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銅胎掐絲琺瑯寶相花爐
植物寶相花在宋代開始就有記載,明清兩代也有文獻可查,但現在已不復存在。這種花究竟是什么花?它的花姿、花色如何?
寶相花真實身份至今未解
群芳之中,有幾種花極富神秘色彩。如玉蕊花從唐代開始便有記載,有人說它像荼蘼,有人說它是山礬,還有人認為它就是西番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又如瓊花,最早出現于宋代揚州后土廟,有“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之美譽,但南宋滅亡后,這一名花也香消玉殞,如今只能從宋代花鳥畫中睹其芳容。而同樣出現于宋代的寶相花,其真面目也是撲朔迷離,雖然在明清兩代還有人種過這種花,但到了現在,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世上原來真有此花。
現在人們經常拿來研究的“寶相花”,并非真花,而是一種傳統吉祥紋飾,與“搖錢樹”“聚寶盆”合稱“吉祥三寶”。其紋飾構成一般以某種花卉(如蓮花、牡丹、薔薇)為主體,中間鑲嵌著大小不同、形狀有異的其他花葉,在花心或花瓣基部,有排列規則的圓珠。形式上多采用“米”字形構圖,呈四向或多向對稱放射狀。這種紋飾最早流行于盛唐時期,經常出現在金銀器、壁畫、石刻、木刻、織物、刺繡等上面,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
而真實的寶相花,自清代以后便逐漸被人遺忘,在各種花卉著作中均未提及,喜歡種花養草的人,對這種花也是見所未見,更別提有誰種過這種花了。正因為如此,寶相花的真實身份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它來自何方?原產何處?屬何種植物?花姿、花色如何?與紋飾中的寶相花有何關聯?這些問題至今仍未有定論。

唐 鎏金寶相花紋銀蓋碗
寶相花產于成都 中原少見
因“寶相花”一詞在宋代才出現,比寶相花紋飾晚出,故有人認為,植物中“寶相花”,是因與寶相花紋飾相似才得名的,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寶相花紋飾的主體既有牡丹、蓮花,還有薔薇等花卉,植物中的寶相花與哪一種花相似呢?
辭典上,牡丹有“寶相”的別名,故有人認為寶相花有可能就是牡丹花,或是與牡丹相似的花。然而,這只是一種猜測,并無實據,且在古代的《花經》中,已標明牡丹是“一品九命花”,而寶相是“六品四命花”。顯然,寶相和牡丹是兩種不同的花。
宋人有幾首詠寶相花的詩詞,倒是提供了一些線索。如范成大有詠寶相花詩曰:“一架薔薇四面重,花工不肯費胭脂。淡紅點染輕隨粉,浥偏幽香清露知。”據此,《全宋詩》對“寶相”的注釋為:薔薇花,花白色或粉紅色。將寶相花等同于薔薇花,顯然也是過于武斷,因在《花經》中,已將寶相花和薔薇花區別開了,薔薇花的品級比寶相花略低,是“七品三命”。范成大是將寶相花比喻為薔薇,并沒有說寶相花就是薔薇花。
范成大詩中提供的最有價值的信息是:寶相花是藤本植物,須用棚架栽培,類似薔薇,花淡紅色,氣味幽香。這些特征,在其他詠寶相花的宋詩中也出現過。如董嗣杲有詩句云:“暗綠園林黃鳥靜,嫣紅籬落粉機明。”描寫園林中的寶相花在籬笆上開粉紅花。梅堯臣有詩句曰:“密枝陰蔓不爭開,薄紅細葉尖相斗。”描寫寶相花枝蔓繁密,葉細而尖,開紅花。
另外,宋詩還透露了寶相花的產地和花期。如李昉有詩曰:“寶相為嘉號,移根自蜀都。遠來還可重,他處更應無。嫩葉細裁綠,芳英勻抹朱。風流別花客,知道此花殊。”李至有詩云:“萬里移來種,成都至上者。貴人猶乍有,貧舍固然無。”可見寶相花是產于成都,后從成都移植于他處,為中原地區稀有花卉。李昉詩還描寫了寶相花葉細花紅的特征。董嗣杲有詩句曰:“縱矜百媚留春色,難壓群芳殿晚名。”梅堯臣有詩句曰:“開榮同此春,淡艷自生光。”均描寫寶相花是在春天開花。
寶相花是薔薇的姊妹花
在明人的記載中,寶相花的身份得到進一步明確。高濂《遵生八箋·四時花記》載:“寶相花,花較薔薇朵大,而千瓣塞心,有大紅、粉色兩種。”《群芳譜》在描述薔薇特征時說:“他如寶相、金缽盂、佛見笑、七姊妹、十姊妹體態相類,種法亦同。”說明寶相花與薔薇相似而不相同,其花比薔薇花大,花色有大紅、粉紅兩種,重瓣名品有“千瓣塞心”,栽培方法與薔薇一樣。明人張岱的《梅花書屋》也記載了在庭園中種植寶相花一事,書中說:“其旁梅根種西番蓮,纏繞如纓絡。窗外竹棚,密寶襄蓋之。”文中的“寶襄”,即“寶相”。張岱說,他在梅樹的樹根旁種植西番蓮,西番蓮像纓絡般纏繞在樹上,又在窗外搭竹棚種植寶相花,密密麻麻的寶相花,完全蓋住了竹棚,帶來一片陰涼。
在《紅樓夢》中,有兩次提到了寶相花。一次是第十七回:“賈珍笑道:‘老爺隨我來。從這門出去,便是后院,從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說著,又轉了兩層紗廚錦槅,果得一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寶相。”另一次是第五十六回:“李紈忙笑道:‘……怡紅院別說別的,單只說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還有一帶籬笆上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藤,單這沒要緊的草花干了,賣到茶葉鋪藥鋪去,也值幾個錢。’”據十七回校記:“薔薇寶相”,原作“薔薇芬馥”,從己卯本改。第五十六回注解:寶相——花名,屬薔薇科。可見在清代寶相花仍是很常見的,多用屏架、籬笆栽培。
整理一下上述詩人、學者、作家對寶相花的記載,可知寶相花確實存在過。它是藤本植物,在中國原產成都,花色艷麗,氣味芬芳,有單瓣有復瓣,是薔薇的姊妹花。具體是哪一種花,目前還不清楚。
通常來說,某種花草如果現在找不到實物,可以查找古代的寫實花鳥畫和植物圖譜作參考,如瓊花就在宋代花鳥畫中出現過。但遺憾的是,在歷代花鳥畫中,都找不到寶相花的倩影,藝術品中的寶相花,都是寶相花紋飾。唯一可以給我們提供寶相花直觀形態的,是古代的植物圖譜。如明代的《三才圖會》草木十二卷中,就有一張寶相花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寶相花確是藤本植物,花開五瓣,花姿優美。這幅圖雖是線描,也彌足珍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