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誠軒拍賣2018秋拍中國書畫一專場正在北京昆侖飯店舉行,于非闇(1889-1959)《牡丹群蜂》,以287.5萬成交。

于非闇《牡丹群蜂》287.5萬成交
于非闇(1889-1959) 牡丹群蜂
立軸 設色絹本
1956年作
估價(人民幣):1,000,000-1,200,000
題識:一九五六年五月偷閑作此,非闇。
鈐印:老非、再生
尺寸:96.3×53.5 cm。 約4.6平尺
出版
《近百年中國畫選》第80頁,(香港)影藝出版社,1961年3月
紀錄
北京拍賣會,2002年6月29日,編號454
簡介
《牡丹群峰》作于1956年,屬畫家技藝最為精熟的晚年絹本佳作。畫繪牡丹一枝,花開粉、紫二色,當以故宮御花園中名品“二喬”為本,雍容華貴之中別具高韻。
于氏所畫牡丹為藝林所重,這是因為除了臨古甚勤之外,于非闇更重視寫生。當時牡丹為北京一勝,景山內苑、崇效寺、社稷壇等處名品甚多,于非闇常去觀賞,如遇瑰奇可入畫者,便描摹粉本存之,且又親自栽種,仔細觀察花開花落的周期變化,所以他往往不襲舊稿,得牡丹自然之致。于氏在觀察之余,還擅長兼取各個品種、各個季節的牡丹特點入畫,如他曾在1960年的一件作品中題寫“去年再到各公園觀賞牡丹,凡春天之花、伏天之葉、秋后之老干,仿佛別有所會,因成此圖。”是作以石青顏料作瀝粉法點蕊,不同于原株之黃蕊,卻更見古艷,即是融會出新之一例。
于非闇作工筆畫,極講究用色對比,又有大對比與小對比、強對比與弱對比之別。此幅紅花與綠葉之色調近于補色關系,屬大對比,但為了達到既鮮明又沉穩的藝術效果,于氏往往弱化其中一色色相,如將畫中之葉描繪成墨綠色而使紅花更加明艷奪目,此皆畫家之用心處,洵可細心體會。
因為力學宋徽宗的瘦金書,于非闇勾花勒葉的筆法也很多變,線質流麗健韌,精絕不俗。其勾勒先以較淡的墨為底色,又層層渲染賦色,將之蓋住,最后重新勾以濃墨,葉筋處還要加勾胭脂,有輕重隱顯之別,十分醒透生動。本幅更妙的是群蜂的畫法,表現蜜蜂飛舞之態原本極難,于非闇參照了黃荃《寫生珍禽圖》的做法,不畫翅脈,以赭墨加以渲染,至無色而止,模擬連續扇動的感覺,極有活氣,堪稱點睛之筆。
1956年初,六十八歲的畫家患急性胃疾入院,經急救后康復,病愈后自刊“再生”一印,見用于此后的作品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