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名稱:水墨傳家——謝國璋、謝海/李永清、李響作品展
主辦單位:
淮陰師范學院
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
中共淮安市委老干部局
淮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淮安報業傳媒集團
協辦單位:
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淮安市博物館
淮安市美術家協會
淮安市書法家協會
淮安市收藏家協會
淮安市廣告協會
淮安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
淮安市藝術品行業協會
淮安市藝術設計研究會
神州畫院
長江書院
清江浦區美術家協會
淮安市淮宣傳媒有限公司
淮安報業集團藝術館
淮陰藝術館
上海《美術天地》雜志
上?!端囆g地帶》雜志
上?;靥莆幕瘋鞑ビ邢薰?/p>
江蘇增力商貿有限公司
博思靈動咨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展覽組織機構
藝術顧問/周韶華 王贊
學術主持/左莊偉
展覽總監/王劍
策 展 人:呂明翠
參展藝術家(以年齡家庭為序)/謝國璋、謝海/李永清、李響
首席媒體支持/淮安市長江廣告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淮安市博物館二樓展廳
展覽時間:2018年10月17日-10月31日
開幕時間:2018年10月17日下午4:00(重陽節)
參展藝術家:

謝國璋
謝國璋簡歷
謝國璋,1944年生于天津,副研究員。先后工作于清江市工人文化宮、清江市博物館、淮陰市群藝館。曾任淮陰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淮陰市油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淮陰市中山書畫院副院長、神州佛光書畫院院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淮陰分校副校長。版畫、中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并多次獲獎,作品發表于國內外專業雜志及畫冊,并被國內多家美術館、紀念館、博物館收藏。主編《油畫大觀》、《全國印章精品集粹》等。
作品賞析

謝國璋--醉花陰---水墨紙本--137×51cm--2018年

謝國璋--趕集--水印套色木刻--1978年--江蘇省版畫展覽入選作品

謝國璋--猴說--水墨紙本--52×49cm--2018年

謝海
謝海簡歷
謝海,1970年生于淮陰,現居杭州、上海。畢業于江蘇省淮安師范學校、中國美術學院?!睹佬g天地》、《藝術地帶》雜志創始人,中國畫學會理事。
作品賞析

謝海-古董煙缸-墨筆紙本138cm×69cm-2012年

謝海--那時花開--彩墨紙本--68×34cm--2017年

謝海--聽鳥圖--彩墨紙本--68×35cm--1990年

李永清
李永清簡歷
李永清,1948年出生于江蘇響水,1968年畢業于淮陰會計學校(現為江蘇財經技術學院),同年下放沭陽五七干校灣河大隊插隊知青。1975年分配為清江拖拉機廠工會美術干事兼清江拖拉機廠書協副會長。1986年任淮陰市展覽公司總經理。1996年任淮陰市工商局廣告事務所所長?,F為淮安長江書院院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一級書法師。
作品賞析

李永清--鶯鶯聽琴--彩墨紙本--108×48cm--1983年

李永清--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水墨紙本--90×88cm--2018年

李永清--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水墨紙本--60×128cm--2018年

李響
李響簡歷
李響,1973年生于江蘇沭陽,現居淮安、南京。畢業于淮安師范學校、香港大學。江蘇省淮安市長江廣告公司董事長、江蘇省廣告協會副會長、淮安市廣告協會會長、淮安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作品賞析

