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幾場豪雨,大地得了滋潤,人也舒坦了。又見中國當代山水畫大家朱松發先生,先生精神抖擻,神清氣爽。適逢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他的《梅花知己箋譜》,這家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組織專家對朱松發先生的百幅梅花箋圖上的題款進行逐一考證,溯本求源,不留半點存疑。朱松發先生看似隨意的題款與落筆,全都有出處與來源。
值此朱松發先生《梅花知己箋譜》出版發行之際,我們編發了著名文化學者王浩與王曉勇先生的兩篇文章,以增我們對朱松發先生《梅花知己箋譜》的了解。
朱松發:朵朵花開 乾坤清氣
——商務印務館出版發行
朱松發《梅花知己箋譜》

結得梅花當蹇修——寫于朱松發先生《梅花知己箋譜》出版之際

朱松發在畫家笑談《梅花知己箋譜》
欣悉朱松發先生百頁《梅花知己箋譜》由“商務印書館”結集出版,看是平常,實屬必然。

朱松發《梅花知己箋譜》
箋紙,自南北朝源起以后,一直是文人雅士鐘愛覓藏之物,唐時的《薛濤箋》久負盛名。花箋,常畫有淡雅的圖案,或山水、或花鳥、或人物,多為手工制作,將雅致花箋編輯成冊是謂“箋譜”,特別是書畫名家箋譜歷朝歷代備受推崇。吾之所藏書畫名家箋譜頗眾,同一題材多者十數、數十頁,鮮有百頁成冊者。

朱松發先生,大書畫家也。開宗無異,立派已然,以崇古開新之心境重立畫壇之風,書畫同化,文采風流,功深百煉,日臻之絕妙境。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國務院紫光閣、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單位收藏和陳列。去年國慶節前應邀為天安門城樓創作以皖南風光為題材的巨幅山水畫作品《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陳列于二樓中央廳。

先生雖年近耄耋,仍鶴發童顏,丹青意造本無法,畫有詩情最寫心,以梅之有形塑功之無形,雖集大成然以無招勝有招,禪心拈花般繪制了一套《梅花知己箋譜》百頁成冊。今仰視先生百頁梅譜,沐手品來,如玉液瓊漿,沁心入脾。含苞的嬌羞欲語,脈脈含情;乍綻的瀟灑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輕搖。有的嬌小玲瓏,憨態可掬,像襁褓嬰兒般可愛;有的青春洋溢,熱情奔放,似婀娜矜持少女般可人;有的超凡脫俗,端莊大方,如持重端莊貴婦般可親。雖寥寥數筆,或仰、或傾、或倚、或思、或語、或舞,或凜冽寒風,或傲笑雪冰,或憑欄遠眺……鐵骨錚錚,奇姿異態紛呈。掩卷回味,梅香悠遠,沾襟染袖,縈身繞體,數日不絕。感嘆先生之成就非造極而不得為。正如先生所言,“吾之愛梅,本性使然。”“以梅花為題入箋,作數幅易,成百幅難。”

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辦于上海,后遷于北京,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出版業執牛耳者。專注于“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世界名人傳記”和《辭源》《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英華大詞典》等為代表的中外文語文辭書的出版。與北京大學同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未聞有為個人作品結集出版先例。
今以涇宣承載,老樟入函。五宗合一,恒星匯聚,如能幸得,當什襲珍藏耳。
王曉勇
2018年初夏

梅花,我所愛也,古今中國文化人之所愛也。凌寒傲骨,幽香勝雪,各種贊美堆山塞海,不一而足。陸游的“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高啟的“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詩詞林林總總,耳熟能詳。

花箋,我鐘情物也,古今中國文化人之鐘情物也。飛箋招友,文人行藏;詩箋寄意,情侶媒介;拂箋作詩,曲水流觴之標準動作;鴻雁傳書,郵驛時代的親友紐帶。唐代薛濤,成都萬里橋邊女校書,閉門而居吟詩作畫,制作的桃花箋傾倒了包括父母官韋皋在內的天下人,流韻千載,令人至今心神向往。

朱松發,大書畫家也,黃山鐘靈,徽州毓秀,年方古稀而童心踴躍。拈梅花而為形,舔狼毫而寫心,從熟稔的傳統中國畫陣營里“離家出走”,別具匠心地繪制了一套《梅花知己箋譜》。這套箋譜不同凡響,突破窠臼,一出手示人,眾人傾倒。現以安徽涇縣手工宣紙印制面世,以饗同好。
王皓
丁酉三九于揚州林逋別院
朱松發作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