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令:超常規的思維放電
策展人顧振清
超常規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往往是藝術家賴以打破常規、以與眾不同的形式語言脫穎而出的秘徑。常規對陳文令而言,就是既有藝術的陳規、舊習、慣性和藝術史范本形成的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是雙刃的。它既是人們窺探人類既有藝術遺產、認知既有藝術法則的門徑,又是屏蔽現代視覺革命的復雜背景和深度邏輯、固化當代藝術史范本及其符號學范式的樊籠。陳文令不為常規所囿、所禁,尊崇的是一種來自天性的自由。他的思維放電模式,時而是非線性的、發散的、跳躍的,時而又是重組的、旁通的和集成的。陳文令對自由意志的縱容和對世俗社會的批判,使思想不斷塑形、不斷成像。他的思想塑形和成像在自身作品中野蠻生長,觸角所至,貫穿敘事與形式、能指與所指之間的壁壘,構成一種超越符號學譜系的語境和一種個性化的知識生產。誠然,陳文令各種生動的形象符號往往是一種邏各斯中心主義化的視覺文本鏈條,互相鏈接,互為因果。它們可以是側向思維、逆向思維的結果,訴諸入世、夸張和自我搏斗;也可以是平行思維、多元思維的出口,訴諸出世、高蹈和宇宙奧義。
陳文令的家鄉是福建的安溪。中國福建沿海地區的民間雕塑傳統和媽祖崇拜、薩滿精神之間的關聯,成為深植于他知識結構和人文修養深層的一種文化根性。這種文化根性源自一種針對人類生存本質的深刻感知和深度體驗。陳文令自源性的生命感知和體驗所催生的文化自覺,使他產生一種刻骨銘心的本土認同和自我認同,從而無懼地面對不同時代、不同地緣、不同人群的精神困境和人性危機。陳文令的人物、動物等形象所擁有的生命的原始沖動和洪荒之力,往往與現代性社會的秩序和消費主義流行文化所蘊涵的問題和危機,構成一種難以調和的沖突。這種沖突充滿迷人的張力,使得藝術家寓言化的具像敘事和反諷方法具有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在陳文令新的集成風格的作品中,他或把既有的雕塑成品、或把流行的符號性物像,進行超常規地搭配、重組,使之融為一體。無論是現實生活人性掙扎的形象表現,還是消費社會之中物欲橫流的群像塑造,都被集成風格的形式語言活化為有機的視覺元素。原來互不相干的兩個、多個形象符號成品,在陳文令魔幻般的集成化結構中發生語言形式的“能指變”效應,轉換、發散出極為豐富的所指意義。這樣的雕塑性裝置作品,彰顯出一種新與舊同在、天使與魔鬼同在、發生感與崩壞感同在的表現力。
陳文令早期的《紅孩子》、《幸福生活》、《異度風景》系列和近期的《妙諦因心》系列中,各種古靈精怪的人物形象和物像符號都具有一定的視覺魔性和辨識度。這些的形象符號的知識淵源以及隱喻、象征系統,都可上溯至中國文明推崇“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理念的文化原鄉及其人文傳統。藝術家憑借自身作品形象符號的一種超常規的精進、轉換,聚焦著他對當今人類的生存狀況的深度洞察和分析,同時釋放著他對未來人類的進化方式的無盡想象和焦慮。陳文令的自身經驗、自身認知,不僅塑造并刷新著自己重組的符號體系,而且延展著他與外在世界潤物無聲的非凡對話。
同一條船上?
