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打造中國藝術界巡展第一品牌
理念:藝術共享經濟引領者,藝術產業融合新平臺
目標:讓藝術家成名,讓企業家受益
效果:藝術家滿意,企業家滿意,政府滿意
2017年巡展:成都、山東威海、太原、山西河曲、湖南湘潭、江蘇宜興、西寧
2018年巡展:浙江金華、浙江浦江、山東青州、天津、河北海興

徐豪,男,1963.6生,安徽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美院高研班導師,農工黨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農工黨蚌埠市書畫院院長,蚌埠市美協副主席。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蘇州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齊白石藝術館、古元美術館、江蘇美術館等有收藏。出版有《徐豪作品》、《學院派精英---徐豪作品集》、《“心跡·墨象”徐豪作品集》、《現實與藝術的演繹》、《徐豪國畫人物作品集》、《徐豪水墨人體》、《劉大為工作室徐豪作品集》等專業著作。

筆墨豪情——徐豪國畫作品專家點評
文/杜大愷
看自己要看出長短,因而有取舍;看世界要看出清濁,因而貼近時勢。藝術一方面十分的個人化,另一方面又十分的世俗化,對于藝術,所謂成功即意味著在這兩方面獲得平衡,但這些說說容易,真正踐履且臻于完美者,誠亦寥寥,這對于藝術家,近于宿命。

這幾年,徐豪極刻苦,孜孜于蚌埠與北京之間,畫得多,想得亦多,日益精進,朋友間說起來都是嘖嘖稱贊的。我曾說名字或有隱喻,徐豪的畫就如他的名字,豪壯曠達,有力量,充滿張力,與時下習見的柔靡單薄、近于病態的畫中形象不同。其作品用筆用色大氣,構成感、形式感強,繪畫語言獨特,國內用水墨直接寫生有此表現的不多。

目前,我們看到中國畫家對中國畫的發展,在資源拓展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過去我們常常把設計和繪畫對立起來,把它們之間劃清界限。今天徐豪的畫展,我們可以看到,21世紀面對一個城市環境以及使用各種各樣的物品,他們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影響力,這樣的互動的關系,今天有這么大的成就,他們常常對設計有很好的研究。

我覺得徐豪獲得這樣的成績主要來源于他的勤奮,大家今天看到的只是他近幾年內完成作品的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能從他的總量和這個展覽作一個比較,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展覽背后有多大的勞動量。就是說,中國人物畫進入21世紀以后,特別是對繪畫語言的突破,像徐豪這樣中青年畫家都在做卓有成效的探索。從徐豪的作品,看到他探索的軌跡,中國人物畫不是一個不可超越的狀態、一個巔峰的狀態,非常期待徐豪包括像徐豪這樣的中青年畫家,在今后的創作中間,為中國人物畫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每位藝術家在他的一生中,題材都有傾向性,特別是在一個人一生中某個時期,特別關注某一方面,徐豪在這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中國畫以人物論,近代以來,徐悲鴻、蔣兆和之后似乎一直處于步履蹣跚的狀態,近幾年始有極個別年富力強者銳意突圍,令人刮目相看。但就一個時代的祈望言之,仍不免急促之感,亦如中國文化其整體地轉型仍處于破局之中,這幾乎已成為共識。中國畫亦為這一格局所囿,徐豪身在其中,希望能“只緣身在此山中”,得“識廬山真面目”。屆徐豪個展開幕之際,呈上這幾句話,以與徐豪共勉。

徐豪的努力是很自覺的,我贊賞他的選擇,倘若他能堅持他的勤勉,他的未來會有奇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