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中國漢畫學會、中共蕭縣縣委、蕭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蕭縣漢畫像石拓片展”在北京開展。

蕭縣是一個有著三千年建城史、兩千年郡縣史的皖北名城,漢興腹地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得當地保留有大量漢墓遺存。近年來,蕭縣境內搶救挖掘大型漢墓群數處,發掘漢墓數百座,這些漢墓里出土的近千塊漢畫像石,為研究當地文化藝術起源提供了珍貴資料。
漢畫像石被譽為“敦煌前的敦煌”,是研究漢代歷史的大百科全書,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美學、建筑、宗教、民俗等綜合研究價值,有著廣泛深刻的文化內涵、美學情趣和審美理想。
蕭縣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地域特色鮮明、表現手法多樣、藝術風格獨具,有著豐富多樣的題材內容,涉及生產勞動、神話故事、珍禽瑞獸類等6類,雕刻技法包括陰線刻、弧面淺浮雕、高浮雕等,為研究兩漢時期的文化、經濟、習俗及繪畫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也為研究當地文化藝術起源提供了珍貴資料。
近年來,蕭縣漢畫研究成果豐碩,漢畫像石更是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利用。目前,蕭縣擁有漢畫像石陳列館和漢畫學術館兩座主題館,其中,蕭縣博物館等公立機構通過博物館來保存、展示和推廣漢代畫像藝術和其它歷史文化,發揮了主流的重要作用。而民間收藏也有一定的規模,其中通過題跋而加強了與當代文化名人以及著名書畫家的聯系,將傳統的拓片收藏與交流帶到了一個新的層面。

“蕭縣漢畫像石拓片展”展期為8月25日至8月31日,共展出漢畫像石拓片100幅,其中蕭縣漢畫像石陳列館官方藏品50幅、蕭縣漢畫學術館民間藏品50幅。這100幅拓片展示了蕭縣漢畫像石的精彩、文化底蘊的厚重,必將進一步擴大蕭縣漢畫像石的社會影響,提升蕭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