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泊遠(岳敏)
號丘山,字泊遠,疾遠
2001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敦煌藝術學院
民盟盟員
常州市正衡中學美術教師
常州畫院特聘創作員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常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常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

守正創新 魚漁兼授——觀岳敏山水畫一得
教師即課程,是現當代教育的一個“公理”,內涵非常豐富,最根本的有兩點:學科教師的專業素養是該學科課程實施的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與教學觀是該學科教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以此觀之,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及其教育教學觀念是美術教育實踐和發展的兩大支柱,與之相應的兩個理念是,“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和“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岳敏無疑在這兩個方面做得都非常出色。
為了向學生傳授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山水畫藝術,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原則,利用教學工作之余的時間,深入第一自然寫生,感受天地大美,積累創作素材,然后根據自己對山水畫形式和內涵之美的理解,創造“第二自然”。在創作技法和風格上,他以 “書畫同源”為圭臬,不拘泥于某宗某派,也不偏執于精細或粗放,而是將各家各派的筆墨熔為一爐,根據物象的特點靈活運用。他的作品中,有雄強厚重、天高地闊的北國風光,有秀潤靈動、煙嵐氤氳的南方景色,也有精巧雅致、曲徑通幽的園林小景。有的濃墨重彩,有的水墨渲淡;有的中鋒皴寫,有的側筆輕擦;也有的將各種技法綜合運用于一幅之中。這種沒有明顯風格傾向的藝術樣貌,是他功底厚實、畫路寬闊的表征,也是他厚積薄發、大膽創新的結果,更是他價值取向的體現——堅守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遵循美術創作的準則和教育的規律,為學生提供豐富而純正的藝術養分和學習路徑。簡而言之,就是“守正創新,魚漁兼授”。
這正是當前基礎美術教育最需要的!
——崔衛(作者系《中國美術教育》副主編)

清夜無塵 月色如銀 180cm×118cm 2018

明月松間照 180cm×97cm 2018

吳鎮詩意圖 150cm×55cm 2017

勝日尋芳泗水濱 50cm×40cm 2018

樹樹皆秋色 50cm×40cm 2018

清溪村落小桃源 50cm×40cm 2018

秋風碧樹松林深 50cm×40cm 2018
心象的自然
近期應岳敏邀約為他舉辦個人畫展、出畫冊寫段寄語。我在美協工作時對他也較熟悉,況且是同道,那就談談隨感吧。
“心象的自然”是來源藝術家經自然消融后走入心里的自然,再到畫面上。中國畫的審美起點很高,先輩們在人與自然和平相處中,找到、看到了大自然的靈性,這個靈性就是抽象后的詩意,心中的意向山水。寫意、寫實也是隨時代發展有所變化,這和科學生活、文化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現在東西方文化的互補交融,西方看到了我們的藝術性,而我們也學習西方的科學性。
怎樣能讓自己的作品有時代印跡和審美?怎樣探究大自然的造化天成、有個性語言?怎樣在大氣、壯觀的山水畫中體現詩意般的夢境?怎樣讓南北在藝術上的特點互補和融入南方生活后在創作上的體現?岳敏給自己不斷地提出課題。
他勤奮修煉、靜觀細察、凝神一志、物我兩忘,向經典學習,向優秀看齊。我們從展覽作品中看到他已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祝賀他!
最近看到一本書上有一句話:真正的藝術家是在無念、無欲、無是、無非的直覺修煉中走向創新、走向未知……。我想岳敏會和我一樣有同感吧。
——丁德源(作者系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暗香浮動 50cm×227cm 2018

