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當下是中國玉雕史上最瘋狂的一段時期,然而,在兩百多年前,乾隆皇帝締造的那場玩玉熱潮并不亞于今天,只不過礙于當時的原料、挖掘技術、雕刻工具、物流等各種條件,玩玉的規模和數量無法與今天相比,但熱情絲毫不弱,那么玩玉的觀念和今天有什么區別呢?

郎世寧筆下的古裝乾隆畫像
查閱經典,比較下來發現,在玩玉這點上,乾隆爺似乎是我們的導師。我們今天熱衷玩紅皮白肉、巧色巧作、崇尚仿古、獨籽玩料等,在乾隆時期就已經被大力推崇。

殷建國 青玉三足沿紋爐
8.2×5.9×6.8cm 191g

錢子良 青玉如意耳琴爐
8.2×9.4×4.4cm 85.5g
崇尚 師古
乾隆爺嗜玉如癡,對自己喜歡的玉器就題詩作賦,一生題詠玉的詩,有800余首之多。尤其熱心玩弄古玉,經常派人四處搜尋。
乾隆時期,清宮內廷仿制了大量的禮器、配飾、仿青銅器、陳設器和實用品,如現存故宮博物院乾隆年制的雙聯璧、虎紋雞心佩、仿古獸面紋玉簋、方壺等,有些仿古器造型、規格、紋飾完全以古玉為本,跟現在的玉雕師會落款一樣,乾隆會命人在作品上落上“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款。雖為仿古件,但也都會有著明顯的當時的時代工藝特征。

乾隆百寶箱中的玉器
今天的玉雕作品,人們對仿古作品仍然推崇,比如蔣喜的仿古牌,葛洪的仿古玩件,殷建國的仿古香器、馬洪偉的仿古青銅器,張振興的仿古錯金爵杯等等,古意盎然,但又不乏新的時代特征。

張振興 和田玉籽料錯金爵杯
8.5cm,high 70g

吳金星 和田玉籽料必定成龍佩
3.6×2.9×1.3cm 22.8g
良材 不琢
在賞玉這點上,不得不說,乾隆皇帝是潮流的開創者,他顛覆了“玉不琢不成器”的觀點,提倡“良玉不琢”,并且注意保留古玉上的美麗沁色,甚至有意保留—些粗糙的玉皮子。
當時這一審美也影響到其他工藝品的制作,如硯、印章、煙壺等。利用沁色與原玉質的差別,“俏色”使古玉更加有味道地顯示出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后來,有沁、帶皮子的玉和純凈無工的玉,都比較受收藏家喜愛。

乾隆百寶箱中的玉器
在今天,紅皮白肉,俏色巧雕,獨籽玩料依然是玩玉中的重頭戲,與乾隆時期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俏色巧用,既有畫龍點睛之用,又有增添趣味之妙;不僅尊重原材料的特色,將玉料用盡用極,又提升作品的立體感,豐富了主題的表現,這樣的技法在今天的玉雕中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

龔克勤 和田玉籽料連年有余掛件
3.8×2.8×1.1cm 17.5g

趙顯志 和田玉籽料關公掛件
5.3×3.0×1.5cm 42.5g

胡錫濤 和田玉籽料連年有余佩
3.3×2.5×2.2cm 23g

盧偉 和田玉籽料長城秋韻擺件
7.1×5.3×1.9cm 89.5g

忠榮玉典 和田黃沁籽料彌勒掛件
3.0×2.9×1.3cm 16.8g

和田玉籽料一鳴驚人雅玩
4.4×2.8×1.5cm 23g
盡管時代不斷在進步,審美在不斷變化,但對于玉的美學觀念,依然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這或許就是文化的傳承。
北京正道2018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8年12月14日-12月15日 9:00-19:00
預展地點:北京昆侖飯店(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2號)
拍賣時間:2018年12月16日 14:00
拍賣地點:北京昆侖飯店(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2號)
預約品鑒:010-6460 8966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