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承飛
藝術由來便有著兩種不同方向的情感表述。一種是向外的、追索壯美而激切的歷史精神。一種是向內的、尋求優美而澄靜的詩性精神;后者傾于感性的抒情,前者則以理性的敘事為勝。有趣的是,在古今中外藝術發展的歷程中,無一例外的都是前者先成熟,后者繼之壯大。但兩者都源于我們認知世界的真切情感,并無高下之別。
然而在中國繪畫中,東方人強烈的詩性精神使得那種向內訴求、追求個體情感抒發的表現形式異常發達,而富于敘事精神的審美觀卻備受冷落,這也正是在南北宗之爭、院體與文人畫之爭中,出現北宗無立錐、文畫即國畫現象的根本。從此,中國繪畫中追求壯美表達的敘事精神日漸消匿。然而,即便在文人畫精神全面主導藝術審美觀的中國畫領域,也仍一大批藝術家致力于傳統敘事性藝術的恢復和重構。熹奇先生的創作便是如此。
由傳統的藝術形式而言,熹奇先生的國畫創作如所有人一樣,致力于人們熟知的兩個傳統領域:人物畫與山水畫。然而究其內核,卻有著本質的不同。與傳統人物畫相比,熹奇先生的人物畫綜緒多源,在兼具三種表現形式優長的基礎上,形成了熹奇先生獨特的創作風格。一是承繼初始藝術的敘事精神。敘事性的藝術強調崇高而理性的情感,通過象征性與紀念性的手法追求寓教于藝的表達。在中西方繪畫中,這種精神無一例外都有過精彩絕倫的表現,如西方的古典油畫,中國畫中的宗教性繪畫。然而在中國畫中,這種敘事精神卻早早的被閹割了,追求超脫、批判與遺世精神的人物成為主角,表現重要事件、感召普世道德,強調人文精神的人物卻鮮有問津。熹奇先生的創作則直接承繼了這早已中斷的敘事精神,以強烈而鮮明的精英意識勸導普世道德觀與價值觀的建構。他的人物對象多取自重大歷史背景與某領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如孫中山、毛澤東、齊白石等,他們或主導過歷史的發展,或具獨特的人格感召力,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核心價值追求與風云精神,具有積極而強烈的現實意義。如果說文人式的人物創作是塑造有血有肉的優美藝術形象,那熹奇先生的創作可謂是塑造藝術的風骨,人物形象萬變而崇高理想的內核如一。二是取法西畫的寫實精神。寫實性是中西繪畫都具的,但中國畫的寫實性是建構于線與面的二維再現,而西畫的寫實性則建構于明暗、透視與生理解剖上的三維再現。顯然,熹奇先生的寫實性源于后者。熹奇先生本自油畫藝術啟蒙,技藝的錘煉也以寫實油畫為基礎。從事國畫創作以后,他著力于將油畫中的寫實技藝運用于國畫創作,極大豐富了國畫人物畫的表現力。三是兼用中國畫的傳統表現技巧。中西法的結合早在上世紀初始即有過較多的探索,任伯年、徐悲鴻、蔣兆和、葉淺予等都曾是這一領域中的卓有成就者。然而前輩的取法多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國畫寫意法、線面法的基礎上勾皴點染兼用,再融匯少量西法的運用,塑造出更真實的人物形象。熹奇先生則與之相反,以西畫技巧為根底,突出運用傳統藝術的渲染法,以細密的局部渲染塑造出不同的明暗塊面,表現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這三方面的成功融合,使得熹奇先生的人物畫創作為我們成功探索了中國人物畫創作的一片新天地。
與人物畫偏憐豪杰的強烈傾向表現不同,熹奇先生的山水畫創作雖然也有類似特點,但表現上卻更多傳統色彩。他的山水畫寫實性強、構圖嚴整、精于剪裁,既承傳統也融新法,善于小格局中彰顯緊致嚴密的氣象而不以為悶塞,充滿強烈的理性色彩。風格上,多取法于宋畫與界畫。宋畫崇峻,界畫清剛。他以小品畫為主要表現方式,在簡致的形式中,將崇峻的氣象與清剛的格調巧妙的揉融于凈潔有序的畫面中,形成一種有趣的節奏感。構圖上,則既能純熟運用傳統的三遠法,又能靈活運用透視法,呼應銜接起承轉合,一一脈絡可尋而處理細膩準確,表現出畫者高超的駕馭能力。技巧上,仍以西畫的明暗法和描線為主,但前者是筑于渲染法的基礎上表現,后者則化勁銳為清柔,雖不施傳統的勾皴點染,而表現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體現了畫家鮮明的藝術血脈。
中國繪畫如同中國文化一樣,大一統的審美觀長期根深蒂固,主流外的審美趣味一直受抑不起,致使元以來某些承接西風的國畫創作僅露荷角便斬絕無續。然而延至民國時期,中西結合或全面西化的創作再次蓬勃,這一事實證明,藝術的表現必然多元。固守者自可閉囿一隅,取極致之美。創變者也無可扼阻,終續新篇。但技巧的融合只是創變的起始,精神與觀念的融合才是創變的內在。在重塑中國繪畫敘事精神的道路上,熹奇先生斯始也。

劉熹奇
劉熹奇,1948年出生于江西安福。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畫畫院和江西中山書畫院特聘畫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西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劉熹奇作品欣賞

劉熹奇作品《孫中山大總統像》136cmX68cm 2011年

劉熹奇作品《東方紅》 136cmX68cm 2011年

劉熹奇作品《在太行山上》136cmX68cm 2012年

劉熹奇作品《人民藝術家》 160cmX80cm 2012年

劉熹奇作品《趕巴扎》110cmX55cm 2016年

劉熹奇作品《阿爾克孜女郎》110cmX55cm 2016年

劉熹奇作品《伙伴》 80cmX80cm 2009年

劉熹奇作品《深山觀瀑》徑34cm 2010年

劉熹奇作品《青山云水閣》徑36cm 2013年

劉熹奇作品《秋江圖》徑36cmX36cm 2014年

劉熹奇作品《山大王》 徑34cm 2010年

劉熹奇作品《開國元勛》139cmx100cm 1987年

劉熹奇作品《祖國萬歲》70cmx50cm 1988年

劉熹奇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56cmx86cm 1984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