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運動(油畫) 155×236厘米 1951年 周令釗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周立釗
人物名片
周令釗,191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縣。1948年應徐悲鴻聘請任教于北平國立藝專,曾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民族畫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水粉協會會長、全國郵票設計評審委員等。代表作有新中國的第一張海報《復活》,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歷史油畫《五四運動》等,參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的總體設計并獲多項榮譽。
周令釗這個名字也許并不為公眾所熟知,但關于他設計或參與設計的作品在中國卻無人不知,從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到代表國家形象的莊嚴國徽,從兒時記憶中的少先隊隊旗到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向富強的第二、三、四套人民幣……這些以國家名義發布、為國家代言的作品都是出自這位百歲老人之手?!爸袊佬g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侯一民曾這樣評價:“在中國,沒有哪一位藝術家像周令釗先生那樣,把戰爭洗禮與藝術創造結合得如此完美,并具有如此眾多的國家級設計藝術成就;也沒有哪一位藝術家像周令釗先生那樣,對藝術領域的多種門類同時具有這樣深厚的造詣并取得如此崇高的成就……這樣一座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的高峰,不言不語,卻橫空屹立。”
藝術之路即革命之路
1919年5月2日,在湖南平江縣一處山水環抱的老宅內,周令釗出生。對于兒時的生活,周令釗至今仍然有著清晰的記憶——汨羅江上的帆船、山上的古塔和鄉間的奔馬,凡目之所及的風景都成為他日后寫生的對象。1932年,13歲的周令釗考入湖南長沙華中美術??茖W校,師從汪仲瓊、雷恭甫、陳國釗等先生,在他們的教導下如饑似渴地潛心學習。但是,不久,單純的求學生涯卻因生活壓力被迫中斷,為了補貼家用,周令釗經同學介紹去長沙的中國國貨公司做廣告設計。誰也想不到,這個當時畫著日用品廣告的瘦小男孩,日后竟會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設計第一人。
七七事變之后,戰火在全國迅速蔓延,懷著堅決抗日、誓死救亡的決心,周令釗參加了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湖南抗敵畫會,協同歌詠隊、演劇隊聯合進行抗日宣傳。1942年,周令釗加入了柳州的抗敵演劇五隊,并隨演劇隊赴緬甸慰問中國遠征軍,從昆明到緬甸,周令釗一路寫生記下飽受創傷的祖國山河。
青年時期的周令釗經歷了連年戰亂、顛沛輾轉,走得更多的是“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的成長之路,他認為,這段生活對其藝術風格的形成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真正的美存在于大自然、大社會,你得行萬里路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尋找美、體驗美、創造美。我教學生也是這樣,要求學生多看、多想、多動手,要‘尊先人,師造化’。臨摹是學習,但不能一味地臨摹,要溯本求源,發現自然造化、社會生活之美?!?周令釗說。
設計要滿足社會需要
1948年,徐悲鴻看過周令釗的畫作之后,托馮法祀帶去一封聘書,邀請周令釗到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擔任講師,教授速寫、水彩和商業廣告等課程。之后,周令釗和陳若菊結為連理。在此后的60多年里,周令釗夫婦共同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艱巨的創作任務,他們婚后的第一次合作便是開國大典上的巨幅毛主席畫像。
在還沒有升降機等現代化設備輔助創作的年代,要完成這樣一幅高6米、寬4.6米的巨幅畫像,難度可想而知??梢哉f,整個創作過程他們幾乎全憑經驗和感覺,以及想為一個新的中國去做事情的滿腔熱情。在圓滿完成毛主席畫像之后,更多的設計任務落在了周令釗肩上。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許多工作幾乎都是從零開始,短短數年,周令釗就先后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少先隊隊旗、共青團團旗、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等幾乎所有國家級的重要設計任務。
1950年,中央開始醞釀幣制改革,因此設計一套新的人民幣就被提上日程,時任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的羅工柳將這項特殊且需要嚴格保密的任務交給周令釗。周令釗二話不說,瞞著陳若菊住進了北京印鈔廠。在二套人民幣突出民族特色的整體原則確定之后,周令釗多次跑到故宮、頤和園去臨摹古石雕石刻和銅器上的花紋,隨后又奔赴全國各地寫生來豐富自己的設計思路,就是為了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錢幣。
“設計工作總是要走在前面,設計的面貌很多,因為社會的需要是多樣的。我也是因為這些社會需要,才從事了各種設計?!睂τ谠O計工作,周令釗最大的感觸是要滿足社會需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認為,正是這樣樸素無私的思想,使得周令釗和走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代中國設計藝術家一道,用嶄新的視覺形象“設計”了嶄新的國家形象。
“多面手”的底蘊與情懷
由于藝術設計方面的杰出成績,無形中周令釗的繪畫創作被隱藏到了幕后。實際上,周令釗是老一輩畫家中典型的“多面手”,他的繪畫作品也一樣受到同行的高度贊譽。他的油畫凝重而深沉,他的水彩活潑而有彈性,他的素描強調線的使用,他的水粉酣暢自如……
對于造型藝術,周令釗認為不但要講究形式和情調,也要考慮擺設時的裝飾效果,有的景可作加法,過于復雜的景則可作減法。他還特別花大力氣研究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裝飾美術形式,將其吸收消化為自己的表現語言。此外,他重視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作品意境充滿生活的氣息,藝術風格清新明快,在以線造型和隨類賦彩的有機結合上充分體現出獨特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育上,周令釗同樣長期耕耘,誨人不倦,言傳身教。他先后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講師、版畫系副教授、壁畫系教授、民族畫室主任,直至離休,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學生韓美林回憶起當年求學的種種往事,坦言周令釗的為人為藝對其藝術的啟蒙和影響最為直接而深遠。
“中國地大人多,對美術的要求多種多樣,美術家能勝任就是幸福?!边@是周令釗常說的一句話,正是這種一心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以及低調為人、淡泊名利的處事原則,他直到2011年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人生中第一次大展,展覽之際,他還向中國美術館慷慨捐贈作品77件。在總結自己的藝術之路時,周令釗深情地說:“國家、人民養育了我一生,草木也會成為有用之材。在我這棵樹上的年輪,有過曲折、有過艱辛,好在有堅強的生命力。對藝術的認真、勤奮和嚴謹是我一生的習慣。我還要為美化國家、美化人民生活繼續工作?!?/p>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