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端木蕻良,你腦海里首先浮現的是什么?
是許鞍華執導的《黃金時代》里那個洋氣、儒雅、書卷氣的高瘦文壇才俊呢?還是蕭紅走后留下的文壇恩怨呢?
一位親歷過大時代重要節點的重要作家,又曾經是傳奇作家蕭紅的丈夫,了解他的渠道總是多的,他的作品、別人的談論文章、影視作品,等等,都是通道。但更直接的,應該是他的平生所蓄,他的往來信函,那才是他的才情、性情所寄。
廣東崇正2018年秋拍,一批端木蕻良舊藏將還原一個更真實細膩的端木蕻良:一個活在“紅樓舊夢”里的端木蕻良,一位有才氣、有個性的中國現代作家,一位摯愛詩、書、畫的真文人。
金石迷“曹雪芹”
解放初,老舍先生在端木的陪同下去北京龍須溝的工地上采訪,創作了《龍須溝》,當時負責技術總指揮的、端木在清華大學的同學陳明紹接待了他們。1988年7月8日,在“紀念端木蕻良文學生涯70周年的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陳明紹緬懷端木時說:“當年聽說有作家來采訪,一見面,我才知道,是老舍和“曹雪芹”哪!”陳明紹把端木說成曹雪芹,全會場沒有騷動,他這樣張冠李戴地講了半個多小時。端木研究紅學,人們常常把他說成是“紅學家”,把他與曹雪芹連在一起。——鐘耀群口述《鐘耀群談端木蕻良家事》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鐵嶺昌圖縣人。1932年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發表小說處女作《母親》。1935年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有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此后,長篇小說《大地的海》,以及《鴜鷺湖的憂郁》、《遙遠的風沙》等一系列風格獨異的短篇小說,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壇的地位。“端木蕻良”的筆名始于1936年發表《鴛鴦蝴的憂郁》。1938年與蕭紅結婚。1942年蕭紅病逝后,輾轉多地,專業從事文學創作。筆耕不輟的晚年,其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影響卓著。

端木蕻良一生著述宏富
很小的時候,端木偷看父親的藏書《紅樓夢》。對曹雪芹這個“本家”,他有著天然的親近:既同姓,又同是鐵嶺人(曹雪芹祖籍遼寧鐵嶺),自己和曹雪芹怎么脫得了干系呢?一部《紅樓夢》,在他幼小的心里打了一個結,他終其一生的追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開解”。他自己曾說:“也許我對《紅樓夢》的掌故并沒有別人那么深,但我的深不在這里,而在’一往情深’之深。可有人曾聽過和書發生愛情的嗎?我就是這樣的。”
有了《紅樓夢》和曹雪芹這雙重的關系,端木甚至自覺承繼了曹雪芹的某些旨趣,跟曹雪芹一樣,端木一生徜徉在金石、詩書、繪畫、文學之海中。

據夫人鐘耀群回憶,端木對文物的愛好由來已久,和老舍在一起,這種興趣就更為濃厚。解放后,運動不斷,開會不斷,挨整檢討不斷,但只要有機會,他就和老舍、陳邇東、肖乃吉等人逛“鬼市”(私下交易文物的市場),老舍得了什么好東西,會找端木鑒賞,端木得了什么寶貝,也會約幾個老友記“樂活”一下。
在端木的藏品中,金石占據了相當重的比例,此外,古書畫也不少。
羅振玉手拓十函

10個函套,散開者為“乙”函套中的鼎拓,尺寸不一。

羅振玉手拓外函套


雪堂手拓外函套、內涵套及拓片上所用印章
羅振玉手拓拓片分裝于十個小函套中。依次被標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分裝鐘、鼎、彝、簠、簋、鬲、尊、壺、卣、敦、觚、觶、爵、角等器之拓片,每函三到十數件不等,函套上有羅振玉“宸翰樓所藏金石文字”印章。拓片所用紙張薄如蟬翼,均鈐有“雪堂手拓”和鐘、鼎、彝等不同類別之印章。端木在其中一個函套的背面寫有“十函拓片皆羅振玉手拓,其器不知歸于何有。端木記。”十個小函套又裝于一個較大的函套中,題有“雪堂所藏三代吉金文字都玖十種”,并鈐有“夢郼草堂”白文印。

鐘拓一開


函套上雪堂所作標注

端木在其中一個函套上題字:“十函拓片皆羅振玉手拓,其器不知歸于何有。端木記。”
吳大瀓題散氏盤拓片

阮元手拓散氏盤(吳大澂題)
水墨紙本 立軸
133.5×54cm

此拓本上有著名經學大師阮元之印“阮伯元手拓本”。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后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謚號文達。)并有吳大澂題跋,跋文為:散盤。余所藏散盤文六本,及友人屬題者不下十馀本,皆不如此拓之精到。余謂商周彝器,文字渾厚而奇肆者,以散盤為第一。在盂鼎厝鼎之上,不知其器尚在人間否。光緒壬辰初夏,愙齋吳大澂題。并鈐有“吳大澂印”、“愙齋”兩方印章。此外還有“寶善眼福”“金城臨過”“斗廬審定”“斗盦藏古”等印章,可知,過眼和收藏的名家不在少數。
陸和九題周虢季子盤銘拓片

