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主題:《時間≠》
展期:2018年09月08日-2018年09月24日
開幕時間:2018年9月8日(周六)下午3點
策展人:顧耀峰
藝術家:計文于、毛唯辛
主辦方/Host:ARTSEE藝些ATA空間
協(xié)辦方/Co-organizer:在藝ZAIART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qū)莫干山路50號M50創(chuàng)意園7-109
展覽開放時間:每周二至每周日上午10:00至下午6:30(每周一閉館)

海報
前言
文/顧耀峰
沒有誰能對“時間”給出準確定義,除了藝術家。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后最杰出的、同時也是迄今為止最“網紅”的物理學家霍金告訴人們:時間就是距離和速度。這解釋了時間的物質屬性。
藝術家不對時間進行概念定義。所有抽象的概念,最好的定義方式是:呈現(xiàn)。就像在告訴小朋友什么是紅色的時候,把紅色擺到他面前就能解決問題。
因此準確地說,計文于、毛唯辛的這個展覽,不是在探究時間是什么,而是在呈現(xiàn):是什么才讓時間顯得珍貴、顯得有意義、或者顯得很虛無。
他們沒有寫答案,他們是用“時間”作為撬點,表現(xiàn)了“時間”可以用來怎么做、可以怎么折騰“時間”這個概念。
《時間簡史》用內容變化表明了時間具有長度,同時也表明了在有一定長度之后,內容變化通常具有滑稽或反諷的意味。自古以來、古今中外,莫過于此。
《這也是時間》消解了時間的線性,轉而呈現(xiàn)時間的不確定性,多個走時紊亂而無規(guī)律時鐘(所謂用來計量時間的法寶)只有同時存在,才成為證明彼此的注腳。亦可理解為:即使在同一空間內,時間也有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以及計量方式。“就在這個房間里,你的時間內容和走勢,和我并不相同。”
《畫出此時此刻躺著的陽光》是表達“時間具有線性和重復性”的一次現(xiàn)場實驗。它把概念進行了物化的表達。計文于在這作品中仍然帶有他一貫的七分熟的幽默。
內容的變化,是證明時間存在的PH試紙。就像海洋里的兩滴水,你怎么證明哪滴是一萬年前的哪滴是一年前的?又比如在太空中,一年前和一年后,又有什么計量的意義?
因而,失去了內容,時間何為?價值何為?時間=time?此處time意為“此刻、當下”。
藝術家對時間定義之所以準確,就源自藝術家是呈現(xiàn)“內容”。計文于毛唯辛對“時間”感興趣的,就在于“內容變化”本身。
所以,帕斯捷爾納克詩句“一日長于百年”,并不僅是文學的修辭,也是對本次展覽的一個注解。
計文于簡歷:
1959年生,現(xiàn)工作和居住在上海。1980年畢業(yè)于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魚羊鮮藝術小組發(fā)起人之一。
我原來從事繪畫,后又和朱衛(wèi)兵組合做軟雕塑和軟裝置,現(xiàn)又對影像和動畫感興趣。我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不斷關注在變化著的中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們生活的改變和在此作用下人們心態(tài)上變化,因此我不會在創(chuàng)作媒材的限制中,我只在不斷的觀察和感悟中,使我們的所作所為更符合我們的表達。
展覽:
2006年第六屆上海雙年展, 超設計, 上海美術館, 上海
2007年《舉花的人》, 計文于& 朱衛(wèi)兵, 香格納M50, 上海。
2009年第六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 昆士蘭美術館, 澳大利亞。
2010年《大草稿》, 伯爾尼藝術美術館, 伯尼爾, 瑞士。
2011年《 跟著! 跟著! 跟著!》, 計文于&朱衛(wèi)兵,香格納M50, 上海。
2011年《中國盆景》—當代藝術家提名展, 瓦倫西亞現(xiàn)代博物館, 西班牙。
2012年《龍時代》— 來自上海的當代藝術RAUMA美術館, 芬蘭。
2013《年夏日之窗》, ART&PUBLIC, 日內瓦, 瑞士。
2013年《不合作方式2, 中國當代藝術檔案》, 格羅寧根美術館, 荷蘭
2014年《匯聚思想紛呈世界》, 香格納新加坡, 新加坡。