李響--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水墨紙本--20×30cm--2018年

李響--荷塘--水墨紙本--43×33cm--1988年

李響--課臨老缶意--水墨紙本--32×35cm--2018年
名家點評
賀詞
文/王贊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犢之情。奉行孝道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由中共淮安市委老干部局、淮安市文化局、淮安報業傳媒集團、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水墨傳家——謝國璋/謝海、李永清/李響書畫作品展”是一場立足于家庭、傳遞文化正能量的展覽。在當今社會,書畫藝術不能關起門來只做象牙塔的、小圈子的學問,也要有濟世情懷,弘揚孝道親情,讓慈孝土壤流芳滴蜜、讓慈孝種子落地生根也是當代藝術家用真誠和責任輸出的價值觀之一。
隨著中國社會進入快速轉型期,人們對于傳統孝道的理解發生改變,甚至出現了“孝”被淡漠、無視的現狀。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展覽和配套學術活動通過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展覽、出版、傳播的方式多層次、多渠道推出,講好忠孝“新故事”,喚醒更多人對于忠孝的關注,使忠孝理念內化于心,使其具有更強大的文化“滲透力”。
忠孝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是全球華人最具認同感的傳統美德,穿梭于他鄉和故鄉的謝海、李響邀約策劃團隊挖掘“孝”字內涵,圍繞“家風、家訓、家學”進而感恩時間賦予了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財富,高舉向善大旗,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書畫作品本身。
祝這個有溫度的、深含血脈情深的展覽圓滿成功!
希望這個展覽喚起民眾的拳拳孝心!
(王贊,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序
文/左莊偉
我的藝術人生啟蒙于淮陰實小,因此藝術血脈使我十分關注淮陰(現淮安)書畫家和他們的藝術成就,當我欣聞淮地著名書畫家謝國璋、謝海和李永清、李響欲舉辦以“水墨傳家”為題的書畫展時,格外親切高興。
在中國書畫史上,丹青的家傳承繼佳話常被世人傳頌。遠推東晉書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唐人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史稱大小李將軍;明吳門文征明與文嘉,世人皆知;近舉傅抱石家有子小石、二石和小女益瑤;李可染家有胞妹李婉,子小可、李庚;潘天壽、潘公凱父子,等等。如今,淮安書畫界的謝家、李家父子書畫展問世,亦表明了這樣血脈融入藝脈的“老子英雄兒好漢”傳統。
血脈基因與文脈基因的傳承是有科學根據的,丹青傳承既有生理基因,更多是后天的父親榜樣和兒女的耳濡目染造就。由于時代的變遷,藝術環境不同,當今藝術理念紛繁多元,即使父子也有同異,總是在子承父業的過程中依各自人生觀、藝術觀、藝術的審美取向不同而轉向個性化。
國璋和永清先生出生于上世紀40年代民國末年,成長受教育于新中國成立之后,而他們之子謝海和李響均出生成長于時代變遷激蕩和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父子兩代人由于所處時代不同,所形成的人生觀、美學觀和藝術觀都不盡相同。如果說父輩從藝是服從革命和服務社會大眾,而作為“畫二代”的小謝、小李治藝更多的是從藝術本體去探索研究,從主觀出發對藝術內在精神探究和表現對藝術形式美的表現關注,走現代藝術之路,在繼承和革新中更多關注主觀創造,淡化藝術的社會功能,這些與其父輩藝術家是不同的。這群“畫二代”年輕藝術家童年受過父輩言傳身教,但后來更多接受現代學院的規范中西結合藝術理法教育:在他們成家(藝術家)立業(藝術專業)之后,毅然、自然漸離父輩的影響,專注自己各自的人生道路和藝術道路,我們從國璋與子小謝的藝術作品中更是明顯見得。
國璋和永清先生的書畫藝術已著名江淮一方,以成就影響一方書畫發展,而他們的后輩謝海和李響則走出江淮。李響往來于省城,而謝海作為年輕美術理論家、畫家和媒體人,積極活動于江、浙、滬,并轉向京城,擴展全國,成為當今畫壇的后起之秀。他作為承繼傳統繪畫的表現精神與西方現代的表現藝術理念相結合,堅持傳統筆墨大寫意語言與西方抽象藝術表現語言相結合創造一種個性鮮明的圖式與獨特的水墨語言,活躍于南方畫壇。在現代年輕畫家中有著導向影響,這是難得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