫中,追求靈動之美。
他堅持不斷努力,多年來只做一件事,在筆墨表現上下工夫,尋求屬于自己的獨特藝術語音和符號,他樂在追尋中。
——周世明

蘭亭集序 40cm×400cm 2015

醉翁亭記 40cm×400cm 2015
心有所往 勤畫勤思——品岳敏書畫有感
岳敏與我同歲,但小我幾月,不幸成為我的弟。
岳敏身形魁梧,憨厚誠懇,一幅西北好漢模樣,他對于藝術的勤奮早已是其周圍領導、同事、朋友皆知的事實,平日里總是埋頭于詩文、繪畫、印章、書法等諸多雅事間,令人驚訝。在當今社會中,竟能保持如此心境者已著實不多矣!這或許便是岳敏的過人之處——專業技能出眾,繪畫、書法皆能信手拈來,又各有味道,實在難得。
觀摩岳敏作品,隱約感知到他從藝經歷的過程,甘肅天水人的北方山水的蒼茫渾厚至溫潤遒勁的蛻變,過渡的沒有過多的做作,自然而然達到今天的狀態。這或許就是岳敏“心有所往、勤畫勤思”的聰明吧!
“勤”者并不是常人能及的,需具備超強的能力,這種能力便是對藝術的熱愛與悟性,當然還需要過人的吃苦精神,因為我們同修中國畫,在專業上有很多的交流,竟成為同行中密切交往的同伙。作為美術教師的他,練得書畫的好本事,技巧嫻熟,從心所欲,值得我認真學習與研究。
岳敏的每一件作品給我的直觀感受便是投入:他投入的是全情,而不只是全部體力;投入的是專注,而不是淺嘗輒止;投入的是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而不是簡單組合當下的時尚。從中可使人感覺到其書畫作品撲人眉宇的文人氣息,以及那情在筆中行、意在畫中走的直白心跡,筆墨散澹,破解形象,極具水墨禪境,或許這便是其書畫藝術感人之所在。而不像當下許多“時尚名家”在追逐名利之時忘卻了藝術之本,終日充當印制鈔票的熟練工。雖這令人吃醋,但絕不是藝術家所追求的方向。
岳敏所畫人物,多以素描造型,水墨略施色彩,反映較為扎實的基本功,我個人比較喜歡他的山水,厚重充實,對宋元山水頗下了一番功夫,他的用筆極快也能夠看到其用力所在,與他同行寫生,常見其在造景與經營畫面上漸趨主動。他對書畫癡迷的快感并不是獲得了什么大獎,而是在享受體驗揮筆潑墨的整個過程。
就岳敏這些年在畫上的勤奮足可稱道,人到中年如我等,在養家、社會交往之外,尚可追逐初心,也算是一種幸福的生活選擇。我們時常對坐閑聊,除了飛機原理、核反應堆及股票信息等,藝術、文化、教學、人生都是我們的選題,吞云吐霧的東拉拉、西扯扯、海聊一番,倒也快活。
衷心期盼岳敏能夠長久的保持這份“勤”境,古人云:業精于勤。只有堅定自己的信念,心有所往,追求從優秀到卓越,也對得起這片若如初見的情懷。
——車言寧(作者系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教研員)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46cm×69cm 2018

夕照古街 52cm×69cm 2018

松林觀海 46cm×69cm 2016

聽松 46cm×69cm 2016

山島竦峙 46cm×69cm 2016

摩崖嶺之夏 69cm×46cm 2016
生命律動 真誠靜觀——岳敏繪畫藝術解讀
岳敏是我大學時的同班同學,出身于甘肅天水,求學于西北師范大學,性溫智敏,懷仁誠敬,耽于文化而通達事理。在西師讀書期間,岳敏飽受先生們的教誨和熏陶,心儀手追,苦研深鉆,如一匹在草原上啃青的牧馬,迎著藝術之暉,美學之風,思想之音。一心一意地品嚼著中國傳統藝術內在的汁液。得筆墨形相、墨華文思。浸淫日久,日現款曲,畢業時以專業綜合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同屆中的翹楚。
畢業后,雖輾轉深圳、常州等地,但恪心積踐,悉心以跡,似乎從不向任何頹廢的、張狂的或霸氣的創作傾向妥協,也從不向媚俗的、撒妒的或甜膩的藝術風向彎腰,他一如既往地抵制著瑣碎的日常經驗和感官快感,剔除了作品中的華麗和生命中的無聊元素。可以說他的作品,并沒有蜷縮在“國畫家”這個人云亦云的標簽下自生自滅,也沒有纏綿于傳統筆墨的抒情語匯中不能自拔,他的作品都有著他不同尋常的哲性與詩性互通互動的關照。他的審美理想直面現實人生和生存境況,以高于自然、高于真實的美學標格,把他所由衷的記憶和夢縈魂牽的生命內涵、生存境遇、自然精髓毫無例外地孕育成自己的藝術輪回。
岳敏的繪畫藝術雖然從表面看起來與當代無關,但從深層次里考察,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生動的現代性。一方面岳敏并沒有試圖以批判和激進的態度去批判現代性的后果,以實驗的方式為現代的造物提供批判的圖像。另一方面也沒有退入到文人的鄉愁之中,為逝去的美好年代招魂,躲避現代化帶來的喧囂。而是選擇了一條真誠靜觀的道路,這便是對現代生存的沉思和再審美。在現代化進程中,我們看到的都是人為痕跡的仿像,一種在心靈深處,人對自然渴望的心理投射。
岳敏的繪畫題材廣泛,尤以人物和山水為佳,人物多以素描造型,水墨略施色彩,從人物或蒼茫、或平靜、或睿智的眼神中品讀人物的精神世界并努力呈現。山水畫多作對景寫生,講究筆墨意趣但不落前人套式,得獲真實感而能遠離西式寫生法的窠臼。筆法單純率真,墨色枯淡而潤,將大自然的博大與自己神接寂寥的心境揉在一起,為他的山水畫注入了一種孤高不群的氣度,形成了他特有的空靈淡雅,返虛若渾的風格特征,并在對傳統山水畫程式化符號的一系列篡改改中有了統攝全局的靈魂 如同佛教里的禪宗,給觀者一種頓悟。一種享受,現代都市生活帶來的喧囂與沉重早已被稀釋殆盡。
岳敏是一個勤奮的畫家,教學之余,大部分時間都在潛心作畫完善自我,在當前大自然人為破壞嚴重的情況下,以筆墨語言為表達方式,修復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使人類逝去山川蒙養的心靈,重新回歸,重建對大自然的認知方式,對整個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生活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這條路任重道遠,愿岳敏在寫生、創作的實踐道路上,不斷走下去。
——王三甲(央美碩士、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

