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之驕——朱道平的藝術人生
(一)
文雅、安靜、謙和、寬容、擔當、干凈,這是朱道平予人的深刻印象。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笨追蜃觾汕Ф嗄昵暗倪@段話,似乎專為道平先生所言。君子之譽是道平先生為人之品格,亦是其為藝之品格。大概因了這些時代稀缺的品格,引得人們對于他的藝術平添了無限想象。

松風泉韻圖 丨232cm×53cm丨2018年
賞析朱道平山水藝術面貌,在高山流水顯現的獨特光彩之中,折射出君子和而不同的心象。評論家們說他以古人為師,他則說自己的老師是林散之、蘇天賜、吳毅諸家。幾次聚會,見到他對吳毅先生悉心照顧,那種相扶與對話、噓寒和問暖,以及雙方的一臉祥和,盡顯師生之誼,令人感動。每提及吳毅,朱道平都說:“他是我的老師,對我影響太大了?!贝饲榭筛?,此話真誠,無絲毫客套與虛偽。
或師古人、或從今師,我們在朱氏山水里看到了古意,卻無某一古人之符號、也無林散之等人之面目。風格易談,風格難成,風格即品格,風格即人。一位畫家有選擇的自由,你可以重復自己,重復別人,輕松愉悅地描摹一生;也可以選擇高山,翻山越嶺,尋找不同,卓爾不群。朱道平當屬勇者,亦是智者。
藝術樣式源于傳統,創新與個性是一位優秀畫家必須堅持的追求。中國畫的傳統與創新自“五四運動”后,便成了理不清剪還亂的話題。這個問題難嗎?太難了。魯迅先生當年 “討厭牛屎一樣的山水”,那是對毫無生氣的八股反感。徐悲鴻則說:“我最恨八股式的山水”。然而如今的許多畫家,不拒絕手機、轎車等現代生活方式,筆下卻是陳八股、舊山石,以及從各類畫譜中描摹來千篇一律的屋宇、人物、樹木,與時代無關,與創造無涉。放眼望去,中國畫畫壇千人一面、萬人趨同,讓許多外國友人看一場所謂的大展總會誤以為個人畫展,貽笑大方。
我們細心打量道平先生幾十年來開墾的藝術園地,他營造空山幽谷、林泉飛壑,皆為精神家園、心靈驛站。富有彈性的長線貫穿畫面,張力十足;靈動多變的墨點漫山遍野,有如大珠小珠,皆入玉盤,結構山石樹木,融匯畫面。這些層層疊疊、無以計數的點線已然成為朱氏皴法,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國畫技法。
道平先生作畫,大筆輔墨,水色相融;小筆勾勒,絲絲入扣,千筆萬點,繁復細密;構圖開闊,場面宏大,千溝萬壑,雄渾干裂,層林盡染;天地間萬物和諧,一片生機盎然,一股天地正氣。他并非天才,讀書、行路、作畫是真下了苦功夫,古今畫譜、中外藝術皆入懷中。道平先生登高望遠,俯察精微,反觀自我,終于開了天眼,千點萬劃之間點染江山,找到自我。自己開路,自己架橋,自家點劃、自家山水,發乎于情,干凈而高貴。其藝術獨樹一幟,獨一無二,無需辨識。

大三巴炮臺丨140cm×70cm丨2014年
(二)
人們在評價道平先生的藝術成就時,往往忘記了他對南京藝術生態建設所盡責任。比如他任院長期間,引進諸多青年畫家,園丁一般地為青年人提供園地與養份。西漢劉向曾說:“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钡榔较壬米约旱乃疂菜说奶?,讓如饑似渴的青年得以灌溉,得以野蠻生長。幾十年過去,如今他們散落在各地藝苑,纖細的青苗長成了參天大樹,作品有如樹上的枝葉,搖曳著收獲,炫目蓬勃,令觀者唏噓。
道平先生有著與身材不相稱的寬廣胸懷,豈止為青年人著想,十數年前他曾兩度破格引進與他年齡相仿的“大齡”畫家,或不被認可或因出國丟了公職,皆為失意之人。道平先生念及人材難得,英雄相惺,費了時間與口舌,最終將他們攬入畫院。良好的環境與寬松的學術氛圍使然,幾位終成大器。我特別好奇,當人們在回望他們藝術之時,是否記得道平先生之功?
在偏于保守的南京藝術生態園中,既把自己的地耕耘得花繁葉茂、又替他者引水澆園者甚寡。惟其如此,對于他,我徒增敬意,愈覺得他的高大與威武。如今已退休多年的道平先生在畫案前直腰休息片刻時,遠望諸君綠油油的藝術園,也許是朝陽初開,或許是繁花似錦,草長鶯飛,他會有何感慨?而以上諸君在收獲季節里,又是否會念及這位和藹的、沒有一點架子的“小老頭兒”呢?他們的成就,不也是道平先生的成就嗎?
如今中國之畫壇喧囂紛亂、怪象叢生。許多人為了名利常常突破文化人起碼的底線,丟失尊嚴,甚至喪失自由?!芭c其終不為大,而能成其大”,“君子不爭故無與之爭”。朱道平謙和儒雅,猶如高山溪下一股清泉,令人涼爽,教人反省。
每想及此,真的遺憾,沒有機緣與他一起從藝。
金陵美術館館長
南京市藝術研究院院長
策展人 劉春杰
2018.8.27

悠然天地寬丨49.5cm×29cm丨2002年

云山圖 丨139cm×69cm丨2017年

山莊秋忙圖丨65cm×53cm丨2005年

寒雪晴峰 丨232cm×53cm丨2018年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丨196cm×86cm丨2006年

三峽寫生丨52.5cm×47cm丨1992年

杏花江南丨232cm×53cm 丨2018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