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主題
《繽紛若素》-井慶昂2018中國畫新作展
主辦單位
山東省滕州市文廣新局
山東省滕州市文聯
河北省中國畫學會
安徽省中國畫學會
秦皇島美術家協會
協辦單位
南京中閏漢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硯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安徽漢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安徽省馬鞍山市徽府山房藝術館
安徽省宛陵美術館
承辦單位
山東省滕州市王學仲藝術館
山東省滕州市文化館
山東省滕州市美術館
微山縣德和軒文化藝術中心
學術媒體支持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卓克藝術網
中國在線藝術網
總策劃人
鄭學良
展覽時間
2018年9月28日至10月3日
地址
山東省滕州市塔寺街20號
王學仲藝術館

井慶昂,1973年生,河北威縣人。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秦皇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視覺傳達教學部主任、專業帶頭人。
作品獲獎:
1、2005年,獲第16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代表大會美術特展金獎;(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
2、2009年,獲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優秀作品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3、2012年,獲第五屆中國工筆畫展優秀作品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4、2007年,獲河北省文化廳、民政廳雙擁畫展一等獎;(河北省文化廳、民政廳主辦)
5、2007年,獲河北省“第二屆美術振興獎”;(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美術家協會主辦)
6、2002年,獲全國第五屆工筆畫大展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7、2004年,獲“河北省燕趙群星獎”三等獎(河北省文化廳)
8、2009年,作品《粉墨情懷》獲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河北省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河北省文 化廳、河北省文聯)
9、2009年,被評為秦皇島市第二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秦皇島市文聯)
10、2006年,被評為秦皇島市首批“四個一批”人才(秦皇島市委宣傳部)
11、2008年,獲秦皇島市“文藝創作年”創作成果二等獎(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秦皇島市文聯)
12、2010年,獲秦皇島市“文藝繁榮獎”一等獎(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秦皇島市文聯)
13、2012年,獲秦皇島市“文藝繁榮獎”二等獎(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秦皇島市文聯)
14、2012年,獲秦皇島市首屆青年美展一等獎(秦皇島市文聯)
作品參展:
1、2009年,參加全國第三屆青年美展;(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2005年,參加2005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
3、2007年,參加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
4、2003年,參加全國第二屆人物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5、2005年,參加全國首屆寫意畫大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6、2006年,參加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7、2011年,參加第七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8、2004年,參加2004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9、2003年,參加全國首屆當代花鳥畫藝術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10、2006年,參加全國中國畫百人提名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11、2005年,參加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12、2006年,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13、2005、2006年參加中臺藝術交流展
14、2006、2008、2010年參加中韓藝術交流展
15、2012年,參加河北省美術名家十人聯展(黃山市政府、東莞市政府、河北美協主辦)
16、2012年,參加2012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北京后街美術館)
17、2014年,舉辦《戲墨——井慶昂山水、戲曲人物畫展》(河北畫院、河北國鼎美術館)
18、2015年,舉辦《繽紛若素——井慶昂山水、人物畫展(合肥站))》(合肥市文聯、久留米美術館)
19、2016年,舉辦《繽紛若素——井慶昂山水、人物畫展(涇縣站)》(中國宣紙集團、安徽宛陵美術館)
18、2015年,舉辦《繽紛若素——井慶昂山水、人物畫展(馬鞍山站)》(馬鞍山市美術館)
20、2016年,舉辦《繽紛若素——井慶昂山水、人物畫展(周口站)》(周口市文化局、文聯、國風藝術館)
21、2017年,舉辦《繽紛若素——井慶昂山水、人物畫展(濟寧站)》(濟寧誠毅軒藝術館)
22、2017年,舉辦《繽紛若素——井慶昂山水、人物畫展(宣城站)》(宣城市文聯、安徽宛陵美術館)
出版專著:
2008年,出版畫冊《名片2008----井慶昂》
2012年,出版畫冊《70后中國實力派名家----井慶昂》
2013年,出版畫冊《中國當代大寫意藝術家---井慶昂作品集》
2015年,出版專著《河北民間美術 戲曲人物造型》
發表論文:
論文及作品發表于《美術》、《美術研究》、《美術觀察》、《國畫家》、《藝術百家》、《中國書畫報》、《中國成人教育》、《作家》、《山花》等國家級一級核心期刊。
項目研究:
2013----2015,主持河北省委宣傳部基金項目《河北民間美術形式中的戲曲人物造像研究》

《北戴河》50x50cm
我生有涯愿無盡 心期填海力移山
——記井慶昂先生的文心與畫品
文/李福成
慶昂是我非常敬重的同道好友。他為人正直、厚道,才華橫溢而又隱大顯小,有著典型文人藝術家的品格,是位書卷氣很濃的知識分子型畫家。
我和慶昂年齡相仿,所以我們聊得來,也談得多。我們全部的談話都是圍繞著藝術及其相關的內容展開。在學習藝術和把握藝術的方向上我們往往遇到幾近類同的問題與困惑。慶昂是一個非常容易激動且又喜歡安靜的人,我們時常為一個藝術上的問題喋喋不休的爭論,有時都會面紅耳赤。但只要他靜下心來畫畫看書,又有非比尋常的理性與深入。動時他是真正的藝術家風格,言辭激越,舉動夸張;靜時的他又宛若羅丹雕刻的思想者,悶悶地深吸著煙進入了禪定般的沉思。我們都秉承了“大美術”之宏愿,并不斷地在踐行它。我們彼此間相互砥礪,為共同的藝術理想而苦干著,堅守著。我們都極為尊重各自的藝術的興趣,也同時尊重對方的藝術興趣,共同前進,惺惺相惜十余年。