陸和九題周虢季子盤銘拓片
水墨紙本 67×38cm
陸和九(1883-1958,本名開鈞,以字行,別署墨盫,湖北沔陽人。能文而兼工書畫,歷任湖北襄陽第三師范國文教員、武昌大學漢文科長,中歲遷居北京,任中國大學國學系講師等教職,講授金石學、古器物學、文字學及書法、篆刻等課程,博學勤求,收藏碑刻磚瓦拓本甚富。著作宏富。)在此拓本上題有兩段跋語,其中第二段跋語寫于1925年端午節后:
一、周虢季子盤銘,和九題耑。鈐印:禾九
二、惟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作寶盤。丕顯子白:庸武于戎工,經維四方;博伐獫狁,于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剪于王。王孔加子,白義王格周廟宣榭,用享。王曰:伯父,孔顯有光。王賜乘馬,是用佐王;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鉞,用政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受享之受字誤寫為用字)。葭士弟得周虢季子盤文,屬為釋文。爰取據古錄所考訂者以證之,陸開鈞誌于北京龍泉寺下院,時乙丑五月天中節后。鈐印:陸、開鈞之璽
舊拓《蘭亭序》

舊拓《蘭亭序》卷
水墨紙本 手卷
27.5×70cm
題跋:昔人評《蘭亭序》,紛紛如聚訟,皆因未曾見廬山真面目也。以致愈求愈失,此本晏海先兄得自白蒲姜退耕太史家,神定氣足,精彩動人,詢至寶也。道光己酉二月云鹓記。
鈐印:古瑯馮記、云鹓
藏印:姜氏所藏、御賜敬一堂、山滿樓、璜溪過眼、嘉興吳鎮仲圭章、天心閣、劉侯后裔
端木簽條:徐金鏡武康人,道光舉人,字共峴,有《山滿樓詩文集》。
楊昭儁藏《石鼓文拓本》壹冊


石鼓精拓本一冊(選2)
水墨紙本 冊頁
每開尺寸:28×17cm
此冊有三位名家題簽,分別為晚清著名經學大家王湘綺(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號湘綺,世稱湘綺先生)、曾國藩長孫曾廣鈞(1866-1929,字重伯,號觙庵,又號伋安,別署中國之舊民。)、楊昭儁。并有原藏家楊昭儁題跋,跋文為:
石鼓自天一閣本毀后,人間無復宋拓,雖阮文達翻刻于四川,曾無精采。惟去冬在滬見壯陶閣藏有油素雙鉤本,精眇乃在阮刻上。筠盦假觀數日,要余據之重鉤。天寒事冗,主人又匆匆謀歸霍邱,未暇為也。爾后求舊拓勤甚,終無所得。此游順天入國子監親至石鼓之下,玩賞彌日,尋遂獲此,葢盛粲酒家藏舊本,信乎有墨緣耶。甲寅九月三日湘潭楊昭儁題記。
并有鈐印:潛盦、楊昭儁印、美不老齋
楊昭儁,字潛庵,湖南湘潭人。精鑒別、富收藏。入民國久居北京,民國初曾任總統府秘書,與陳師曾、齊白石和曾熙等文人相友善,善篆隸,楷書學六朝造像。
甲骨一盒(十九片)

端木藏甲骨一盒

甲骨包裝盒
吳云舊藏瑯琊臺洗拓片

吳云舊藏瑯琊臺洗拓片
水墨紙本 立軸
73×68cm
藏印:歸安吳云平齋收藏金石文字印、大興周卻度收藏金石書畫印
除金石、拓片,端木對文人畫和古書畫也有濃厚的興趣——

高其佩 湘夫人
水墨絹本 立軸
120×51cm
款識:高其佩指頭畫

張問陶 雄鷹
水墨紙本 立軸
100×46cm
釋文:憑空海上翻身妙,只有天機悟性靈。船山張問陶。
鈐印:張問陶印、船山

焦秉貞 人物小景
立軸?設色紙本
題識:臣焦秉貞恭畫。
鈐印:臣秉貞、恭繪

張大千 楊柳岸曉風殘月
設色紙本 立軸
129×33cm
1946年作
釋文:一、楊柳岸曉風殘月。丙戌二月十七日,明晨即飛,蜀中綺裝寫此,爰。鈐印:張大千、寂笑齋
二、新詞唱出柳耆卿,縷縷柔條綰別情。為惜彭城老守去,更無人續麗人行。東坡作續麗人行題周昉背面美人,在其守徐之時。大千此圖逸趣橫生,正自不減周昉。楊柳一層與褊褼衣帶上下交映,又似長史顛草,著紙欲飛,是大千畫新境界也,為拈出之。清和望日彭城七十六叟張伯英。鈐印:勺圃
藏印:定香池館珍藏

