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古玩市場人聲鼎沸 如今卻無人光顧
近日,鄭州古玩城的店主“文信侯”發了一條朋友圈,九宮格的圖片,每一張都是空空蕩蕩的過道,連一個人影也沒,配文“周末的古玩城”。有朋友在下面評論:“周末也這么冷清?”文信侯無奈地回復道:“想哭呀,心里哇涼哇涼的!”
現狀冷清中暗藏機遇
一層秋雨一層涼,就連某一線龍頭房企都在今年秋季例會上把“活下去”作為目標,向來小眾的古玩行業又怎能例外?隨著“消費降級”成為熱詞,古玩藝術品似乎成了人們首先“降級”的目標,畢竟,衣食住行這些剛需不好省,藝術品這種錦上添花的生活裝點,倒是能先省省。
10月14日,記者來到鄭州古玩城。古色古香的環境,頗為適合周末閑逛,可是逛了好一會兒,擦肩而過的人卻沒幾個。開著門的店里,多是店主們湊在一起喝茶聊天;有些店則大門緊閉,貼上了“尋求合作”“此房招租”的信息。一位店主告訴記者,他只有周末才開兩天門,“平時開了干坐一天也沒人,不去開門還省點油錢”。
在鄭州古玩城店主劉志平的印象中,這兩年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行情一直不太好,不僅鄭州,全國都是如此?!奥犝f北京古玩城一些大店都在轉讓,連轉讓費都不要,只為了盡快換個小店壓縮成本。西安的大唐西市生意也一般,周末地攤逛著玩的人多,真下手的人少。”鄭州碧波園珍寶大世界的店主何興妞告訴記者,“碧波園主區那邊堅持下來的沒多少,都快轉讓完了,有的大哥級別的都準備轉讓了。以前還能收兩三萬轉讓費,現在一分錢不要還不一定能轉出去。我當時接下這個店鋪花了3.5萬轉讓費,加上裝修,現在能轉一萬就不錯了?!?/p>
堅持下來的,大多是早期入行的老藏家,有人脈圈子、有眼力、有渠道和口碑,而且當年收的東西便宜,還能撐下來。何興妞就是一位老藏家,他告訴記者,目前主要是圈子里的熟人交易,偶爾也有生人,大多是抱著撿漏心態來逛的,出價很低?!吧膺€是有的,就是利潤薄了。”他對此看得很開,“我繼續開這個店,主要是消遣、玩兒,留個地方跟朋友喝茶聊天,能掙個房租就行了?!?/p>
但很多人連房租都掙不到。劉志平有一位在北京開古玩店的朋友,一個月租金1.5萬,入不敷出,苦苦堅持。不過,古玩這行業不能按月看,雖說沒有“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那么夸張,但每年春拍秋拍能拍出去兩件精品,一年的租金就有了。
在劉志平看來,任何行業都有賺錢的,也有賠錢的,只要眼光好、東西好,還是能活得不錯。每個行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高潮和低谷很正常,波谷與波峰的轉換過程,正是暗藏機遇的好時機。“很多人后悔沒早些年接觸收藏,嫌東西貴了不好下手?,F在行情冷清,漏兒多,不正是一個囤貨的好時候嗎?想開店的也有機會低價接手店鋪,只要扛過去,未來還是美好的。”
轉型線上網店、微拍火熱
為了壓縮成本,許多人開始嘗試轉型。一些店主轉讓實體店,開起了網店,或者在“微拍堂”、圈內微拍群等平臺銷售自己的藏品。
在網上銷售,主要靠自己之前積攢的人脈和口碑。劉志平經常在網上買賣藏品,“網上溝通很方便,比店里成交的多,大部分是外地客戶?,F在留著實體店主要是跟朋友見面聊天用,不指望通過實體店賣東西了。”
提醒撿漏好時機
在何興妞看來,冷清的行情對店主們來說當然不好,對藏家們來說卻是難得的抄底良機?!耙郧叭巳フ覗|西,現在東西去找人。有些店壓著貨資金緊張,就低價出手一些東西;有些人把東西放在微拍群,無底價起拍,給錢就賣;還有人急用資金,把東西批量打包清倉,價錢跟幾年前的進價一樣。古玩市場看似蕭條,其實暗潮涌動,很多人在盯著下手撿漏的機會。”
劉志平提醒大家,撿漏也要憑眼力,尤其是一些批量打包甩賣的,可能夾雜著贗品,需要篩選辨別,不能看到便宜就盲目買。在行情冷清的情況下,精品更能保值增值,收藏時要注意藏品的品相、藝術性、歷史文化價值,不要大包大攬收一堆破爛兒。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