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t 058 傅抱石 巴山煙雨
鏡心 設色紙本
甲申(1944年)作
題識:甲申三月十九日重慶西郊,新喻傅抱石。
鈐印:抱石、抱石得心之作、代山川而言也

出版: 《海上名畫·續集·下卷》第132頁,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5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第126頁,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著錄: 《傅抱石信息資料·4》第140頁,南京博物院,2011年1月
《傅抱石年譜(增訂本)》第117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
108×30 cm。 約2.9平尺
RMB: 6,000,000-7,000,000
出版物書影,其中《海上名畫》一書為上海文物商店擇其庫存舊藏中之精華編輯而成
巴山蜀水·金剛坡
1938年4月,傅抱石赴武漢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三廳抗日宣傳工作,擔任郭沫若的秘書。同年底率全家開始了艱難的西行跋涉,次年4月方到達重慶,安頓在離巴縣賴家橋不遠的歌樂山金剛坡下一個舊院子

傅抱石全家在金剛坡留影
當時他一方面在三廳工作,同時也在沙坪壩的國立中央大學任教,由于條件很差,為了節約開支,他每周要徒步三十余里的山路去學校,他曾說“以金剛坡為中心周圍數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確是好景說不盡。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隨處都是畫人的粉本,煙籠霧鎖,蒼茫雄奇,這境界是沉湎于東南的人胸中所沒有所不敢有的。”

傅抱石全家在金剛坡留影
蜀地山水對于近現代的很多中國畫家都有著非凡的意義,除傅抱石以外,黃賓虹、陸儼少、李可染等名家都曾在巴山蜀水間找到創作的靈感,比如黃賓虹的“雨淋墻頭”、“月移壁”,都是他促使他晚年變法的誘因,黃賓虹晚年佳作請戳誠軒18秋拍·書畫 | 資深北漂黃賓虹帶你游山玩水

霧都山景
于洋在《瀟瀟暮雨金剛坡》一文中指出,蜀地山水之所以在20世紀中國畫家中形成如此的影響,原因有二:一是川地雨水繁茂,煙霧繚繞,而對流動的、濕潤的氛圍的表現本是傳統山水畫的弱項;二是四川植被繁茂、氣象森郁,以傳統表現巖石紋理的直線皴擦總是不能很好地體現。在這種影響下,傅抱石的散鋒筆法與雨景山水應運而生。
散鋒筆法·雨景山水
傅抱石獨創的散鋒筆法,是在運筆時加大了壓力,將筆鋒按倒,筆腹乃至筆根觸紙,再略微捻轉筆桿,筆毫便自為散開,一鋒分為數鋒,形成了獨特的筆形——散鋒開花筆。這一技法沖破了傳統文人畫“靜”的美學品格,而趨向“動”的審美傾向。
羅時慧曾回憶傅抱石作畫時的狀態說:“他習慣于將紙攤開,用手摩挲紙面,摸著,抽著煙,眼睛看著畫紙,好像紙面上有什么東西被他發現出來似的,摩挲了半天,煙一根接一根地抽,忽然把大半截煙頭丟去,拿起筆來往硯臺里濃濃地蘸著墨就往紙上掃刷。”

郭沫若(右一)觀看傅抱石作畫
正是因為散鋒技法的獨特性,傅抱石將雨、泉、飛瀑并稱自己的三項絕活。其中雨景作品的特點即為大筆蘸墨斜刷,使畫面中“水汽”近乎飽和,潮濕與涼意襲人,這一特點在他金剛坡時期創作的本件拍品《巴山煙雨》、現存南京博物院的《瀟瀟暮雨》和《萬竿煙雨》等作品中彰顯的淋漓盡致。

傅抱石金剛坡時期雨景代表作《萬竿煙雨》,與拍品《巴山煙雨》同作于1944年。現存南京博物院,曾被英國權威美術雜志《畫室》(studio)雜志選作封面,傅氏雨景作品因此在歐洲形成很大影響。
在此類雨景作品中,畫家均在畫面低處安排點景人物,傅抱石曾對學生講解:這個雨中的登山人物,是在大幅雨景山水畫好之后加畫上去的,我事先將畫好的大畫掛在墻上,仔細端詳一番,然后在另外的紙上畫個小人,剪下來,用大頭針針到畫上去,反復移動位置,觀看推敲,看了兩天,最后才決定畫在現在的位置上的。

拍品《巴山煙雨》中的點景人物,周遭環境的色彩處理的非常豐富
如果將傅抱石的大筆皴擦視作“虛”的表現,那么這些點景人物就是“實”,就是他的畫眼。這種大開大合、大虛大實的手段,正是中國繪畫虛實相生這一精髓的體現。

拍品《巴山煙雨》中半山腰的屋舍與朱衣高士,是作品的另一畫眼
三月十九·家國之思
傅抱石在金剛坡的作品中,有一類作品因為蘊含著深沉的情思與寄寓而更為特別,拍品《巴山煙雨》就是其一。傅抱石落款“甲申三月十九日”,有紀念“甲申之變”的深刻含義,在傅抱石一生的作品中都極為少見。

今北京景山公園內崇禎皇帝自縊處
1644年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大明首都北京,崇禎帝朱由檢于景山自縊,標志著明朝的滅亡。其后明遺民眷思故國,不可明言,多借這一日期表達心情,如八大山人著名的花押就由“三月十九”演化而來。

八大山人“三月十九”花押
1944年的三月十九,正是明亡三百周年,而抗日戰爭尚未勝利,南北文化界人士皆借紀念此事抒發感慨,激揚愛國之志。身在后方的郭沫若也于是年三月十九日發表《甲申三百年祭》,引起多方注目。傅抱石作為郭的秘書,與郭之關系在師友之間,自然有所應和。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單行本(圖片取自孔夫子舊書網)
傅抱石在金剛坡的山水作品,不乏有家國之思者,其拳拳之心令人動容,如北京誠軒2017春拍編號115拍品《早隨煙月上瞿塘》即是鄉思之情的寄托。

17春拍Lot 115 傅抱石《早隨煙月上瞿塘》 以816.5萬元成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