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李宏斌,1962年生,職業畫家,山東魚臺人,定居邢臺。1986年師從當代中國畫壇著名工筆人物畫家、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何家英,1990年畢業于河北師大美術系,2013年進駐中國宋莊畫家村。
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一點點;大臉盤、細脖頸、頭戴牡丹長發辮,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古典與現代相結合,虛幻與真實相互襯,內斂和夸張相融合。“她”是畫家李宏斌油畫作品“二妞”系列里面的主人公。
“二妞系列”重在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李宏斌將自己作品進行定位的重要標志。在創作中,李宏斌用初心、赤子心和匠心,探索出了一種把西方油畫的色彩、構圖和敘事關系與中國工筆畫的線條和寫意的筆法相結合,并且融合年畫、剪紙、國畫等元素的中國式油畫的新藝術形式,獲得了業內人士的贊許和收藏家的喜愛。
不忘初心:創作“二妞”,探索中國式油畫
“二妞”系列的第一幅作品是《捉福》,于2012年問世。關于這幅畫的寓意,李宏斌解釋說,“蝴”與“福”諧音。民間有捉到蝴蝶就是捉到福的說法,這象征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捉福》
李宏斌說,其實“二妞”系列這個夢,在他心間藏了20多年。
1986年,李宏斌有幸成為當代中國著名工筆人物畫家、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何家英的學生。之后,他不僅在技法上突飛猛進,他還認為“術業有專攻”。所以,當代人物畫成了他繪畫的主要方向。
1990年,“二妞”的雛形開始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但是,那時的人物形象還比較模糊,而且用什么表現手法,人物和背景如何協調都還沒有確定。
后來,李宏斌雖然也去體驗生活,但他也需要養家。所以,畫“二妞”的夢就漸漸地擱置了。
“后半生,一定要把心中美好的東西畫出來,對自己有一個交代”。2009年,李宏斌心中的夢像一團火焰,再次燃燒了起來。
這一次,他要做一名職業畫家。
從那之后,太行山美麗的小山村成了他體驗生活和進行藝術創作的地方。他和老鄉們同吃同住,感受他們的樸素情懷,探索生活的真諦。
李宏斌說,善良、勤勞、樸實是中國北方鄉村女子的特征。在他的印象中,很多家庭里都有這么一個女孩兒,大人們不喚她名字,而是叫她“二妞”。這個愛稱讓人倍感親切,所以他也將畫中的女孩取名為“二妞”。
李宏斌喜歡油畫的色彩豐富和立體質感強。但是在創作中李宏斌發現,如果單一用油畫寫實的風格來表達“二妞”,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在不斷地摸索中,李宏斌在油畫中成功運用了工筆重彩的工整細密和敷設重色的繪畫技巧,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開拓了油畫藝術新形式。
赤子之心:三次進京,天命之年選擇北漂
用后半生作畫,李宏斌是認真的。
“二妞”系列問世以后,李宏斌覺得更重要的是走出去。因為,一方面他想了解“二妞”是否可以被大眾接受?另一方面,也他也想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藝術創作水平。
北京宋莊作為藝術區是北京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藝術家群落。那里臥虎藏龍,高手云集。
李宏斌向家人說出了自己想去宋莊的想法。他的妻子知道他一直有這個夢想,所以全力支持。她對李宏斌說:“去吧,我們支持你,家里的事兒就交給我了”。
2012年8月的一個深夜,李宏斌坐著火車,獨自來到了北京。一到宋莊,他就迫不及待地去美術館和畫廊“推銷”自己,向館長和工作人員展示自己作品的照片。
“就像讓老師檢查作業一樣,心里沒底兒,忐忑不安”。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李宏斌如是說。
有一次,李宏斌來到了國中美術館,館長看了他的作品,贊嘆畫風獨特。并且,他還熱情地邀請李宏斌參加下個月的中法藝術家聯合畫展。
一句話讓李宏斌懸著的心落了地,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了邢臺。
一個月后,李宏斌又一次在夜里坐著火車進京了。這次他帶了《草原之夢》《暮歸》《雞生蛋》三幅“二妞”系列參展作品。讓他意外的是,這三幅作品竟然全部被藏家收藏。他說:“沒想到‘二妞’那么受歡迎,這再次堅定了自己在北京發展的信念”。

《暮歸》
2013年7月6日那一天,李宏斌記得格外清晰。因為,那不僅是他第三次來到北京宋莊,而且從那天起他還成為了一名“北漂”。那年他51歲。
“為省下住宿費選擇坐夜車,在樓道里搞創作,甚至在樓道里睡過覺”。李宏斌告訴記者,“北漂”的生活很艱辛,但是家人的支持、鄰居們的關照、業內人士的認可讓他始終堅守永遠不放棄的信念。
匠人之心:精益求精,畫作限量賣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宏斌結識了我國著名油畫家傅澤南。他評價李宏斌的作品,既具野獸派的色彩,又有民族之特色。豐富的想象力,使其作品既含蓄又浪漫,既內斂又夸張。唯美主義的滲透,又使其作品充滿著寧靜和溫暖。
傅澤南對李宏斌的作品欣賞之余,還邀請他在自己的美術館開個人畫展。
業內人士都知道,傅澤南對繪畫作品有著嚴格的要求,在他的美術館開個人畫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面對這一邀請,李宏斌覺得“就像做夢一樣”。
就這樣,2014年6月,李宏斌來到北京還不到一年,就在傅澤南美術館舉行了“二妞”系列作品展,而且參展的30副作品都得到了收藏家的賞識和青睞。然而,就在他們爭相要收藏他的作品時,李宏斌卻說只售出其中三幅。
“別人都嫌賣得少,你怎么還限量賣”?人們不解。
“我創作周期比較長,因為每幅作品都需要用心、用時間去一遍一遍不斷地打磨。這樣做是對作品負責,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喜歡我的作品的人負責”。這些參展作品傾注了李宏斌大量的心血,面對大家的疑惑,他說出了對作品割舍不下的原因。

《有鳳來儀》
一位收藏家說,他就是喜歡這種既喜慶又溫馨的繪畫作品,希望自己可以收藏幾幅。幾經溝通,李宏斌才答應了下來。
守住匠心,行得更遠。2017年9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文化之旅走進老撾。當時僅有20名中國藝術家參加并進行文化交流,李宏斌名列其中。

左一:李宏斌
在作品《二妞》前,李宏斌向老撾建國全國陣線總理兼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常委賽宋馮·豐必涵表述,中國的“二妞”像老撾的女孩一樣,都是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姑娘。 這幅畫寓意著,在“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下,中老兩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一定可以實現。在此次的文化之旅上,李宏斌被授予“中老文化友好使者”勛章。
在宋莊的這幾年,李宏斌的繪畫語言更加豐富,繪畫風格日臻成熟,不僅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還受到了收藏界的熱捧和喜愛。回首自己的追夢之路,李宏斌告訴記者,只要有心,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