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北京際華春秋拍賣有限公司10周年秋季拍賣會將推出令人震撼的仇英真跡《明妃出塞圖》長卷和吳冠中先生書畫專場。
明妃出塞圖

仇英 紙本設色(南唐澄心堂紙)
鈐印:十洲
鑒藏印:西明賞鑒圖章,巳冝珍秘之印,繪幅樓
本幅 410 x 28.5cm;題跋: 119x34cm
估價:800--1200萬
仇十州真跡世間流傳不少。高江村學士云:仇畫愈粗率者愈真。此幅筆意高古,全以腕力勝,與所見極工緻者不同,決非近時畫手所能摹仿也。適王椒畦來武林一見,以(此)卷乃澄心堂紙,蓋從古畫卷背面揭下者,故漬痕滿紙。十洲(名)重當時,非佳紙不輕落筆,精于賞鑒者當能辨之。嘉慶二十一年觀于杭州有美堂,鎮海王升題記。

注:唐代開始,徽州成為文房四寶生產的重要基地,除歙硯、徽墨被推為天下之冠外,澄心堂紙更是受到寶愛。南唐后主李煜視這種紙為珍寶,贊其為“紙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節度金陵時宴居、讀書、閱覽奏章的“澄心堂”來貯藏它,還設局令承御監制造這種佳紙,命之為“澄心堂”紙,供宮中長期使用。澄心堂紙質量極高,但傳世極少。

王昭君(約前52-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漢元帝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千古。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昭君出塞圖》,全卷中宮女、漢裝官員、漢元帝、王昭君、韓邪單于,殊貌異相的胡人迎親隊伍共43人,一組組故事真實表現出西漢元帝時宮女昭君遠嫁匈奴呼韓邪單子,與隨從即將出行塞外的情形。

這幅《明妃出塞圖》,昭君的臉部為仇英典型的“三白法”開相技巧,表現出了昭君脂玉般細潤白嫩的面容,加上精致鮮艷的服飾,顯示出雕金鏤玉式的綺麗之美,畫中昭君含情欲說,雙目含淚,與送別的宮女相比更是絕艷驚人。

與故宮收藏的仇英《明妃出塞圖》相比較,此幅《明妃出塞圖》場面宏大,氣勢磅礴,用色更悅目,細節更精細,人物更是神采生動,藝術造詣遠遠超越仇英的絹本長卷《文姬歸漢圖》。

本卷與其習見青綠重彩風格不同,所畫人馬景物工而有韻,人、犬、馬的動作前后呼應,人物神色各異,姿態描寫精確、細筆工嚴,呼之欲出。動與靜,悲與喜,對比強烈。滿幅不見一草一木,反而讓故事背景秋色萋萋,蒼茫蕭瑟。
畫中,漢人的馬與胡人的馬品種和裝束不同,馬根據主人的身份,也是與主人一樣或悲傷,或不舍,或緊張,或跋扈,或歡愉,或疲憊。這幅仇英作品,實無上妙品。
明代姜紹書的《無聲詩史》稱:“英之畫秀雅纖麗,豪素之工,侔于葉玉”,人物畫“發翠毫金,絲丹縷素,靜麗艷逸,無慚古人”,仕女畫“神采生動,雖昉復起,未能過也。”——這里是說如果連畫《簪花仕女圖》的周昉再世也未必畫得過仇英,這無疑是對仇英極大的褒獎。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王昭君《怨詞》
王升(1773~1821)名醫,為清代鹽官(今浙江海寧)人,僑居杭州。字大昌,號叇滄。名醫王孟英之父。祖王學權,精于醫理,著《重慶堂隨筆》2卷(1808),未竟而歿。父王國祥為之輯注,越二年亦逝。升繼之詮次,于嘉慶二十一年(1816)繕成清本,注中所論,頗有見地。對吳瑭《溫病條辨》以桂枝湯為治溫首方,亦持異見。曾云“若非泰西之書入于中國,則臟腑真形,雖飲上池水者,亦未曾洞見也。”其對西醫所持態度亦熏染其子王孟英。
王學浩(1754—1832)字孟養,號椒畦,江蘇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舉人。為人恬澹曠適,絕意干祿。遍歷燕、秦、楚、粵。山水得原祁正傳,結體精微,筆力蒼古。著有《山南論畫》,立論精當。于書無不工,篆、隸古勁,直接秦、漢而不自謂能。工詩,卒年七十九。
北京際華春秋拍賣有限公司10周年秋季拍賣會還同時推出仇英另外一幅長卷《西園雅集圖》,本幅310cmx26.5cm,金農卷題:“天然暢集”,鑒藏印:婁東陸愚卿愿吾民秘篋圖書、懷煙閣陸氏珍藏書畫印、海虞邵氏珍藏金石書畫之印(白文)、順德鄧氏風雨樓珍藏古物記、過云樓藏、李佐賢收藏書畫之印、竹川鑒定、金黼廷瘦仙氏考藏、吳大澂印、金鞏伯精鑒印、顧子山秘篋印、寶董室等16方。

際華春秋2018年秋季拍賣會吳冠中先生書畫專場將推出2009年4月18日聯合國展覽的六尺《曬網》,以及《玉龍雪山》和《迎客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