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宣布,將本月15日戰后及當代藝術晚場拍賣中的一幅原為估價待詢的作品在委托方的同意下改為了無底價拍賣。
拍賣前改動價格在拍賣行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但要改價的作品是一幅可能創下在世藝術家作品世界拍賣記錄的大衛-霍克尼的代表作品《藝術家肖像》。

大衛-霍克尼作品《藝術家肖像》
一、霍克尼為何會有那樣高的藝術地位?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年7月9日出生于英國約克郡布拉德福德,被稱為當今國際畫壇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之一和20世紀最受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英國藝術家。

大衛-霍克尼
霍克尼16歲時開始就讀于當地的藝術學校,4年后到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學習。1962年,他獲得皇家藝術學院的金牌獎,26歲就已在英國舉辦第一次個展。
1963年,從皇家藝術學院畢業一年后,霍克尼第一次來到美國洛杉磯就愛上了那片土地。陽光燦爛,宜人的氣候,較慢節奏的生活,似乎更適合他的藝術創作。他在洛杉磯搭建了自己永久的家,長期居住在那里。
1966年夏季,霍克尼赴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教學。在加州期間,他創作出很多看起來平面和平靜的自然主義繪畫,其中包括著名的“泳池”系列作品。他也遇到了同性愛人和最喜歡的模特彼得-施萊辛格。在霍克尼看來,當時19歲的彼得無疑是他加利福尼亞夢想的美好化身——帥氣、年輕、單純。霍克尼的許多“泳池”系列作品,都是以彼得為原型的。

大衛-霍克尼作品《彼得從尼克泳池中出來》
即將拍賣的霍克尼1972年創作的作品《藝術家肖像

大衛-霍克尼作品《更大的水花》
霍克尼不僅是一位畫家,同時也是攝影師、布景設計師,早年追隨波普藝術,后來以個人肖像和自然主義場景聞名。他的作品橫跨了各種媒材,從繪畫到風格獨特的照片拼貼作品,從錄像裝置到歌劇舞臺設計均有涉獵。
在科技推動藝術前進的領域,大衛-霍克尼是先行者。他將科技手段很好地運用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來。2010年,73歲的霍克尼有了第一個 iPad ,他開始使用“刷子”功能在 iPad 上作畫,顛覆了對于傳統繪畫筆觸和線條的習慣性表達。2015年,霍克尼的畫作來北京展覽時,其中的作品《春至》便是霍克尼用iPad繪制的家鄉英國約克郡的風景。

大衛-霍克尼作品《春至》
2013年夏天,霍克尼從英國約克郡返回加州,開始集中進行人像創作。他總共創作了超過90張大幅人像作品,由于繪制中一位模特缺席,便誕生了霍克尼唯一的一幅靜物作品。

大衛-霍克尼《靜物》
大衛-霍克尼至今已在全球范圍內舉辦過近四百場個展,獲得極高聲譽,得到了相當多的榮譽,包括來自世界各地有關機構的9個榮譽學位。201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其頒發了英國功績勛章。

大衛-霍克尼在自己的展覽上
雖然年紀已達81歲,大衛-霍克尼并沒有絲毫放緩腳步的跡象。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們呈現他眼中的世界,依舊沒有失去觀看這個世界的熱情。
二、無底價拍賣會不會賣低了?
一見到無底價,常常有人會認為拍賣的一定是便宜貨或是偽劣品。這實際上是對“無底價拍賣”的一種誤解。一般來說,當賣家對自己的物品難以定價,或者急于成交,經常會同意用無底價的方式拍賣;而有些拍品具有大眾公認的市場價位,當拍賣場上有興趣的潛在買家足夠多的情況下,設定無底價起拍低價成交的風險并不大。這幅霍克尼《藝術家肖像》。
拍賣行將拍品無底價起拍,有利于增加拍品對于藏家的吸引力,不定價的“神秘感”和“撿漏”心理,成交價位的難以預估,會促使他們預先認真驗看原作,仔細推敲。此后他們在拍賣場上,更會信心十足地舉牌報價。如果賣家所設底價偏高,使藏家們“望而生畏”,往往也就不會仔細地去研究拍賣品了。
不是所有的拍賣品都適合“無底價拍賣”。首先,只有當拍賣品在市場上得到廣泛認識和喜愛,并具有一定的穩定價位,也已形成一定數量相對穩定的買家,此時無論有沒有底價關系都不大,價位總是會被出到其應有的位置!如果無底價拍賣的是小眾喜好的、難以形成爭搶的拍品,則容易出現競爭不充分而低價賣出的情況。
佳士得這次將有可能破世界拍賣紀錄的拍品改為無底價拍賣,必然會引起收藏家們的極大關注和競買熱情,同時,無論拍前還是拍后,都會成為新聞關注的熱點。
也許有人會問:這么貴的東西進行無底價拍賣難道要從1塊錢開始拍起嗎?回答是否定的。國際拍賣行無底價拍賣的慣例方式,常常是由拍賣師根據自己對該無底價拍品的評估出一個不高的起拍價,如果有人應價則繼續按照此時的競價幅度繼續加價;如果無人應價,拍賣師可以再次調低起拍價繼續詢價,直到有人應價后,再在此應價基礎上繼續競價,直到場上出現最高價后落槌宣布成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