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央美術學院(微博)、寧波大學和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著名藝術家、教育家徐仲偶教授“歸去來兮——徐仲偶作品巡回展(成都)”將于2018年10月13日至10月25日在四川美術館舉辦,其中展覽開幕式將于10月1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舉行。
作為從四川山水中走來的藝術家,徐仲偶先生十分重視這次即將在家鄉舉辦的作品展,在他心中,“歸去來兮”這四個字的意義與四川是為緊貼的,因為四川這片土地孕育了他的藝術人生。1978年,徐仲偶先生從一名小學教師變成了四川美術學院版畫專業的學生。在大學那四年,憑借先天的學習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漸漸在同代人里脫穎而出。1981年,他與同窗好友劉楊合作的油畫《鄉情》被文化部選送到法國,參加了巴黎春季藝術沙龍展。1982年,他的畢業作品《生生不息的土地——川西壩子》在進京參展的途中便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后來又被大英博物館收藏。至今,四十年歲月早已流去,他依然認為,四川就是自己藝術之路的開端與靈感所在,是自己內心珍愛的一片寶地。

《抬舉》,1989年,88*83cm,綜合材料

《自纏》,1994年,74*69cm,綜合材料
西方藝術涌入之后,徐仲偶先生開始思考中國藝術如何走向現代,并通過幾十年的藝術創作實踐,形成了“間的美學”觀念。其一,因時間變化,他觀察到,當今時代下,大到國與國之間,小到人與人之間都因互聯網構成了新的交叉動態關系,以往單一的線性思維已不再適應如今不斷發展中的世界格局與社會關系。在感受到動蕩之后,他認為若要尋求一條能更好地通往和諧的途徑,就需要把握好相對與極端之間的尺度,構建互相對話、理解、平等的局面;其二,因空間變化,他一直關注著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碰撞,提倡互動互生的重要性,堅持嘗試從兩者之間汲取藝術表達新的可能性,他將西方極具表現特征的藝術元素融匯到東方的意象之中,一次又一次達成了對傳統藝術空間視覺審美經驗的顛覆,賦予中國藝術以當代意義。

《土地》,2004年,120*120cm,木刻版畫

《心象山水—丘壑》,2011年,488*244cm,黑白木刻
多年來,徐仲偶先生還一直要求自己保持著對時代、對技術的敏銳度,從早期的《青龍鎮》到《榫卯系列》、《核桃系列》,再到近些年各式的《名義系列》,展現著他從文學思維慣性轉變為多維視覺認知的探索意識,這些作品中每一步的前進都是他不斷思索當下環境、審視自我認知的精神體現。
據悉,此次成都展分為1F-1、1F-2和2F-1三個展廳,將展出徐仲偶先生110余幅藝術作品,包括書法系列、水墨系列、花鳥系列、自然法則系列和互聯網系列等,其中一層的兩個展廳主要以大尺幅的黑白木刻作品為展示重點,二層的展廳則以其探索性意味較強的綜合材料系列作品為展示亮點。通過本次展覽,相信觀眾能從中真切感受到徐仲偶先生所帶來驚人的藝術感染力,以及他對故鄉四川的深厚情誼。
文 / 陳寧

《縫》,1994年,65*65cm,木刻版畫

《牽》,2003年,65*65cm,木刻版畫

《由外爆轉入內爆—互聯網黑客》,2009年,244*122cm,黑白木刻

《以工業的名義—桃色事件》,2010年,360*120cm, 黑白木刻

徐仲偶簡歷
1952年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前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版畫院副院長,寧波大學潘天壽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2004年受邀為美國馬里蘭州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被巴爾的摩市政府授予終身榮譽市民。
2005年受邀為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完成巨幅肖像,現作品被美國德克薩斯州布什總統圖書館收藏。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
獲全國第十屆美術作品銀獎
獲全國第十一屆版畫展銅獎
獲全國第十七屆版畫展優秀獎
獲文化部魯迅版畫創作獎
獲波蘭國際版畫雙年展獎
個人展覽:
1989年,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重慶
1994年,馬里蘭州藝術學院,美國巴爾的摩
1994年,徹登漢姆藝術中心,美國費城
2002年,世界畫廊 ,中國香港
2006年,費賴拉辛美術館,德國費賴拉辛
2006年,奧斯陸中國盒畫廊,挪威奧斯陸
2010年,Art bv berchtoldvilla salzburg,奧地利薩爾茨堡
2011年,煙臺宇辰美術館 歐洲印象,山東煙臺
2012年,漢諾威銀行,德國漢諾威
2013年,煙臺宇辰美術館 歐洲印象第二回,山東煙臺
2017年,紀念潘天壽誕辰120周年“歸去來兮”徐仲偶作品巡回展,浙江寧波
2018年,“歸去來兮”徐仲偶作品巡回展,浙江杭州
聯 展:
1981年,中國藝術展,加拿大多倫多
1982年,法國巴黎春季藝術沙龍展,法國巴黎
1997年,波蘭國際版畫雙年展,波蘭華沙
2000年,法國文化部舉辦“1960 — 2000中國紙上藝術展” ,法國巴黎
2000年,青島國際版畫作品雙年展,中國青島
2002年,新視覺藝術作品展,德國勞巴克
2003年,北京國際版畫作品雙年展,中國北京
2003年,大英圖書館舉辦“1980 — 2000中國當代版畫藝術展 ,英國倫敦
2005年,北京第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北京
2006年,中國當代學院版畫展 ,中國深圳
2006年,藍色的布列塔尼 ,法國雷恩
2007年,藍色的布列塔尼 ,中國成都
2008年,深圳第二屆當代學院版畫精品展,中國深圳
2009年,桃源路上行,中國北京
2009年,魯依斯市政藝術中心,德國魯依斯
2009年,斯蒂爾維爾克?托爾畫廊,德國杜賽多夫
2009年,21世紀中國黑白木板畫展,韓國首爾
2009年,新中國美術60年,中國北京
2009年,中國現代版畫展,加拿大多倫多
2010年,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中國深圳
2012年,假如明天來臨,中國古代版畫與當代版畫名家邀請展,中國北京
2012年,成都畫院 今日大雪,四川成都
2012年,中日友好交流展,日本東京
2013年,桃源路上行二 ,中國北京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展,中國北京
2013年,ChiFra中法藝術交流展 ,法國巴黎
2014年,ChiFra中法藝術交流展,中國北京
2016年,“從中國出發”藝術展,日本奈良
2017年,“絲路追夢”心象源社四人作品展,日本東京
收 藏:
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費城徹登漢姆藝術中心,美國費城
馬里蘭藝術學院,美國巴爾的摩
英國木板基金會,英國倫敦
大英博物館,英國倫敦
母愛之橋基金會 ,英國倫敦
北京國際雙年展組委會,中國北京
美國駐上??傤I事館,中國上海
弘毅投資,中國北京/上海
寧波美術館,中國寧波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北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