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啟明《 獅子山 下》,鉛筆紙本,1987年作,37 x 45 公分
天成國際將于9月29日至10月5日舉行“歲月筆記——江啟明的香港印象”,展出共30幅江啟明的香港寫生,作品可于現場洽購。

江啟明, 1932 年生于香港,為知名藝術家和教育家。江啟明精通鋼筆及鉛筆速寫、水彩、油彩及版畫等多種媒介,風景寫生尤其聞名。
多年來,江啟明以細致的筆觸,描繪了不少香港的街道,他的作品不僅是當代藝術,更記錄了香港風貌、生活百態和歷史變遷。江啟明出版了逾六十冊繪畫著作,作品曾多次于世界各地展出,其畫作于2016 年獲香港郵政制成特別郵票,畫稿更獲前港督衛奕信爵士和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贊賞,并珍藏于前香港督憲府(現為香港禮賓府)及英國首相府圖書館。
天成國際董事總經理汪潔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籌辦是次展覽,呈獻江啟明于 1950 年代至今所繪畫的鉛筆素描及水彩作品,取景地點包括獅子山、山頂、石硤尾及前尖沙咀火車總站等。無論是香港地標或大街小巷,每幅畫作都流露出藝術家對香江的文人情懷,盛載著歲月的筆跡。天成國際希望能為藏家們帶來別具收藏價值的藝術作品之余,亦為保存珍貴的歷史盡一分力。”
精選作品

江啟明《獅子山下》 鉛筆紙本 1987 年作 37 x 45 公分
獅子山是香港著名的地標,形狀像蹲伏的雄獅。香港開埠前,獅子山山坳為來往九龍及新界之必經通道,山麓下是一些農戶與農田,1950至1960年代開始興建大量木屋,時移世易,木屋區已變成一幢幢新型住宅。獅子山可以說是見證了香港的變遷,特別是 1970 年代膾炙人口的電視劇《獅子山下》,便刻劃了當時普羅大眾為生活打拼的面貌。江啟明以樸實的風格描繪出獅子山 1980 年代的風貌,從藝術角度紀錄了象征香港奮斗精神的地標。

江啟明《石硤尾村(前)和白田村(后)》 鉛筆紙本 1953年作 37 x 45 公分
江啟明筆下的景物,很多已被時代巨輪吞噬,石硤尾便是其中之一。此幅素描創作于 1953 年,剛好是同年圣誕夜石硤尾寮屋區大火發生之前。當晚,石硤尾白田村有住戶燃點煤油燈時燒著棉被,由于房子設計簡陋,加上以木材制作,火勢乘風迅速蔓延。大火波及多個木屋區,逾 2,500 間木屋燒毀,5 萬多名居民頓失家園。時至今日,石硤尾邨已演變成新一代的公營房屋。江啟明以敏銳的觸角融情入景,實在地表現出六十多年前石硤尾的一景一物,細致如田地里耕作的農人,亦刻劃得絲絲入扣,歷史盡現眼前。

江啟明《西環太白臺》 鉛筆紙本 1970 年作 37 x 45 公分

江啟明《尖沙咀火車總站》 鉛筆紙本 1972 年作 37 x 45 公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