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文國作品
水墨畫發展到今天,面對許多老問題,同時有許多更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來作答。
首先,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談水墨的傳統與現代、融合與創新、筆墨與繼承似乎是什么都做了,但沒有人研究水墨畫本身。當下仍是說的很多做的甚少,以至于傳統水墨與今天的現代水墨價值觀錯位混搭,不僅堆積的問題越來越多,而且偽命題、泛命題化現象也愈發的泛濫。其次,隨著當下藝術圖像化時代的緩緩到來,傳統水墨外沿漸趨擴大,界限也變得模糊,反觀傳統水墨與現代水墨中的筆墨意識,今天年輕一代更在意其個性水墨語言維度的體悟與玩戲。勿需回避,無論我們是否情愿,傳統水墨也好現代水墨也罷,他們將共同迎來水墨圖像化時代的到來。“未來水墨”已隱現雛形,可以預見這個水墨新詞匯成為一種熱議話題僅僅是時間問題。因此,水墨是需要面對更新的問題。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作品
問題的提出在于尋找意義的出口,對意義的梳理或許只有在更多問題噪音的襯托下才會清晰起來。無奈,為了尋求意義,我們每一個人都深陷其中,且行且艱辛。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正是這樣一位深陷噪音之中尋找意義且有擔當的水墨藝術家。他同許多同時代藝術家一樣從一開始便一腳踏進水墨的現代進程中,水墨中的老問題還在解惑中,而更新的水墨問題卻已在眼前展開,腳步匆匆前行卻也不時的會慢上幾步,就如同他放下手中的筆去“傾聽”女兒的畫作,之后他留給女兒的永遠是背影,不作聲響的遠行、沉寂、埋頭于畫面中。與女兒的“會面”總會給他帶來新的思考,而每一次全新的思考其實無論對誰必然都是一種挑戰,而藝術家唐文國是一代無畏挑戰的藝術群體中的佼佼者,縱然這種挑戰無時不在,文國卻始終沒有繞開走。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作品

唐文國作品
近觀文國的新作,無論在人物、山水或是風景刻畫中他都力求得到筆墨“表意”之外更內在、更學術的當代語言特質,其綜合性水墨情懷不但體現出他的水墨作為,也體現著他生活中的現實精神、生活情感以及人文修養,同時亦袒露出他在意個人心境與社會情境、藝術表達與文化表征的互映與關聯性學術意味。他的作品形式多樣,語言表達無所不能,更重要的是作品傳遞出他置身于嘈雜的人文窘境中,又總能從容的給我們傳遞出一種現實藝術態度和獨立的思考精神。
2017年元月于林瀾園
王曉輝(中央美術學院(微博)教授、中國畫學院人物系主任)

唐文國
藝術家簡介:
唐文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分別于2001與201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韓國榛,王曉輝水墨人物工作室,師承于二位先生,參加中央美院王曉輝水墨人物工作室1-6次全國巡展。現供職于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