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云
揚州人。江蘇省國畫院常務副院長、書記、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擅長山水畫,其作品多次參加省級以上展覽,被編入畫冊。多幅作品在省級以上報紙雜志發表,并在國內外數次舉辦畫展。為中央及有關部門創作山水畫作品并布置在重要場所。作品被美術館及藏家收藏 。出版有《劉云山水畫精選》、《江蘇省國畫院精品畫庫山水卷·劉云作品集》。

萬山紅遍 72×76 2014
近水樓臺竟得月——劉云和他的山水畫
文/周京新
我與劉云早就相識,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沒想到幾年前機緣巧合我們又成了同事。
年輕的時候,劉云是學戲劇的,功底扎實,頗有天賦,后來還曾與著名演員張光北搭戲出演過一部電影《嘩變》。應該說,他在南藝附中學習期間就與書畫藝術結下不解之緣,到省畫院工作以后,更是天時地利人和,在這里他結識了許多書畫方面的良師益友,工作之余耳濡目染,繪畫興趣日增,加上自己的踏實聰慧,刻苦勤奮,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的山水畫已經達到了令許多專業畫家驚訝的水平。

云山圖 64.5×32 2014
我覺得,劉云在山水畫創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還得益于他年輕時在戲劇舞臺藝術表演方面的學習經歷與長期積累,他在山水畫創作里所表現出的敏感而真誠的藝術品味,使得他的山水畫作品里具有了一種戲劇舞臺亮相一般端端正正、敞敞亮亮的藝術氣韻。對于繪畫藝術而言,戲劇藝術這一特殊的修養使得他能夠在長期不懈的學習、創作、生活、思考等過程中煥發出一種“近水樓臺竟得月”的爆發力和執著心。在實際生活中,“近水樓臺”未必都能夠“先得月”,沒有積極主動的進取求索,再怎么得天獨厚的“近水樓臺”也未必就能夠“先得月”,之所以能夠“先得月”,一定是因為“近水樓臺”不沉醉于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而是兢兢以索,孜孜以求,不懈努力,進而才能獲取不負近水好風景,竟取明月映樓臺天賜機緣。

秋山無盡 64.5×32 2014
劉云的山水畫創作深受“新金陵畫派”風格影響,他尤其喜愛傅抱石先生瀟散灑脫、氣逸清沉的山水畫藝術格調,并在自己的山水畫創作中努力追求線筆揮寫、沉厚清逸的藝術氣息。他2012年創作的《一望大江開》松岸蔥郁,江濤浚涌,水天渾然,點景四老于綠崖聚首,談興正濃……讀到此間,我似乎能聽見滔滔江水擊石拍岸的聲響,聚首綠崖四老的談笑聲全然淹沒其中了。2011年創作的《春夏秋冬》四條屏是劉云的代表作,但見:春柳垂綠,錯落斜直,扁舟載紅,一派幽情;夏山云斷,青松郁郁,高遠層疊,峰頭接天;秋嵐鳴泉,飛流三千,瀑高齊谷,破鋒淋漓;冬林蕭瑟,殘葉依依,踏雪尋梅,銀峰破云。劉云的山水畫作品總是透露著一股意趣凝練、筆墨清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氣息,那種不加刻意修飾、樸樸實實地表現山川詩意化景象的純真勁頭兒,確是十分難得、十分可貴的。

風起云涌 64.5×32 2014
在畫院工作這么多年里,劉云一直肩負較為繁重的黨務行政事務,但無論工作繁忙與否,他一定會利用業余閑暇時間,尤其是晚上或節假日,展紙揮毫進行山水畫創作,有時興致好了,甚至會徹夜揮毫,廢寢忘食。正是因為具備這樣的天資與勤奮,加上對繪畫藝術這行執著的熱愛,劉云才能夠在他的山水畫創作的路上保持著昂揚的激情和旺盛的著力。我期待也相信劉云能繼續給我們帶來驚喜,祝愿他的山水畫創作之路越走越扎實,越走越寬廣。
本文作者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相約西藏 系列之一

深山人家 64.5×32 2014

云山聳翠 64.5×32 2014

黃山云峰圖 170×90cm 2013年

深山云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