(自述)
兩個月前,我確定籌辦本次“超常規”個展,按常規而言,這么短的時間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個展。而今天,我卻以超常規地呈現了這個完整的個展,或許,超常規的擴散思維正是藝術突破的前提。
當今世界所展現的社會萬象也許是激發藝術家不斷創造最有力的源泉。一個多月前,當此展的籌備工作陷入瓶頸之時,舉世震驚的假疫苗事件暴發,種種的遣責聲和嘆息聲不絕于耳。令人疑惑:時下究竟是不是一個“邪不壓正”的時代呀?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深度的不安,而現實中多數的人卻選擇用日夜的奔忙來忘記恐懼。一個社會真正的不幸是沒有真正的懷疑與批判,往往歷史有著必然的相似性,正如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博馬舍所言“倘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亦無意思”。懷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條件,人類思維的每一次突破,都離不開對固有的一切權威和常規的質疑和批判。有時對這個最有幸也是最不幸的世界要懷有多管閑事,有話要說的態度,那怕是含著淚才能壯著膽的說出幾句質疑和批判的話,這應該是每一人最起碼的良心和悲憫,更是對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真正輸出的正能量和愛。我最喜歡海明威說過的一句話,“所有人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問喪鐘是為誰而鳴”。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或地球人彼此看似毫無相干,其實內在的命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概而言之,每一人都在同一條船上。
我想任何的社會現實都應該有真正的記錄者和反思者,遺忘就容易重蹈覆轍和引來背叛。假疫苗這一惡跡令我憤怒之余又腦洞大開,“超常規”這件雕塑裝置作品應運而生。我將前后相距近二十年的兩件看似不相干的舊作生猛地砸在一起,一件充滿人性正能量的紅男孩狠狠地懟在一個充滿迷狂拜物主義的抱豬男肩上,頓然產生了一種強大的視覺場域和時代特質。這是我將自己各個時期的所有作品作為現成品或新元素進行超常規的解構與重建的創新性嘗試。從而產生一件件具有新語義和新所指的作品。
一個藝術家的創作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并能真切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意識形態和精神世界。無論你多么跳躍,多么不顧上下文的關聯,一些看似突如其來的支流,最后都會自然而然地重新匯進藝術家長久以來創作的藝術主流中。
2018.8于北京

陳文令肖像照
陳文令
1969年生于福建泉州
先后畢業于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
現居北京,職業藝術家
重要個展:
2018 “超常規”-------陳文令藝術展;言午畫廊 上海 中國
2017 “妙諦因心”——陳文令個人展覽;白盒子藝術館 北京 中國
2017 “世外桃源”——陳文令個人展覽;中畫廊 北京 中國
2016 “萬物皆牛”——陳文令大型戶外雕塑展;順義國際鮮花港 北京 中國
2014 “共同體”—陳文令新作展;表美仙畫廊 首爾 韓國
2012 “異度風景” ——陳文令新作展;品畫廊 北京 中國
2011 “對號入坐”—陳文令個人展覽;安姿當代空間 香港 中國
2010 “懸案”——陳文令新作展;今日美術館 北京 中國
2009 “緊急出口”——陳文令新作展;卓越藝術空間 北京 中國
2008 “我的童年”——陳文令個展; OdeToArt Singapore 新加坡
2008 “中國風景”——陳文令個展;井畫廊 東京 日本
2006“幸福生活”——陳文令個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中國
2002“紅色記憶”——陳文令雕塑展示行動;珍珠灣海灘 廈門 中國
1991 “不務正業”——陳文令木雕展;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廈門 中國
重要群展:
2018“日月光華--中國當代藝術展” 威尼斯奎里尼斯坦帕利亞基金會博物 意大利
2018 “開放源:2018首屆深圳藝術雙年展”;深 圳 中國
2017 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 內蒙古 中國
“今日之往昔”安仁雙年展;成都 中國
2017 “庫里提巴西雙年展中國主賓國系列展覽”之“脈動”展覽,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 庫里提巴 巴西
2016 邁阿密海灘藝博會;邁阿密 美國
2016 第三屆昌原雕塑雙年展;昌原 韓國
2016 “八面來風”——游走金磚計劃之巴西,中國當代藝術展; 圣保羅 巴西
2016 第十二屆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 北京 中國
2016 藝術北京博覽會;北京 中國
2015 “氣韻生動”--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安溪文廟 中國
2015 “絲綢之路”--2015中國藝術交流展NO.1;開羅哈勒旺大學美術學院 埃及
2015 “絲綢之路”--2015中國藝術交流展NO.2;卡拉拉現當代藝術館 意大利
2015 “文明的維度”當代藝術展;銀川當代美術館 中國
2015 “五月方圓”當代水墨展;香港藝穗會 中國
2015 “為時代造像”當代雕塑收藏展;湖北美術館 中國
2015 第十屆藝術北京博覽會主體展;北京農展館 中國
2015 “化生”—中國當代藝術展; 蒙斯市老屠宰場藝術中心 比利時
2015 “China8”—大型中國當代藝術展;多塞爾多夫機場 德國
2015 亞洲當代藝術展;港麗酒店 中國香港
2015 香港中心藝術博覽會;李安姿當代空間 中國香港
2015 第十一屆澳大利亞海岸國際雕塑展;科特索海 澳大利亞
2015 “歡樂春節· 藝術中國匯”公共藝術大展;林肯中心 紐約 美國
2015 藝術關愛生命暨今日22開館展; 北京 中國