《草原的風》50x80cm
慶昂精力充沛,讀了許多書,畫了很多畫,他有一個強勁的“胃”,善于消化。他一直恪守著“藝術源于生活”的原則,十數年壯游祖國的南北東西,所畫的水粉、水彩寫生,油畫、水墨寫生,量質豐厚,元氣淋漓,呈現出驚人的才氣與功底。論其特質,一是觀照把握的主動,二是手法的洗煉,三是局面與氣勢的營造讓人倍感胸中格局很大。他對景寫生,能姿意操縱而不違寫生之道,著眼大體,無懼紛雜,遍攬細節,不落瑣屑。舉凡遠疇近樹、花草叢枝、人群動態等,均可放膽描繪,取舍自如。凡是經常寫生的畫家,便知此為寫生之難事,非“主動”不可為也。而在景物紛繁間,他總能處理妥貼,主次儼然,此端賴其“提煉”之功。尤為可嘆的是畫中無比豐沛的豪情。置身山間他必會興致勃然,務盡登高望遠之勝,于是對景四顧,胸次浩蕩,惟恐不得闊大。

《草原牧放圖》50x80cm
大致說來,慶昂之繪畫觀是多極而綜合的,他在水彩、油畫、水墨及各種新舊媒材間往來無礙,既多且雜,而又能專精于水墨畫的創作。他精力彌漫、身體力行,天性達觀、積極,是一位雄心勃勃,始終高懸理想的人,是一位隱大顯小,遠離世俗的人。令人欣慰的是他引水彩之法以入國畫,建立了具有鮮明當代性的中國式的話語系統。他對水墨藝術有著獨到的認識,尤其是對運線的氣韻和筆墨的衍生關系見解深刻,因此他的繪畫風格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已經彰顯出獨特的個性。他所追求的繪畫境界高遠,意圖在點、線、面的疏影橫斜中架構一個富有人文氣息的意象世界。尤其是他的山水和近兩年畫的戲曲人物,在點線、塊壘之間的運籌均可窺見此種倪端。 慶昂的畫作亦是其文心之寂照。作為一個藝術家,他一直不知疲倦的走在水墨畫創作與探索的路上,這條路是一條屬于慶昂自己的路。他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由工筆至大寫意,題材廣,品類多。他的畫生機貫注到每一個角落,山石,花鳥,樹木,林泉,甚至是字與印之間,都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生命張力,不僅有形物如此,就是空白之處也存在著一種生命的張力,仿佛一切有形物和無形的空白都是從紙上自然生出的,最終是有生命的畫面覆蓋住了無生命的紙。他的畫皴擦點染,千筆萬筆源于心中意氣;干濕濃淡,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他在繪畫語言中所作的努力使他的大寫意水墨具有強烈的精神理想價值,是對人性的崇敬感和對人類人文歷史普遍價值最具敬意的回顧。在這個時代,人類價值所受到的巨大挑戰在于人的一些根本價值——愛,正直、未來感和存在的意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他一直努力去做的是使繪畫與人性的中心價值統一起來,使繪畫成為重要的存在。在這精神荒蕪的時代,人類內心渴望的就是這些偉大的藝術,她能夠在人們的生活之中起到更大的精神支撐作用,藝術依然能夠反映人類所應有的那種自信、偉大以及人的所有光明的價值部分。他認為,通過感受形式意味,可以找回通常由宗教才能找回的終極真實感,從而減少人的物欲,清除人的邪念,凈化人的心靈,實現寰宇間的和諧。

《草原秋色》50x80cm
慶昂沉醉于藝術里不愿出來。他曾說繪畫是用生命去做的,玩是玩不出來的,須有試圖吞吐古今,兼容中西的熱情和遠大抱負;需時刻把握心態,時刻放棄名利,一以貫之,將兒時的夢想進行到底;需以此為樂而不以此為功,以此為游而不以此為獲。這是他對自己藝術生命存在的終極意義的旁白。
慶昂還對社會有著深切的人文關懷。他知古通今,博學謙虛,成為很多年輕藝術家心中的精神楷模。他常常與人說相對其它勞動來說繪畫藝術更具有理想色彩,每個學藝術的也應充分認識藝術在整個社會中的獨特作用,要錘煉自己的情感,學會怎樣在理想主義前提下規范自己思維、行動和創作。同時提升自己對社會的關注,對社會民眾的關懷。他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這一點上與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意識相合。

《草原上的琴聲》50x80cm
我和慶昂老早就有個約定,我們在各自的藝術追求中,堅決摒棄繪畫的世俗化因素,我們創作的作品不是以普遍的美去慰問普遍的心靈,這是我們對當代作為普遍精神價值失落現象的一種回應。像弘一法師、黃賓虹、吳大羽、巴爾蒂斯等大師是我們的楷模。我們在這些年的作品中尋找繪畫的恒久存在與人性的崇高精神,選擇并實踐一種最為高級的造型方式和繪畫語言來傳達這種精神。我們在自己的畫中實現繪畫曾有過的令人尊敬的特征。我們所做的努力并不是為了創造與這個世俗世界等同價值的東西,而是更為深遠的具有普遍性崇高價值的東西,我們把目光投向東西方文化的總體歷史并從中獲得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這些作品要讓那些有良知,有真知,懂真理的人們去流傳,使眾多麻木的心靈在震撼中復蘇,在這個精神沒落的時代開啟那偉大精神的存在感。我們以自己的藝術方式來輕蔑人性的普遍世俗化和墮落。
最后引用張載的一句話來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藝術上慶昂有這樣的情懷,有“心期填海力移山”的大愿。我深信他和像他一樣的同道能開啟一個新的崇高的時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