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花》

《小憩》

《海岸秋日》
臺灣的前輩水彩畫家中,李澤藩(1907—1989)是無法忽視的一位,1983年他曾被選為十位臺灣前輩畫家之一,有著不凡的藝術修養和杰出的繪畫成就。李澤藩出生于臺灣新竹武昌街,讀小學時就已經展露美術天分,后來進入師范學校,受教于日籍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從此投身于水彩畫事業中,一入“凡塵”六十載。1926年,李澤藩從師范學校畢業,進入新竹第一公校任教,時間長達二十年。1946年,因作品受到新竹師范學校校長賞識而被聘為美術教師,達19年,退休后再兼任該校副教授。1956年,因為黃君璧賞識而被聘為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講師。李澤藩還曾擔任新竹美術協會會長,1989年7月,逝世于家中。200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了“‘風城風采’李澤藩百歲紀念畫展”。
《玫瑰花》(圖1),1930年作,33×24.5厘米。玫瑰花,是李澤藩鐘愛的題材,從啟蒙到創作后期,都樂此不疲。由玫瑰所傳達出來的語匯之深刻,唯畫者能體會。此作在表現玻璃杯之透明感,畫面頗有結構性的安排;玫瑰大中小各一,以大為中心點成反L字型,葉子亦依此勢而列。花瓣的微妙立體狀態是畫者極意表達刻畫的。
1956年作《小憩》(圖2),93.3×54.3厘米。畫中人物是李澤藩之子李遠鵬。由于畫面有淺橙褐為底色,畫家在人物的皮膚處著墨不多,只是勾勒出輪廓與少許臉部陰影的造作。黑色的衣服在曲折處理上相當不容易,李氏則依其受光之多少依次而暗去,頗為成功。人物四肢擺放自然,寫實功力雄厚。
《海岸秋日》(圖3),1960年作,53.5×75厘米。此作表現海灣之一角。海灣的弧線彎度含括出自成一個世界的格局。作品中石頭的描寫變化細膩,用了不使線條與色的交叉營造立體的光影之感。芒草使用白色亦恰如其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