2014 “再雕塑”—2014三官殿1號藝術展;湖北 中國
2014 中國閩籍當代藝術展;吉隆坡 馬來西亞
2014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臺北 中國臺灣
2014 第十屆CIGE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北京 中國
2014“有於上行於下”中日韓新水墨作品展;藝穗會 中國香港
2014 “游樂園”--798公共藝術邀請展;北京 中國
2014 “西云東語--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武漢 中國
2014 “情景”2014——中國當代藝術展;中捷當代美術館 中國
2014 南京國際美術展 ;南京 中國
2014 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首爾 韓國
2014 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專題展覽 “絲綢之路與創意城市”展 巴黎 法國
2014 第二屆中意雙年展;北京 中國
2014 第九屆“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北京 中國
2014 首屆中捷當代藝術展;中捷當代美術館 中國
2014 “另一個緯度”—泉州當代藝術展;泉州1916當代藝術館 中國
2013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 意大利
2013 “交互視象”—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 中國美術館、臺灣國立美術館 中國
2013 丹麥海岸國際雕塑展;奧胡斯海岸 丹麥
2013 中國當代藝術新氣象 ;捷克共和國國家城堡美術館展 捷克
2013 邦迪國際海岸雕塑展;悉尼 澳大利亞
2013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威尼斯 意大利
2013 “人物群展 ”當代藝術展 香港藝術中心 中國
2013 “形態與意識”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第一回展;今日美術館 中國
2013 第三屆登陸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主題展;金沙會展中心 新加坡
2013 中國當代公共雕塑藝術展;北京僑福芳草地 中國
2013 第二屆“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大同雕塑展覽館 中國
2013 “Art Sanya”:2013國際當代藝術展;三亞九龍灣 中國
2013 “邂逅.藝術直面公眾”雕塑藝術展;沈陽 中國
2013 第一屆中國-東盟藝術雙年展;南寧會展中心 中國
2013 中國當代雕塑展;宋莊美術館 中國
2012 “再歷史---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巡展;深圳 石家莊 北京 武漢 中國
2012 “偏看:無意識的當代藝術”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 北京 中國
2012 “大道之行---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 卡塞爾 德國
2012 “環境與藝術--2012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 銀川文化藝術中心 銀川 中國
2011 第七屆澳洲國際海岸雕塑展; 佩斯 澳大利亞
2011 “自拍——近代的外表”--昌原亞洲藝術節 Sungsan藝術館;昌原 韓國
2010 “生存的進化” ——釜山雙年展 釜山文化中;釜 山 韓國
2010 “The TAO of Now” 白兔美術館;悉 尼 澳大利亞
2009 “對話芝加哥”——中國當代雕塑藝術展;芝加哥 美國
2008 第三屆塞維利亞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CAAC;塞韋利亞? 西班牙
2008 “消費”——釜山雙年展?釜山現代藝術博物館;釜 山? 韓國
2007 “聚熱”——今日亞洲?休斯敦美術館;休斯敦? 美國
2006 “超設計”——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上 海 中國
曾獲榮譽獎項
1.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2.中國雕塑協會會員
3.2015年獲中澳藝術大使榮譽稱號
4.獲2012年第七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雕塑家前三甲
5.獲2011年丹麥奧胡斯市國際雕塑展最受歡迎大獎
6.獲2011年 澳大利亞佩斯國際海岸雕塑展公共藝術大獎
7.獲2010年“報喜鳥”空間藝術大獎
8.2010 年入選“藝術財經”雜志, 中國百名權力人物榜
9.獲2008年 雜志“當代藝術”,五四青年藝術杰出貢獻獎
10.獲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11.獲2003年北京雙年展中國雕塑特展,紅色記憶獲最受歡迎作品獎
公共收藏
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微博)、北京今日美術館、韓國國立美術館、韓國首爾市美術館、首爾斗山美術館、美國休斯頓美術館、美國丹佛美術館、丹麥Arox 美術館、悉尼白兔美術館、澳大利亞墨爾本雕塑美術館、廣東博物館 福建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福建省博物館、湖北美術館、廈門集美大學、惠州市當代雕塑公園、大同"中國當代雕塑館”、西澳洲州立美術館、中華慈善博物館、銀川當代美術館、亞龍灣華宇度假酒店、臺中雕塑公園、武漢合美術館、僑福芳草地大廈藝術中心、四川美術學院、廈門南湖公園、西安益田廣場、法國博瓦隆國際酒店、杭州阿里巴巴園區、上海陸家嘴金融圈、深圳益田集團、美的集團美術館、尚悅灣、泉州谷見美術館、798白盒子美術館、上海天物空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