姚雪垠 行書自作詩
水墨紙本 鏡片
54×21cm
款識:七四年舊作七律一首,端木兄指正,七七年十月,姚雪垠。
鈐印:雪垠、雪垠翰墨
關山月送他“墨牡丹”
關山月每次開會都來看端木。他畫梅花最拿手,也畫山水畫。一次他來,我們說想讓他畫一幅畫。他說:“這太沒問題了,我下次再來帶來就是了。想畫什么?”端木和我說:“畫墨社丹!”現在這中堂懸掛的就是關山月畫的墨牡丹。
——鐘耀群口述《鐘耀群談端木蕻良家事》

關山月 墨牡丹
設色紙本 鏡片
畫心:48×89cm;跋:45×27.5cm
釋文:端木、耀群兄嫂屬畫墨牡丹,草此以應乞即正之,一九八二年新春漠陽關山月于羊城。
鈐印:漠陽、關山月印、紅棉巨榕鄉人
跋:桃花匝地艷,柳絮漫天輕。魏紫吾家事,驚鴻洛水情。雨洗花緇郁,石破云色青。紅透絳霞云,香含鐵軒清。壬戌燈華節夜,端木蕻良。
鈐印:端木蕻良
廣東崇正2018秋拍拍品


端木蕻良為關山月畫展所作《青玉案》一闋
廣東崇正2018秋拍拍品
關山月是端木結交并有著深厚情誼的畫家之一。
端木和關山月結識于抗戰時期。關山月是全國人大代表,每次去北京開會,他必去端木家拜訪。端木喜歡牡丹,尤其鐘情墨牡丹,可以說是他最鐘情的花卉。墨牡丹開花的時候,先黑后紫,十分罕見,是牡丹中的極品,有一種濃烈而又內斂的性格。似乎正暗合了端木蕻良的兩重性,一方面,他個性張揚,思想活躍;另一方面,他又堅韌理性謙和,是非、愛憎十分分明。細讀他的作品,可以分明感受到這種性格帶給他作品的魅力。
端木可能也是最后一代傳統意義上的真文人。小說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詩、書、畫、鑒賞、收藏則成為他的“文余”日常。或許可以說,《紅樓夢》里,賈寶玉為曹雪芹的詩酒文藝生活代言,而在真實世界中,端木蕻良恐怕才是文藝曹雪芹最好的代言人。愛文學,愛收藏、愛書畫,他像傳統文人一樣,筆耕不輟,也從未間斷他的詩書畫。
他曾贈茅盾自畫像,也曾指畫魯迅肖像,在與蕭紅結合后,也常彼此為對方配圖插畫。



解放后定居北京,亦常有文朋詩友求字求畫,端木基本有求必應,他書卷氣濃郁的書畫小品常為朋友們的雅室增添清芬。

端木蕻良 夜讀書懷
水墨紙本 鏡片
24×32cm
款識:承惠“王昭君”夜讀抒懷,寄奉曹禺同志。一九八0國慶日。
鈐印:端木蕻良
上款人:現代話劇劇作家曹禺
而他的詩作也常被朋友們書寫——

歐陽中石 錄端木蕻良《阮郎歸》
水墨紙本 鏡片
76×34cm
款識:六年前邂逅而識荊州,承顧見屬,并約以華章為題。然迄未惠寄,今才于成綱處得先生《阮郎歸》一闋,遂恭錄奉請端木老教字。歲在辛未,中石敬拜。
因為詩書畫和文學的修養,端木曾結交不少詩書畫友。著名連環畫、人物畫畫家戴邦敦曾為《曹雪芹》畫插圖——

戴邦敦 《曹雪芹》插圖三幀
設色紙本 鏡片
7×11cm×3

戴邦敦致端木蕻良信札
信札里的情義與學養
今晚得信,始悉你作萬里游,使我大吃一驚,捏一把汗!我則未能也。是證,你的本錢還不壞。昨天,何林同志送刊《魯迅研究》,讀了你的“生平小記”。 ——臧克家致端木蕻良信
你回來了,我卻要出去了。有些話攢下來了,卻沒機會面談了,不如寫一封信給你。
你送我的《曹雪芹》中冊我收到了,寫封信給你,你那里還有沒有存著上冊呢?有的話,寄我吧,如果能在赴美講學前讀到,就太好了。
今晚月亮特別的好,你看見了嗎?你下鄉前來封信給我吧。
最近為籌建書協已經忙得焦頭爛額,曹雪芹畫像容我多些時日吧。
昨晚老友小聚,你的新詞寫得太好了,我讀了好幾遍。
……
寫信的理由林林總總,隨便拈來,倒不見得是什么大事,但是,想想看,那些沒有短信微信的時代,其實真的很好哩!見字如面,面對的是一份份綿長情義里的聲息相通與學人學養。
在端木的這批舊藏里,也藏著許許多多這樣的聲息相通和學養。曹禺、藏克家、秦牧、尹瘦石、胡絜青、趙清閣、蘆荻、曾敏之……細細讀一讀,都有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的深情,比暖氣片有溫度,比雞湯有營養。

端木蕻良友朋信札一批
信真的要慢慢讀,
這里不一一寫了,
喜歡的話,
來崇正2018秋拍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