竹生空野外 50cm×227cm 2017

高竹臨水 173cm×31cm 2018

密竹娟娟數十莖 173cm×31cm 2018

寒竹依澗 173cm×31cm 2018

梢云聳百尋 173cm×31cm 2018

竹臨池似玉 173cm×31cm 2018

萬物中瀟灑 173cm×31cm 2018
對待藝術,他有種宗教的虔誠——記青年書畫家岳敏
認識岳敏,應當是在歷年的寫生活動中。2008年以來,在常州市教科院美術教研員、青年畫家車言寧老師的組織和發動下,每年暑期都開展全市中小學老師的戶外寫生培訓。在每次的寫生培訓交流過程中,我慢慢地開始注意到岳敏老師的國畫作品。他的作品筆墨雄健有力,意蘊悠長;根植于傳統,而又屢出新意。他的作品也往往成為寫生同道者膜拜的對象,于是便有了多次的學習和討教。寫生的休息間隙,我也經常和一些老師結伴去欣賞岳敏老師的作品。每每也總能看到岳敏老師在給其他老師示范畫法或進行專業的講解。后來慢慢地了解到岳敏雖然在基層的正衡中學工作,實際卻已經是走南闖北、有一定知名度的畫家兼書法家了。我為能與這樣的青年藝術家一起外出寫生感到無比的榮幸!
岳敏的老家在甘肅,深入認識北方山水的他,筆下的山川河流往往也雄渾壯美,他不僅對北宗山水有著深入的研究,而且對南宗山水以及后來的文人畫家沈周、文征明等名家繪畫都有所研究和涉獵。他的山水或氣勢磅礴、或開闊悠遠、或靈動活潑,但都筆力剛健,體現出他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底。扎根傳統而又博采眾長,實屬難得。
后來慢慢了解到岳敏實際是從書法走向中國畫的,這更加堅定了我一直以來所認同的中國的畫家一定首先是位書法家的認識。20多歲的岳敏曾經在珠海工作了一段時間,那個時候的他就已經成長為一位年輕的書法家,當時他是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岳敏在藝術上的成長與發展是迅速的。尤其是近年來,他在繪畫方面的成長更加顯著。現在的他已經是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常州書畫院的特聘創作員,他的作品在省美協組織的展覽中也屢屢獲獎,也受到了內地、香港和日本等眾多藏家的廣泛關注和收藏。
藝術家的成長與長才從來都不是偶然的。但藝術家也是凡人。岳敏也有家庭,更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而藝術的探索則需要藝術家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岳敏是我見過的最執著、最勤奮的藝術家。寫生的季節,由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往往選擇在大暑時節,岳敏老師選定位置以后,一畫就是一整天,中午都不帶休息,午餐也是隨意解決。2017年寫生團在蒼坡古村落寫生,中午大多數團友選擇回賓館休息的時候,岳敏老師則留下來繼續寫生,中午午餐也只以簡單的泡面解決,在選擇的景美但悶熱的角落中午連續作畫。等到其他團友下午休息以后再過去繪畫的時候,他已經完成了兩件作品。不僅如此,晚上他回到寢室還會進行進一步的調整或者和其他老師一起探究畫理。出于對繪畫的一份熱愛,岳敏樂在其中,為繪畫所付出的所有辛苦他都覺得是無所謂的。岳敏老師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運用在了繪畫上。在正衡中學,岳老師工作的辦公室,有一處他筆耕的地方,只要一有閑暇,他就會在那里寫寫畫畫。在岳老師家的附近,由于朋友的幫助,他也終于有了一處可以寄托繪畫夢想的較大的畫室。每每在晚上等孩子睡熟以后,岳敏老師便步行到離家不遠的畫室進行創作,并每每在這里工作到深夜,也是在這個畫室里,一些精品力作創作完成。正是由于對藝術的熱愛與虔誠,岳敏的藝術之路正越走越寬。
岳敏的作品不僅功力雄厚,而且畫格很高。這種格調卻并不是單單勤奮就能抵達的。他的作品中始終折射出他的繪畫稟賦。有時寥寥數筆,就體現出無窮的韻味。猶記得在浙江永嘉麗水古街他的一張寫生作品,畫中景物并不繁復,只一樹、一橋、一人而已,然而岳敏老師的作品卻和其他人與眾不同,他通過粗而有力的線條表現出物體的生命力,一枝一葉的筆墨均是個人性情的自然流露,筆墨概括、老辣而又酣暢淋漓,意象之美呼之躍出,著實令人驚嘆。而他筆下的深山古寺、禪房草木等作品,又往往不免讓人想起岳敏的西北故鄉甘肅,那里山川雄美,地貌變化豐富,而文脈則更加昌盛,藝術文化的傳承則更加令人矚目。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也許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深深地熏陶了青少年時代的岳敏;而也許也正是因為當地藏民磕長頭的執著精神影響了岳敏對于藝術的執著追求吧……
——吳英亞(作者系常州市青年美協會員、市油畫學會會員,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高風有節 136cm×34cm 2016

太湖奇石 136cm×34cm 2016

雜樹浮清遠 60cm×30cm 2013

自然山性即我性 60cm×30cm 2013

煙翠三秋色 100cm×30cm 2018

黛潤沾新雨 100cm×30cm 2018

卷收湖海入高懷 100cm×30cm 2018

愛山已成癡 100cm×30cm 2018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