2015年《新朝代——中國創(chuàng)造》, 奧胡斯美術館, 丹麥。
2016年《上山·下山》, 計文于-朱衛(wèi)兵,諾金酒店, 北京。
2016年《Urban Touch》, 浮士德美術館,漢諾威,德國。
2016年《蕭條與供給》,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 百家湖美術館, 南京。
2016年《異質共生》,國際當代藝術展,長江當代美術館 ,重慶。
2016年《蛻變》——第四屆中國意大利當代藝術雙年展塑料三廠文化創(chuàng)意園,北京
2017《從波普到新媒體》, 香格納新加坡, 新加坡。
毛唯辛簡歷:
藝術家、策展人,涉足當代油畫、水墨、影像、裝置、行為等多種媒介,魚羊鮮藝術小組發(fā)起人之一、現(xiàn)工作生活于上海。
展覽記錄
個展及個人項目
2018年 上海 ATA畫廊 計文于/毛唯辛 雙個展
2018年 上海 “定風波”毛唯辛水墨作品展
2017年 西安 上海 廣州 合肥 《連體衣》行走計劃 毛唯辛個人項目
2017年 上海E空間 “燴聲燴色”魚羊鮮藝術小組2017年個展
2016年 廣州 騰挪空間 《他人的生活》 毛唯辛個人項目展
2016年 上海 藝通佰通E空間 《行者》2016年毛唯辛個人作品展
2016年 上海 兼容的盒子 《七天七個顏色》 毛唯辛個人行為項目
2014年 南京 FFA當代藝術中心 自我的詠嘆調 毛唯辛水墨個展
群展(節(jié)選)
2018年 南京 瑞風畫廊 “有紙 ”紙本繪畫展
2018年 成都MOCA 當代美術館 “新物種”第二季跨媒介藝術邀請展
2017年 合肥 崔崗當代藝術館 “源遠流長”當代藝術開館展
2017年 合肥 久留米市友好美術館 “矩陣”當代藝術邀請展
2017年 上海 云之空間實踐 當代藝術展
2017年 香港 越過界 ︳國際跨媒體藝術節(jié) 2017
2017年 上海 回歸 / 2017湖畔跨媒介國際藝術展
2017年 上海 “在x上海”藝術家聯(lián)展
2017年 上海 態(tài)度 中國德國當代藝術家聯(lián)展
2017年 上海 M50要空間 要空間方案展 局部檔案
2017年 成都 “新物種”實驗影像&聲音裝置藝術邀請展
2017年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
2017年西安 半坡國際藝術區(qū) “谷雨行動”中國當代行為藝術城市聯(lián)合展
演暨國際行為藝術節(jié)(第11回)
2016年 德國漢諾威kulturzebtrum-faust美術館 “城市觸摸”國際藝術大展
2016年 武漢 合美術館 “墻&不墻” “第一屆青年策展人展覽項目招募計劃展
2016年 北京 798荔空間 BIFF2016年第十三屆北京獨立影像展
2016年 上海 云藝術中心 道.同/契.合----中英當代藝術家邀請展
2016年 重慶 長江當代美術館 異質共生-2016國際當代藝術展-“重生擴展
2016年 上海 中華藝術宮 2016漂移海上藝術作品展
2016年 北京 楊國際藝術中心 多重立場-大咖拍賣2016新年藝術展
2015年 上海可藝術中心 可藝術第一展
2015年 上海云藝術中心 城市目光 / 2015年上海當代藝術大展
2015年 上海藝通佰通藝術中心E空間 靠不靠——2015當代藝術作品大展
2015年 意大利 威尼斯獨立雙年展/我的館
2015年 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 “是/非”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
2014年 上海 東昌電影院 未完待續(xù)-東昌電影院藝術計劃
2014年 韓國 DMZ和平花園 韓國DMZ國際藝術節(jié)藝術展
2014年 上海 中華藝術宮 “漂移、海上”海飄藝術家作品展
2014年 成都 藍頂藝術節(jié) 獨立策展單元 《“移花接木”實體概念》展
2014年 北京798香港當代美術館 最藝術的兒童節(jié)
2013年 上海O-Gallery 喚醒脈沖當代藝術展
2013年 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 “1/2現(xiàn)場”北村獨立工場和澳洲藝術家群體聯(lián)展
2012年 北京宋莊美術館 2012年當代藝術weibo跨年大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