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山村 王沂東

父老鄉親 李 翔

石榴 于希寧
日前,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家協會等主辦的“能量——改革開放40年山東美術發展成果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展覽以“能量”為主題,展出了301位藝術家的十幾個藝術門類作品共283件,是40年來山東美術的成果匯報。10月,展覽還將在山東美術館繼續展出。
1978年至2018年,是中國發展史上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40年。對任何一位在這一時段中擁有創作生活經歷的美術家而言,改革開放表征的豐富情感記憶、創造激情涌動、觀念更新興奮,是其他經歷難于比擬的。40年,對山東美術來說,是春風得意、連上層樓的大好時光。強大的能量和活力,通過一位位名家的崛起、一件件佳作的誕生、一代代新人的成長,化作山東美術的豐碩果實。
全國美展的藝術品質
這次“能量——改革開放40年山東美術發展成果展”征集了自第5屆至第12屆全國美展的山東籍作者入選、獲獎作品,并根據展覽的策展學術邏輯進行特別邀請,最終集合了301位山東籍藝術家的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水粉、壁畫、綜合材料繪畫、連環畫、環境藝術、裝置藝術、年畫、漫畫、實驗藝術、陶藝、宣傳畫、招貼畫等十幾個門類的作品共283件進行綜合陳設展示。展覽規模大、作品多、門類全,作者年齡跨度長達78年,展示了40年來山東美術迸發出的強大能量。
所有展出作品均創作于1978至2018年間,以入選過全國美展作品為主的遴選方式,確保了展覽的藝術品質。其中不乏在山東美術史乃至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具有代表地位的經典作品。《石榴》《繁榮昌盛》等花鳥畫寄寓的新時期美好祝福,《斗霸》《醒獅》等作品反映的革命面貌和剛健精神,《古老的山村》《秋忙時節》《雀巢》《吉祥臘月》《父老鄉親》《麥子》等不同門類、不同視角、不同技法的人物畫佳作,令觀眾心潮澎湃。此外,版畫、雕塑、水彩體現出來的創造意識,壁畫、綜合材料、環境藝術、實驗藝術等門類的全面開花,特別是占據展覽大半比例的人物題材作品,尤其能說明山東美術創作隊伍實力的強盛和山東美術家強烈的現實觀照、創新意識。
傳承現實主義創作精神
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山東一代代藝術家。他們立根腳下的土地、立足所處的時段、投入火熱的生活,對現實主義做出了不同的表達和解讀。
改革開放初期,山東美術用淳樸的情感表達凸顯了秉承千年儒鄉之風的美學基因。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新思想、新體驗的增多,更多藝術家在關注社會主題的同時,更加關注當代藝術問題,注重創作語言的個性。進入21世紀,山東美術呈現出新的創作面貌,材料的運用、觀念的更新、跨界的融合,使得創新和多元成為新的自覺追求。
從“老前輩”“中生代”到“新生代”,盡管美術家的美學觀點和藝術風格不盡相同,但是在改革開放的能量沖撞之下,他們都自由地表達藝術觀念、追求藝術理想。在文脈傳承中融合當代文化精神和審美觀念,用藝術的方式描繪改革風貌、抒寫人民情懷、展示時代變化,成為他們共同的特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