人物寫生 180cm×70cm 2018

人物寫生 180cm×70cm 2018

漁舟唱晚 40cm×60cm 2016

辰豐碼頭 46cm×69cm 2016

海草房 69cm×46cm 2016

洗硯池聽雨 100cm×50cm 2016
我眼中的岳敏
丘山兄的山水與他的人十分相似,不管丈二還是小品;淺絳還是水墨,都透著一股子西北味,又帶著幾分江南的靈氣。這與他從小在天水習畫多年,輾轉廣東,最后來到江南定居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在中國的地圖上畫了個大大的圈,使得山水畫的氣息磅礴而又濕潤,正如他肥碩而又妖嬈的身影。
每年暑期中小學美術教師寫生培訓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亦師亦友,粉絲成群,屬于吸粉一族。寫生時胸中有丘壑,只見他下筆如疾,眼前之景躍然紙上,往往其他老師還在選景理紙時,他已畫了一大半,這與他平時筆耕不綴的積累是分不開的。然后進入第二個階段,大膽落筆后的小心收拾,寫心中之景。最后落款,畫與文相印,直抒胸臆,堪稱是我們寫生組中的畫癡。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丘山兄的山水臨摹直追宋元,寫生師法自然,創作相由心生,窮其一生游于藝。
——馬郁茜

休憩 46cm×69cm 2016

海港晨曦 40cm×60cm 2016

蒼坡古柏 69cm×46cm 2017

古村幽幽 46cm×69cm 2017

古鎮清幽 46cm×69cm 2017

蒼坡溪門 46cm×69cm 2017
不忘初心
我和岳老師是林盛陽老師《十年》油畫展上認識的,通過林老師介紹,岳敏是一位國畫老師,同時我們都是甘肅人,加之我也喜歡畫畫,一來二往彼此成為書畫交流的好朋友。
繪畫是岳老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經遠遠超越了他的專業,更像是親密無間的友人。我和岳老師都在具有絲綢之路之稱的甘肅長大,有著對家鄉最質樸深厚的感情,同時我們的內心深處都對繪畫藝術有著神圣地熱愛和敬意。更巧的是,我與他竟是同年同月,前后差一天出生,這是多么令人珍惜的緣分。
岳老師的作品不僅有西北漢子的豪情,也有鄰家女孩的柔美。我的畫廊“藝郡”有幸展出其多副原創,我們在這里交談書畫心得,以茶會友,品悟人生,揮灑墨水與熱血,好不快活。
作品如其人,認識岳老師的人都知道,他性格爽快而隨和,極容易相處。在繪畫藝術上,他勤奮刻苦,從不怠慢,十年如一日。今年九月,岳老師的母親突患疾病,需做手術,他白天照顧母親,晚上在畫廊埋頭創作,直到凌晨兩三點,趴在桌上休息片刻后,再去醫院看望母親……每每夜深人靜,畫室里只有他獨自創作的身影。作畫時的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世俗的一切嘈雜紛擾都與他無關,這是一種境界。欣賞著老師的作品,我無比的清楚,這些畫作背后有著怎樣的堅持和付出。
人最幸運的,就是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岳老師數年來,不忘初心,從一而終,潛心研究國畫精髓。正是對繪畫藝術的激情熱愛 ,才讓他在藝術之路上走得越來越遠。“藝郡”愿能夠與這樣的藝術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變老。
——王輝

石濤畫論節選 50cm×228cm 2016

敬錄前賢詩數首 181cm×54cm 2018

山靜鳶飛聯 230cm×53cm 2016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